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4月第11期   作者:曹兵林
[导读] 数学这一科目与其他学科相比较而言,具备一定的难度

        曹兵林
        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田头初级中学 江西省 赣州市 342826
        摘要:数学这一科目与其他学科相比较而言,具备一定的难度,学生学习起来也存有相应困难。因此,数学教师应该意识到数学教学的重要作用,顺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与综合能力,创设完备数学教学课堂,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深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满足学生对知识学习的需要,实现初中数学课堂的质量不断提升。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教学措施
        引言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持续推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也成为了教育领域重视的关键。但是在当前阶段初中数学教学进程中,依旧具备学生整体能力相对较差的问题。因此,数学教师应该重视核心素养培育的关键作用,依据学生特新展开数学措施的整理合并,最大程度显现数学教学的意义与价值,为教学改革提供支撑。基于此,下文将对核心素养背景之下,初中数学教学的措施进行分析与阐述,旨在为相关教育人员提供些许建议与思路。
        一、核心素养的价值与重要性
        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所具备的,可以顺应终身发展以及社会发展需要的必需技能与重要能力。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进程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十分关键,核心素养的形成与提升,可以实现学生经由数学知识以及数学思想的应用,处理学习之中以及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实现学生形成必须的技能以及思维品德,形成具备数学科目特点以及特殊思维品质的能力,从而为学生未来的学习与进步提供合理指导。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为了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教师应该依据课堂教学内容,引领学生经由找到问题解决措施,持续累积学习经验,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提供支撑。只有学生持续提高自身能力,才可以更加完备地把控数学知识,及时更正不科学的学习思想,激起学生热情,达成能力与素质的切实进步。
        二、初中数学教学措施
        (一)合理创设教学情境
        在核心素养基础上的数学教学课堂,人才培育的重心是提升推进学生的整体能力与学习能力,为了在数学教学课堂之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应该将学生作为中心,依据数学这一科目的学科特性与教学特性,展开知识情景的构建,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初中数学教学进程中,为了达成数学情景的合理高效构建,教师应该依据数学实际教学特点,引领学生形成正确有效的解题思想,数学教师应该依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数学课堂内容等为学生构建问题情境,例如,教师在向学生讲授人教版初中数学“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相关知识时,因为这一节课程的知识内容对学生而言具备一定的难度,教师为了可以更加高效地达成数学知识教学,深化学生对于知识内容的把控与认识,可以向学生构建一个探索研究的教学情境,如在测量国旗杆的问题探索研究进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探索研究“当国旗杆的影子与地面的角度为三十度,国旗杆的影子长度为五十米时,国旗杆的长度。”因为国旗杆经常出现在学生的实际生活执着着那个,学生可以快速容易地进入到数学情景里,并在与其他学生与教师相互探索之后,可以快速获取答案。在学生讨论完毕以后,教师应该对于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点评,高效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达成核心素养基础之上初中数学的教学成效进步。对于数学知识来说,虽然问题的答案通常来说只有一个,但是处理问题的方式却十分多样,在初中数学教学进程中,为了达成数学情景的实效性,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将实际问题与数学知识相连结,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循序渐进展开数学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同时经由真实情景问题与学生知识相结合,切实推进课程质量进步。


        (二)合理延展学生思维空间
        依据现阶段初中数学实际教学状况,教师在课堂教学进程中,应该依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完备课堂教学方式,从而推进数学教学课堂整体成效。一般状况下,在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与数学思维培育之中,教师应该切实实现:首先,引领学生经由详细完备的数学知识学习,展开相应问题的总结与收集,同时经由类比法、演绎法的合理使用,推进学生数学解题能力进步。例如,教师在向学生讲授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相应知识教学之中,因为学生已经具备了基础的二次函数内容,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可以引领学生应用已经预备好的绳子围成一个矩形与圆形,同时让学生通过小组为单位展开不同形状面积的探索,学生在分析进程中可以认识到二次函数与实际生活与二次函数之间的关联,激起学生热情,推进解题成效。其次,积极培育学生的怀疑能力,激起学生对于未知问题的探索研究意识,在过去的初中数学教学进程中,因为受到单一陈旧的教学方式限制与影响,教师无法有效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探索怀疑能力,降低了数学教学成效。但是在素质教学之下,教师为了实现学生为主体与中心,应该持续鼓励学生展开数学知识的探索,当学生学习进程中遇到不同问题时应该及时提出,并且勇于怀疑,经由这种方式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实现学生进步。
        (三)联系生活,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数学来自于生活,也服务于实际生活,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进程中,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合理联结,引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知识应用水平。例如,教师在向学生讲授二元一次方程时,这是计算之中的重点与难点,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借助实际生活进行应用,学校即将开展篮球比赛,本班级有很多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借此笔者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掌握导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在学校这次篮球比赛中,咱班有很多学生踊跃参与。其中每场都要分出胜负,每队赢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如果咱班想要取得比较好的名次,想在全部22场比赛中得到40分,咱们篮球队的学生需要赢多少场,又能输多少场呢?”由于笔者提出的问题与学生当下的学习生活具有紧密联系,很快学生便能设赢x场,输y场,则x+y=22,2x+y=40。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讨论后,一名学生代表认为,可以将二元一次方程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即2(22-y)+y=40,求出y=4,则x=18,“所以咱们篮球队只要应18场,输4场就有可能获胜。”笔者将二元一次方程问题应用在学生即将参加的篮球比赛中,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有效联系生活,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应用数学知识,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应用功能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了现代教育教学的主要目标与趋势,核心素养重视教学的前瞻性与合理性。在核心素养理念之下,教师应该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的能力提升这一方面,经由合理创设教学情境,联结实际生活等方式,向学生渗入核心素养,提升学生数学思维与学习能力,实现学生在学习进程中的持续进步。
        参考文献:
        [1]赖国强.高中数学核心素养背景下问题导学课堂教学研究——以人教版“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教学为例[J].数学教学通讯,2021,{4}(06):56-57.
        [2]刘隆基.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策略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4}(02):61-62.
        [3]王峰,孙树绿.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数学多媒体教学策略探讨[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1,{4}(01):255-256.
        [4]范丽丽. 浅谈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策略[A]. 福建省商贸协会.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2021论文汇编(二)[C].福建省商贸协会:福建省商贸协会,2021:4.
        [5]台芳芳.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策略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4}(13):113-1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