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伟导
兴宁市华侨中学 广东省 梅州市 514500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过程中,坚持“五育并举”才能够进一步增强义务教育的教学效果,推动初中生形成良好的综合素养。其中,德育教育是“五育”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初中生的德育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本文中,笔者展开论述了德育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并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提出了几点教学建议,希望能够为引导初中生身心健康发展起到帮助作用。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重要性
引言:青少年时期的学生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导致其形成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这一时期,初中班主任需要提高警惕,做好初中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班主任需要做好爱国教育、劳动教育、文化教育和心理教育。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及时疏导初中生的心理问题,从而提高初中生的个人素质。
一、德育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
(一)可以促进初中生身心健康发展
传统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倾向以分数高低评判学生的好坏。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许多初中生将自身的价值与学习成绩挂钩,思想认知出现了偏差。在教学过程中做好德育教育工作,可以引导初中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从而推动其身心的健康发展[1]。同时,在思想道德建设的过程中,初中生能够系统的接受心理方面、品德方面的教育,自觉思考“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并做出相应的努力。
(二)可以帮助初中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近年来,国内的网络技术在不断发展,初中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也在不断扩展。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初中生在使用网络技术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同时,也会被网络上不正当的言论、观点影响。比如,一些初中生中在网络上观看打架斗殴、吸烟喝酒的视频,并以模仿视频中的人的行为为乐。长此以往,这些学生不仅会形成错误的思想观念,还会养成抽烟、喝酒、打架斗殴的不良习惯。班主任教师加大德育教学力度,能够帮助初中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提高初中生的社会主义觉悟,使其能够端正思想,自觉抵制不良行为习惯。
(三)可以提高初中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与智育教育不同,德育教育不受教学空间、教学时间的限制,班主任可以随时随地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2]。比如,在班级值日时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引导其树立“劳动最光荣”的思想观念;在运动会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可以增强初中生的集体荣誉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可以增强初中生的道德感。同时,班主任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时间非常多。教师自觉规范自身的行为,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给学生做好示范,也可以提升初中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二、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进行德育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
现阶段,部分班主任教师仍存在着教育观念不正确的问题。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并未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进行班级管理时多采用“军事化管理”,不利于初中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正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逆反心理较为严重,如果一味的使用“挫折式教育”、“棍棒式教育”,会加剧初中生的逆反心理,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要想获得良好的德育教学后果,初中班主任教师就需要学会换位思考,坚持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教育观念,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位班级同学[3]。首先,根据班内同学们的性格特点、爱好特长帮助其树立个性化的发展目标,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帮助其养成坚持、努力的学习习惯。
其次,认真观察班内学生的日常行为,尊重其个人的想法,使其能够接纳教师的建议或意见,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渗透正确的思想观念。最后,教师需要定期在班级颞部开展主题教育班会,班会期间播放各种音视频的教育材料,增强学生的道德情感。
(二)制定健全的管理制度,打造良好的德育环境
要为初中生营造出良好的德育教学环境,就需要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首先,教师需要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组建班级委员会。在组建班级委员会的过程中,班主任教师要充分体现“民主”。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在班内进行选举,由班内的学生自主投票选择班长、学习委员、纪律委员、劳动委员、体育委员、文艺委员等班级干部。需要注意的是,班干部的人选必须要有良好的品质,才能够为班级其他同学起到表率作用[4]。其次,教师需要明确各班级干部职位所负责的管理事项。比如,班长负责管理班级的大小事务,比如统筹班级的各项活动等等;学习委员主要管理班级的学习情况,比如检查班内同学的预习复习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等。班主任“放权”到各班干部,由学生自行管理班级内部的大小事宜,更能够提高初中生的自觉性。最后,教师需要制定健全的班级管理条例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使其能够自觉遵守班主任教师与班级干部的管理,进一步推动德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积极进行互动交流,增强德育教学的效果
班主任教师需要做好与学生的互动交流[5]。就德育教学内容展开互动探究,通过提问、设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够深入思考相关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教师需要主动与初中生进行交流,通过聊天了解同学们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心理情况。获取初中生的信任,鼓励初中生主动向教师求助。如果初中生向教师提出学习、生活方面的问题,教师需要做好思想建设工作,帮助其使用正确的方法解决面临的困难。同时,班主任教师需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借助微信、电话等多种方式与家长建立稳定的联系,通过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日常情况,并制定相应的德育教学方案,提高德育教育质量。
(四)拓宽多样化教学渠道,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
要彻底提高初中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班主任教师就需要对传统德育教学渠道。将微课应用到德育教学当中。将德育教学内容划分为不同的教学模块,比如爱国主义教育教学模块、理想教育教学模块、集体主义教育教学模块、劳动教育教学模块等等。教师结合不同教学模块的教学主题录制微课教学视频,在视频中传达正确的思想观念,提高初中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将多媒体应用到德育教学当中,在课上播放《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学德育教学视频”等视频内容,增强初中生的爱国情感、劳动情感。
(五)开展多样化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形成良好习惯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德育教育不能够纸上谈兵,班主任教师需要做好实践教学活动,在实践中引导学生对生活产生正确的认知,帮助其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6]。比如,定期组织“家乡清理”活动,在清洁活动中引导初中生形成良好的环保观念,使其养成“不乱扔果皮纸屑”的良好习惯;定期组织“学习雷锋做好事”活动,在志愿者活动中帮助初中生形成助人为乐的良好习惯。此外,班主任教师还可加强与社区、社会机构的合作,通过开展多样化的德育教学活动增强初中生的幸福感和喜悦感,使其能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结束语:综上所述,作为初中生思想建设的领路人,初中班主任必须要意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并自觉树立正确的育人理念。教学过程中,班主任教师需要做好教学创新工作,将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应用到日常教育教学当中,帮助初中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同时,班主任教师需要拓宽教育渠道,积极开展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帮助初中生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罗延彩.初中班主任工作效能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新课程,2020(52):228.
[2]姜红梅.探讨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水平的有效策略[J].考试周刊,2020(A3):5-6.
[3]罗冬长.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问题分析及对策[J].当代家庭教育,2020(36):154-155.
[4]陈胜文.激励策略在初中班主任德育中的运用[J].当代家庭教育,2020(36):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