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问题教学法设问切入点与形式探究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4月第12期   作者:田伟良
[导读]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入
        田伟良
        江苏省 宜兴市丁蜀高级中学  江苏省 宜兴市   214200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入,我们发现,学校和社会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教育要求教师在进行高中语文教学时,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并改变之前的那种传统的“讲解式”为主的教学方式。因为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很好地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甚至有时候还会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反感心理。问题教学法就是在新形势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兴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进而真正达到有效提升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语文;问题教学法;设问切入点;问题形式研究;具体策略
        其实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对于学习的知识,他们已经拥有了自己的想法。同时这个时期的学生,也已经具备了自己的学习方法。所以,我们在进行高中语文的课程教学时,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在分析学生学情特点的基础上,设计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达到提高高中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能力的目的。
        “问题教学法”,就是在高中语文中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这样的学习方法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知识和提出问题。为此,作为教师,我们在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利用“问题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时,应该以学生的提问作为设问切入点,还要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中心设置问题,利用有趣的问题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不仅有利于帮助和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创新性思考问题,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探索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具体采取怎样的问题教学法进行教学呢?同时,我们又应该具体以把什么作为设问切入点设计问题呢?这也是本文接下来将要探讨的内容。本文接下来将会结合实例展开探究,希望能够给予广大高中语文教师一些有效性建议。
        一、以学生提问为设问切入点,设计问题
        教师在利用问题教学法进行语文教学时,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利用备课时间结合课本教材内容设计问题。但是因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对于课文内容的想法也不同,所以教师根据大部分的学生特点设计出来的问题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的。比如有些教师设计的问题难度较大,就很容易挫伤那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有时候教师设计的问题难度较低,对于那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浪费了学习时间,且达不到一定的训练价值,不利于学生语文思维的发展。为此,教师应该以学生的提问为设问切入点展开教学,这样既能很好地凸显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还能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例如,在进行高中语文课文教学时,我们可以在课程的开始先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内容。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把自己对于课文内容产生的问题总结出来。因为阅读课文本身就是读者与课文作者以课文文本为媒介进行的对话。学生阅读课文的过程,也是体验作者经历或者情感的过程。而且在高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问题是学生思维的起点,也是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以及背后的作者思想感情的钥匙。新课程标准下,我们应该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展开教学,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鼓励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因为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和巩固,本身就是在学习知识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问题的提出,及时改进教学计划,促进学生语文思维的发展,这种探究问题的动机以及学生真实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驱动力。
        二、多形式设计语文问题 全方位增加学习兴趣
        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教师想要用问题教学法进行实际教学时,应该多形式的设计问题,并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设计出能够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又能激活学生语文思维的问题。

尤其是对于理解课文内容而言,教师结合课文内容为学生设计问题,既能有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又能推动学生语文思维发展。
        例如,在为学生讲解某一部分语文内容时,首先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复述性提问”的问题形式,也就是要求学生复述课本教材的提问。这样既能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又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出自己的结论。其次,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铺垫性形式”的问题,尤其是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时,铺垫形式的问题不仅更加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还能为学生之后的学习新内容扫清障碍。总的来说,教师不论是设计哪种类型的问题,都应该使得问题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因为兴趣永远都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最佳动力,只有能够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问题,才能使得学生在兴趣的指引和驱动下,积极主动地进入到之后对问题的探究中去。
        三、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
        其实对于高中生来说,由于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基本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很多问题,学生也都有自己的看法,学生不仅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还有表达欲。为此,作为教师,我们在利用问题教学法进行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时,应该通过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激活学生的语文思维。情境教学本身就是新课改背景下一种新型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更好地把学生的思维激活,还能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大脑可以由求知欲转为积极思考状态。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而且学生在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会获取语文学习自信。
        例如,在为学生进行课文阅读教学时,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境。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深刻的意识到语文知识就在我们身边的道理,还能拉近学生与语文之间的距离,进而使得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之后的学习思考中去。而且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之外,还要注重激发学生参与探究问题的欲望。比如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针对一个问题,让学生先结合课文内容进行独立思考,并总结自己的问题答案。然后通过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的方式,让学生就该问题在小组内展开探讨,这样既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又能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这样能够让学生在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语文学习自信,增强语文思维。
        总之,伴随着问题式教学法的出现,此法广受教师们的青睐。作为教师,我们要以学生的提问为切入点进行问题式教学,还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设计一些能够有效激发出学生兴趣的问题。在高中语文的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结合课文内容为学生创设相关问题情境,使得学生能够在情境中充分发挥出自己的学习积极性,进而真正达到有效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教学目的。同时,教师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还要掌握一定的问题设置技巧,并结合高中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进行教学,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迎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问题式教学法的有效策略探究[J].新课程(下),2016,{4}(06):53.
        [2]毛江峰.浅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运用[J].中学时代,2014,{4}(20):46.
        [3]张桂琴.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新课改教学中的运用[N]. 学知报,2011-07-25(A01).
        [4]田原.浅谈问题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新课程(教研),2010,{4}(10):169-170.
        [5]孙晓慧.“问题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新课程实验中的应用[J].语文天地,2010,{4}(13):78-80.
        [6]贾晓霞.浅谈“问题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教师),2010,{4}(02):70.
        [7]李树宏.“问题教学法”在新课改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4}(02):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