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教学模式在电气自动化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12期   作者:周婷婷
[导读] 在电气自动化教学中,主要涉及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两个部分

        周婷婷
        六安技师学院  安徽 六安 237011
        摘要:在电气自动化教学中,主要涉及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两个部分,但在以往的教学中,这两部分的教学是相对独立的,教师未能将其予以充分结合,使得教学的整体效果不太理想。而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就可以妥善解决这一问题,使学生在加强对理论知识理解的基础上,有效提高自身的实践应用能力,从而促使学生职业素质的良好发展。因此,相关学校与教师要重视对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并能对这一教学模式在电气自动化教学中的应用路径进行不断完善,以此提高电气自动化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模式;电气自动化教学;应用
        引言: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相关院校在电气自动化教学中要重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有机结合,使学生能基于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更好地进行实践,同时能在实践中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进而促进学生专业水平与技能的提高。但是,从现实情况的来看,许多学校在电气自动化教学中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问题,比较突出的就是教学模式单一,影响了教学的效果。而一体化教学模式就能改善这一问题,有效提升电气自动化教学水平。
        一、一体化教学模式概述
        一体化教学本质上来说就是将实践能力培养、理论知识传授与职业素养培育综合起来进行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它主要涉及三个阶段:一是实践引领;二是深入探究与自悟;三是自我总结与提升。该教学模式在电气自动化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化学生自主学习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对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入下,绝大多数的学校在电气自动化教学中已经开始广泛运用一体化教学模式,从实际的效果来看要明显优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但仍有部分学校并未对此予以重视,缺少对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导致电气自动化教学的效果不佳,无法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另外,一些学校虽然在实际教学中运用了一体化教学模式,但由于缺少对该教学模式的研究,在应用过程中有很多问题,如教师的教学理念未能及时转变,没有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有的教师对教学内容没有进行调整,使得教学的针对性不足[1]。对此,相关教师要加强对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以不断提高其在电气自动化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二、一体化教学模式在电气自动化教学中的应用
        (一)基于企业生产设置课程内容
        教学的内容是否合理,对教学的成效会有很大的影响。当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电气企业对各个岗位的要求有了明显的变化,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教师要在运用一体化教学模式之前,合理设置课程内容。众所周知,电气自动化课程的理论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中会遇到较大的困难,此时,教师需要根据企业生产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的特点,对课程内容进行精简与调整,特别是要多增加一些具有实际应用、可操作性的课程内容。因此,在进行课程内容的设置中,教师必须深入企业深入调查,了解电气自动化工作中涉及的有关内容,并以此为依据制定教学内容,而不是将教材上的全部知识讲给学生听,要精讲精练,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能有效掌握未来工作岗位上可以运用到的知识。
        (二)运用翻转课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电气自动化教学中,教师要想确保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就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为学生在课堂中提供充足的自主探究空间与时间,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此,教师可以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融入一体化教学中,让学生占据课堂的主动,实现自主学习。

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翻转课堂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强调师生的互动,在课前教师将制作好的课件发给学生,由学生在课前根据课件完成自主预习,然后在课堂中针对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并开展相应的实训操作,教师在此过程中扮演着指导者的角色,基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提供必要的指导,这样不仅颠覆了传统的教学结构,更加注重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也改善了传统教学中乏味、枯燥的问题。为促进学生在理实一体化学习中获得更大幅度的进步,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自主学习,这既能解决学生自制力不足的问题,也可以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实现共同进步[2]。
        (三)深化校企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深化校企合作可以为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创造良好的条件,从而更好地完成课堂教学目标。目前,大多数的学校都在积极寻求校企之间的合作,其中部分学校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果,在此基础上还应持续深化校企合作。具体而言,校企之间的合作不仅是让学生可以到企业中进行参观、实训,了解先进的电气自动化技术,提高自身专业水平,还可以组建“双师”队伍,让学校教师到企业中进行学习,然后让企业的员工到校为学生讲课,特别是关于实践方面的内容,这样可以更好地开展一体化的教学[3]。而企业可以通过与学校签订有关的协议,根据实训学生的表现情况,优先录取优秀的实习生,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这样既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还为企业节省了培训新人的成本。
        (四)构建一体化实训室
        在实施一体化教学的过程中,学校理应给予一定的支持,如加强一体化实训室的建设,以此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教学效果。在传统视角下,许多学校对电气自动化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并不重视,即便现在有所改变,一些学校建设了一体化实训室,但与实际的教学需求相差甚远,如操作区、讨论区、资料查询区等并未合理设置,无法满足实际的教学需要,从而影响了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所以,学校必须重视对一体化实训室的建设,以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另外,对于部分在实训室无法开展的实践项目,教师要借助多媒体教学,让学生能更容易理解所学的知识,以提升电气自动化的教学水平。
        (五)以赛促学,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技术性、实践性是比较突出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对他们今后的就业有着重要的意义。故此,在运用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专业类型与特点,指导学生进行合理规划自身的职业发展,让他们可以在入校初期就能明确发展方向,并为之不懈努力,这样才能确保一体化教学的运用效果。此外,学校在加强实训活动的开展基础上,还要多组织举办一些竞赛活动,如电气自动化小发明、小设计等,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或者鼓励学生参加校外的一些竞赛,这样不仅能巩固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还可以使其在参与竞赛中开阔眼界,为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4]。为保证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电气自动化教师也要加强自身专业能力的提高,要抓住一切机会进行学习,尤其是在企业中的学习机会,一定要积极参与,以弥补自身实践经验的不足,为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
        结束语:综上所述,一体化教学模式在电气自动化教学中的应用有着重要意义,不仅能保证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还可以提高学生对实践技能的运用水平,使其综合素质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故此,为更好地发挥出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势,相关教师需要加强对该教学模式的研究力度,不断探索有效应用路径,进而保证电气自动化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费军军, 丁峥. 浅谈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中职电气自动化教学中的应用[J].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20, 000(001):12.
        [2] 赵琳. 基于一体化教学模式下的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探索[J]. 电子工程学院学报, 2019, 008(006):P.37-38.
        [3] 仇国凤. 一体化教学模式下的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研究[J]. 农家参谋, 2019, No.631(18):301.
        [4] 郭能强. 一体化教学在电气自动化专业中的教学应用[J]. 教育教学论坛(2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