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华波
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香坝镇长河小学 贵州铜仁 565108
摘要:在当前的课程改革环境下,对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有了新的要求。从现阶段的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来分析教学中,依然然存在着许多问题。由于所使用教学方式不够恰当,很难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导致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缺乏学习兴趣。语文教师需要从小学语文学情出发,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创新语文教学策略,组织语文阅读教学活动,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本文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教学对策
学生阅读能力培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教学的主要目标。学生的阅读能力,体现在对所阅读文本的理解与认识,是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以及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首要任务。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当前的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进行适当的优化改革,从而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与能力,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让学生可以迅速地理解所阅读文本的语言形式和表现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当学生拥有良好的阅读能力,学生的审美意识也会有所提升,为之后的语文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文学作品赏析时,融入一些教材以外的文本内容,使学生对多种题材的文学作品都有所了解,进而使学生了解人物描写方式、情感表达方法、写作风格等。在长期的阅读学习中,学生的欣赏能力与审美能力都会有所提高。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有效对策
(一)有效结合学生学习现状,培养学生阅读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阶段学生来说,拥有着较强的好奇心,学生的思维较为活跃。当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兴趣,也是学生的最好老师。为了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兴趣转变以往单一化的阅读教学方式。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都是由教师指定,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参与阅读。这种阅读教学方式比较固化,很难激发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设置悬念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更加积极自主地参与阅读,例如,学生在学习《金色的草地》时,文章中描述了两个事件,其一,草坪上互相吹蒲公英的兄弟俩。其二,主人公发现草地会变色,并了解到变色的原因,为了更好地把握学生的阅读学习情况,加送可以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在万物复苏的春天处处充满生机,你们在草坪中玩耍时会怎么样做?通过设问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想象主人公在草地上会有什么举动,鼓励学生参与阅读。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
(二)联系教材中,激发学生阅读学习热情
当前语文教材中所选取的文章语言优美,并且体现了一些生活场景和画面。如果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文章中所描述的画面呈现出来,能加深学生对文章的印象和理解。
因此,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参与阅读时,一方面可以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让学生将课文中所描写的事物,在头脑中勾勒出来。另一方面,也需要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所运用到的语言表达形式。例如,学生在学习《林海》,作者运用了许多比较生动且具体的语言形式。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反复朗读阅读过程中大胆想象,这样不仅可以理解文章中所描绘的内容,也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学习热情,提高学生阅读学习理解能力。
(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外阅读
使学生具备良好阅读能力,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外书籍阅读。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课外阅读,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课外知识开阔学生视野。教师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使学生更加高效地参与课外阅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赏析能力、写作能力。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外阅读。首先,指导学生选择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外阅读内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对同一类的作品进行欣赏。学生可以进一步的进行思考、分析、探究,从中获取新的知识,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并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当然也可以让学生再次回顾课堂中所学的语文知识。其次,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式,参与课外阅读,学生接触不同的文学题材,需要选择与之对应的阅读方式进行阅读,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还可以,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取更丰富的知识。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文学阅读方式,有效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质量。
(四)选择科学教学方式,提高学生阅读学习质量
要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实现课程改革发展要求。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选择科学合适的教学方式,增加阅读教学趣味性。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可以积极的融入于教师所营造的学习氛围之中,有效激发学生阅读学习兴趣,更加积极自主地参与阅读,使学生掌握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有效方式,有效提高阅读教学效率。例如,学生在学习《北大荒的秋天》时,首先教师可以借助先进的信息化教学手段,给学生播放与秋天相关的场景,并以此为基础鼓励学生对秋天进行描写。通过这样的方式,每个学生都会在脑海中勾勒出秋天的画面。当然在此过程中,也可以设置一些疑问:北大荒会有什么样的秋景?这与我们所熟知的秋天,有什么样的不同?文章是怎样描写北大荒的美丽景色的?教师可以让学生从问题出发,参与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对问题进行分析。教师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以及科学指导,不仅使学生拥有好奇心,也可以让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文章阅读,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结合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将阅读与写作教学相互结合,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了解文章的写作手法作者的表达方式,学生会积累许多写作技巧和写作知识。进行写作练习时,就会运用这些知识。采用读写结合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还可以促进学生综合性发展。
结语:总而言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可以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当然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坚持。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现状,以及当前的新教学要求,选择科学合适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阅读学习,有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为学生之后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周珍英.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C]// 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一). 2019.
[2]魏爱荣.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 赤子, 2019, 000(002):265.
[3]肖志红.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培养方法[J]. 语文课内外, 2019, 000(0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