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红艳
蒲城县紫荆街道办宜安小学 陕西 渭南 715500
摘要:语文是小学阶段学习的重要学科,引导学生习得相关的语文知识内容,对于后续的学习和发展来说也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价值。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让学生习得相关的知识内容,也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本文先分析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接着提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策略,以此更好地提升阅读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机械灌输的方式,学生很难理解所学习的知识内容,也不利于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的兴趣。为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基于学生的身心特点来开展阅读教学,采用多样化的阅读教学方式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到阅读所具有的魅力,能够积极主动的融入到阅读当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教学因素的影响,教师往往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却相对忽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也日益下降。小学阶段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容易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如果没有对阅读产生一定的兴趣,学生往往会容易走神,注意力也不够不集中,并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一)教学内容有待更新
语文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具有一定的关联,小学阶段学生认知以及生活经验相对比较匮乏。为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注重和学生的生活相结合,才能够更好地提升教育教学效果。但是在当前阅读教学中可以发现并没有意识到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所具有的重要作用,最终导致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不够透彻,也不能兼顾到学生的身心发展,最终感觉知识学习枯燥乏味。
(二)忽略个性培养
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都设定了统一的标准,学生很难能够自主的进行阅读,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当中,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教师知识的讲解,这样的教育教学方式并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而在一些阅读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会直接将自己的思想灌输给学生,学生很难能够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激发阅读兴趣,提升阅读效率
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更好的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融入到知识的学习当中,深入阅读知识内容,习得相关的知识,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当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阅读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狼牙山五壮士》的相关知识内容时,可以先为学生设置如下的话题:你所知道的抗日英雄,以此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阅读,激发学生在阅读当中的兴趣,强化学生的探索欲望,认识文中的抗日英雄。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当中明确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清楚的认知保卫国家的英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提升阅读教育教学效果。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只有学生具有一定的兴趣,才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对知识内容进行解读,利用自身已经掌握的知识内容以及方式方法进行深层次的理解,构建新旧知识之间的关联,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
(二)发挥小组合作作用,开展阅读教学
每个学生的性格和成长环境有所不同,在语文阅读能力方面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为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能够认识到学生所存在的差异,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提升每个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采用有所差异化的教育教学方式,能够引导每个学生融入到阅读当中的积极性,进而提升阅读教育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穷人》的相关知识内容时,首先可以基于学生不同的阅读水平分配到不同的学习小组,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开展阅读,通过小组之间的相互配合学习,深层次的理解文本当中人物的心理和和情感。此外,在小组学习过程当中,引导学生对文本当中的桑娜和渔夫的形象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以此让学生认知乐于助人的品质。最后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形成阅读的思维方式方法和习惯,以此在潜移默化当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延伸课外阅读,提升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课本当中所提供的知识内容是有限的,并不利于学生的后续学习与能力的发展。为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能够在结合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的拓展延伸,帮助学生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以此丰富学生的知识内容,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文学素养,拓展知识学习的视野,这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也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价值。例如在学习《少年闰土》的相关知识内容时,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当中对闰土的外貌、动作形象进行描述,并让学生学习闰土聪明、机智的良好品质。此外,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故乡》、《骆驼祥子》等课外阅读内容,以此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让学生在阅读名著的过程当中丰富知识储备。对阅读内容进行拓展时,所选择的内容要与教育教学内容有关联,还要能够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接受水平,从而更好的发挥阅读作用,提升阅读能力。
(四)创新阅读方式方法,提升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为了更好的提升阅读教育教学效果,也主要注重阅读方式方法的创新,以此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不能以自己的阅读思维方式来局限学生,应该基于每个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方式方法,通过多媒体或者是问题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语文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以此提升学生的阅读学习效果。为此,在阅读教学中首先要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使得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融入到阅读当中,并对阅读当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具备良好的阅读习惯。此外,能够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学生融入到阅读当中,学习优秀的阅读技巧,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提升阅读教育教学效果。
结语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要能够认识到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通过阅读教学的开展不仅让学生习得相关的知识内容。也在潜移默化当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在教育教学内容以及学生认知特点的基础上开展阅读教学,为学生创设相关的氛围,并基于教材知识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还要不断地探索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相关策略,以此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文杰.对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策略的探讨[J].才智,2020(18):20.
[2]王翠珍.基于核心素养下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文学教育(上),2020(05):112-113.
[3]朱佳佳.核心素养视角下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1):226.
[4]赖晓芬.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3):23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