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实现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12期   作者:王赛军
[导读] 音乐是初中生美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在音乐教学中融入民族音乐文化
        王赛军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丙麻中学    678017
        摘要:音乐是初中生美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在音乐教学中融入民族音乐文化,能有效丰富音乐内容,提升音乐教学质量。本文在阐述初中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融合价值的基础上,就基于初中音乐教学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策略展开分析,期望能实现初中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的互相融合,提升音乐教育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继而在民族音乐文化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民族音乐文化;传承
        民族音乐文化本身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其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现代音乐教学及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在初中音乐教学实践中,渗透民族音乐,传承民族音乐文化,能有效地优化音乐教学模式,提升音乐教学质量,实现学生音乐素养的有效培养。
一、初中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融合的价值
        作为一种常见的艺术表现形式,音乐在表达人们思想感情与社会现实生活等层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音乐表现过程来看,其具有娱乐性、艺术性、文化性的特征,通过音乐独有的节奏、曲调、和声、力度和织体,能有效地感染听众,实现情感共鸣。目前,音乐已经成为初中生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融入民族音乐文化的价值包括:
        一方面,民族音乐文化通过特定的歌曲传达和表现,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融入民族音乐文化,会将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歌曲带入课堂,这在一定程度丰富了初中音乐教学的内容,同时其使得初中音乐教学的环境、模式发生了较大变化,有助于提升初中音乐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素质教育背景下,人们对于初中音乐教学的质量要求不断提升,这要求初中音乐教育领域进行深入改革。在初中音乐教育中,融入民族音乐文化,能在拓宽现有教育范围的基础上,把控音乐教育重点;同时通过引导学生感悟领会不同的民歌风格,能加深学生对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理解,这对于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具有积极作用。此外,民族音乐文化中蕴含着独有的思想和情感,实现初中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融合,能使得学生充分感悟到这些情感、内涵,这不仅有利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强化学生的民族认同感;而且实现了学生多种素养与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1]。
二、基于初中音乐教学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策略
1、创设良好音乐教学情境
        良好的音乐教学环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确保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教学及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当中。新时期,实现教学活动的趣味化处理是教学情境优化的重要措施。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技技术来进行教学情境的优化和创新。该环节中,应充分考虑教学的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特征。对于初中生而言,其他们正处幼稚到成熟的过渡时期,对包含音乐文化在内的诸多事务拥有自己独特的判断方法以及观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可通过多媒体基础,通过声色结合的方式来出创设良好音乐教学环境,活跃课堂气氛,进而激发学生群体的好奇心,强化学生理解,最终通过具有较强感染力的歌曲,帮助学生理解、传承民族音乐文化。

譬如,在学习民歌《打支山歌过横排》前,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播放该歌曲的原唱视频,同时展示相应的自然背景图片和文化知识,以此来吸引学生注意力,帮助学生感悟歌曲的意境,领略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2、重视音乐课程资源开发
        教学资源的开发与选择对于初中教学活动开展具有积极作用,其直接关系着初中音乐教学的整体质量。从初中音乐教学过程来看,课程资源的开发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要融入民族音乐,实现民族已音乐文化的有效传承,教师同样需根据民族音乐歌曲的内容,进行课程资源的系统开发。一方面,在基于民族音乐的课程资源开发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性和生活经验,然后在考虑学生接受能力的同时,打造全新的音乐课程体系,满足学生音乐学习和多元成长需要。另一方面,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当前有较多学生钟情流行音乐,对于民族音乐的热情不够。对此,教师深入分析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然后精准开发包含小调、短调、山歌等形式在内的民族音乐资源,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音乐学习需要,进而为民族音乐教学和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奠定良好条件。
3、重视音乐教育形式创新
        传统教学模式下,音乐多是按照教师领唱、学生跟唱的方式来完成教学的,并且教学过程侧重于歌曲唱法的掌握;这种教学方式具有单一性、机械性的特定,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新时期,民族音乐的渗透和融合给初中音乐教学带来了较大冲击,在民族应用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先行改变教师现有的教育思想,明确现代音乐课程的开发应用将会给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带来的推进作用;随后在具体教学中不仅注重教学方式的创新,而且要注重民族音乐文化的解读,在教学方法应用层面,可通过学生登台演唱、小组比赛、歌舞结合等方式学习,而在音乐文化解读层面,应重视歌曲背后情感、文化的解读,以此来实现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2]。譬如在《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学习中,教师可在音乐教育的同时,插入展现陕西的风土人情的图片,使得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黄土高原。同时在音乐学习之余,教师还可教授学生一些陕北秧歌的动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活跃课堂气氛。此外,在该民族歌曲文化解读层面,音乐教师应向学生介绍歌曲产生的背景,实现歌曲与历史的衔接,进而使得学生感悟到红色文化的伟大,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素养等。
4、注意挖掘本土资源
        要实现初中音乐与民族营业文化的融合,提升音乐教学质量,还应注重本土民族音乐资源的有效挖掘。这是因为本土民族音乐更容易被学生理解,更有利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在本土民族音乐文化开发、融合及传承中,一方面,应考虑本区域民族音乐的风格和特色,强化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成就感。另一方面,应重视本土民族音乐与学生学习特性、现代教学软件的融合,提升音乐教学的有效性,加深学生对本土民族音乐 文化的理解和深层次认识。
结语
        将民族音乐文化融入到初中音乐教学,能有效丰富应用教学内容,提升学生音乐素养。新时期,初中音乐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在音乐教学中融入民族音乐文化的价值,积极创新两者的融合路径,才能有效地提升初中音乐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民族音乐文化的有效传承。
参考文献
[1]贾富强.传承音乐之源弘扬民族文化——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实现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J].新课程,2020(23):220.
[2]张莉忠.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实现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J].中学课程资源,2020(4):47-48,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