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赛惠
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第八小学 355100
摘要:语文拓展性阅读在当今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极具重要性,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拓展性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提高语文学习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此外,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和带动学生进行拓展性阅读,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综合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育;拓展性阅读教学
围绕核心素养理念探究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以教材作为基础进行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一方面可以让语文教学的课堂生动有趣,易于让学生喜欢上语文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习效率。所以,本文结合教学现状,对核心素养理念下的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进行论述。
一、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引领学生进行拓展性阅读
语文学习在于积累和理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广泛阅读是必不可少的。核心素养理念下的拓展性阅读,就是要求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和拥有广泛的知识面。在各种各样的书本中,多方面的“猎食”知识,吸取精华提高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在班级设立读书角,组织学生将自己的书籍带到班级中与大家一起分享。设立图书管理员和图书管理机制,让同学有序的借书和阅读,并要求学生每看一本书要做好读书笔记,并且定期将优秀的笔记在班里展示供大家学习,在有限的条件下实现更加广泛的阅读。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当地的图书馆,带领学生感受读书的氛围,让学生更多的了解书目和种类,在书籍的海洋中寻找适合自己的书,培养学生产生读书的兴趣。除此以外,教师也应当发挥引导作用,为学生推荐适合的课外读物,合适的阅读内容在学习过程中有着非比寻常的重要性。小学低年段的阅读,更多的是注重学生的词汇和语句的积累,培养理解能力和阅读效率。因此,在小学低年级段,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适合的阅读绘本,如《花婆婆》、《一年级大个子二年级小个子》等。此外,书籍所展现给大家的也是作者对一件事的自我理解和观念,优秀的书籍,能够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观念。因此,对于中年段的学生在学生还没有形成明确的辨别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时,需要老师推荐一些优秀的书籍进行阅读。如,《中华上下五千年》、《少年读史记》等。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语言运用能力打好扎实的基础。对于高年段的学生而言,由于具备一定的文字基础,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推荐适合的小说等读物,如《大侦探福尔摩斯》、《笑猫日记》等,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因势利导的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性阅读。
二、以课本教学为根基,延伸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
在多媒体已经普及的校园中,老师应当提高自身的能力,灵活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必须要以丰富的教学资源作为基础,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拓展课堂内容,采用视频、音频、动画等多种方式与语文教学融合,建立丰富完善的教学体系,提高教师和学生获得信息的速度,给予学生视觉、听觉上直观的体验,让学生对语文学习感兴趣,促进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例如,在《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圆明园毁灭前的全貌,将圆明园的规模之宏伟、建筑之奇妙展现给学生,将圆明园毁灭的历史背景和当时的中国境况整理成PPT进行课外拓展。并且,通过数字化教学设备的应用,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此外,少年强则中国强,教师也可以收集相关的纪录片进行播放,如纪录片《圆明园》,通过视频的讲解,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课文中的文字和作者所想表达的民族情怀,结合德育带领学生感受先人的智慧,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通过以上的学习和课内拓展,学生很容易激起对于圆明园的兴趣,这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课外书籍如,《昔日的夏宫圆明园》、《追寻失落的圆明园》、《日落圆明园》等,通过对课本知识的讲解,激发学生开展拓展性阅读的热情,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电子读物,方便学生阅读。
三、重视阅读习惯的养成,丰富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
在现代小学语文的学习中,很多学生都以太枯燥,没兴趣为理由,对语文学习提不起兴趣。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要想丰富语文拓展性阅读,兴趣是非常重要的“敲门砖”。语文作为一门极为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仅在小学阶段极为重要,也是每位中国人一辈子都要学习和研究的一门学科。其中蕴含了祖国的历史发展和先辈们的宝贵遗产,更是每个中华儿女成长过程中,学习“仁义礼智信”的启蒙老师,是健全人格的重要学科。因此,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通过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
在小学阶段,学生喜欢有趣味性的故事和文章,这时老师就应当充分的考虑学生特性,以激发兴趣为核心,帮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首先从学生易于获取的途径入手,如电视经常热播的《西游记》、《三国演义》均有翻拍的动画片或电视剧,老师可以让学生在假期任选择一部进行观影,利用学生喜欢的动画形式,激发学生的观看热情,同时要求学生选择喜欢的书籍进行阅读,并且让学生做好读书笔记,把书本中的好词好句进行摘录,最后将自己的读书感受记录在笔记本中。开学后组织学生进行故事分享以及读书笔记的展示,让学生在轻松高效的教学环境中进行阅读学习。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更加易于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并在这一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传承中华经典的意识,利于学生建立民族自信。此外,教师也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电子图书网站,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为人们带来的便利,结合数字app的打卡功能,让学生在假期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进行阅读,并将每天的阅读量进行打卡,在开学后对完成较好的学生予以奖励,激励学生每日阅读的好习惯。所以重视阅读习惯的养成,能让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更加丰富。
结束语:
结合以上所述的观点,在小学教育阶段,核心素养理念下的拓展性阅读教学还是要从老师的教研和引导出发,以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学习兴趣为基点,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展开拓展性阅读。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让学生接触和吸收更多的知识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让学生在拓展阅读的过程中打开眼界,扎实的为语文学习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纪秀娟.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J].试题与研究,2021(13):79-80. [2]姚碧玉.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1(02):14-15.
[3]徐海娣.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J].教育界,2021(18):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