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课外阅读指导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4月第12期   作者:杨林生
[导读]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外阅读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杨林生
        平和县南胜中心小学,福建省漳州市,363701

        摘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外阅读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也能够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语文这门学科,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课外阅读的教学的开展,利用科学合理的指导,提升学生课外阅读的效率和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探究课外阅读指导的策略,以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关键词:课外阅读;指导策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前言:
        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竞争的本质变为知识的积累,而最为有效的获取知识的方法就是广泛的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既能够补充课堂教学内容,又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渠道。有效的课外阅读,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量,丰富其语言积累,进而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课外阅读指导的重要性
        课外阅读不仅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更是学生语文终身学习的关键部分。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希望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以提升学生整体的阅读能力,并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渐提高读写能力,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有利于其健康人格的形成。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曾说“如要问语文水平较好学生的经验,他们一定都说借助于课外阅读。”因此,语文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小学阶段的学生,初步接触书面语言文字的学习,对于他们来说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更加重要。所以,很多小学语文教师都比较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并定期给学生制定课外阅读书单,或者组织各种活动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但是,却没有得到理想的效果,很多学生并不能完成教师布置的阅读任务主要由于学生对老师布置的课外阅读任务缺乏兴趣,因此,即使学生努力读完了教师布置的课外阅读任务,也达不到良好的阅读效果[1]。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并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制定课外阅读任务,科学合理的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
二、课外阅读指导的具体措施
1.科学选取优质读物
        对于现在的小学生而言,这个时代的诱惑各种各样,像动画片和电子游戏等。因此,在指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不仅要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还要科学引导他们阅读优质的课外读物,在阅读的过程中,陶冶学生的情操,延伸学生的知识视野,并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否则,学生不管读了多少书,也不能获得良好的阅读效果。因为小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对思想内容也不能正确的鉴别,所以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为学生选取正确的思想内容,并具有较强吸引力的书籍,才能让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良好的阅读,保障阅读方向的正确性。同时,教师应多加关注市场上的流行书目,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例如市场广受小学生青睐的《拇指班长》和《淘气包马小跳》等书籍,虽然这些书目都还比较贴近校园生活,深受学生喜爱。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有些书籍过于追求销售量,内容比较庸俗,思想也不能高尚。一旦小学生进行大量阅读,会严重影响学生的思想健康[2]。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科学辨析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书目。
2.结合学生发展特点进行读前指导
        在学生实际阅读之前,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发展特点提供科学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阅读材料和阅读方法等方面遇到的问题,提供课外阅读的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学校应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保障其具有充足的课外阅读指导时间,并对其进行统一安排。通过这样的方式,也有利于教师为学生制定有效的课外阅读方案,引导学生利用课下时间进行广泛的阅读。

同时,教师要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并掌握读书笔记、浏览和检索等一些较为基本的阅读方法,同时学会借助字词典等工具。还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在生活中不断积累语言材料。另外,要让学生在阅读任何材料之后都要记录自己的感受和体会,确保其阅读的有效性。例如,在学生完成人物传记材料的阅读之后,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人物所获得的成就都有哪些?”“他的行为对你有什么启发?”等。通过教师的引导,深化学生的阅读体验,保障良好的阅读实效。
3.实施差异化指导
        不可否定不同学生在阅读能力和兴趣爱好等各个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时,要充分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差异化指导,保障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提升阅读质量[3]。例如,对于具有良好的自学能力的学生,教师在进行阅读指导时,要注重对课外阅读目标和计划的指导。对于还没有形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学生,要侧重于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以及阅读方法的指导。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相应的课外阅读任务,要注意需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来设置,通过一些轻松有趣的课外读物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并逐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长此以往,有利于学生形成终身的课外阅读习惯。
4.注重课内外的延伸
        课外书籍的数量众多,如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兴趣爱好进行阅读指导,则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具有热于探究的心和勤于阅读的习惯,并充分了解市场上的新书信息。但即使这样,小学语文教师还是难以向学生推荐优秀书目。许多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都知道要根据课内的学习内容来进行课外阅读。这是由于教材选取的课文都是经过专家的验证,是最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的。因此,教师在教授课内的语文知识时,可以先让学生深入了解涉及到的相关作者,再在其中进行有选择的阅读。这样有利于小学生在课内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学习,不仅是对课堂学习内容的巩固,也进一步拓展了课外学习的广度。同时,课文中涉及到的一些文章也可能进行深入阅读。此外,语文课本上推荐的书目也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
5.尊重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量的积累,会逐渐形成自己的阅读兴趣。在这个情况下,教师要不断减少推荐的书目,还要结合学生的阅读兴趣,给予学生必要的课外阅读指导,也可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的阅读方向。通过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的监督,才能保障学生的阅读方向不会出现偏差,进而在个性化的阅读中有所收获。例如,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的兴趣爱好比较广泛,也开始对阅读有一定的偏好,一些学生喜欢阅读人物传记,一些喜欢阅读科幻悬疑,还有的喜欢阅读历史书籍等等。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引导,基于学生阅读兴趣保障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进行。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于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以及阅读能力的提高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科学的指导,从选取优质读物、阅读前指导、差异化指导、以及课内外的延伸等方面着手,有效保障课外阅读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米涛.浅谈如何利用课外阅读提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8(21):144.
[2]蔡莉.如何利用课外阅读提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19(12):233-234.
[3]伊婷婷.强化阅读指导,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J].新阅读,2020(10):60-61.


        

作者简介:杨林生,1977,男,汉,籍贯:福建省漳州市,学历:大专,单位:平和县南胜中心小学,研究方向:小学生阅读教学,单位所在省市及邮编:福建省漳州市,363701
?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