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唐婧
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茅家岭中心小学 江西 上饶 334000
摘要:在开展小学教学的过程中,对小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在开展阅读训练的过程中,能够锻炼小学生的读写能力。当进行创作的时候,如果小学生的读写能力较强,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想法。本篇文章即将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叙述读写的教学方法,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教学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读写结合教学法;
小学所进行的阅读教育工作主要是让学生的语言基础变得更加扎实。在教师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也需要结合小学生的具体情况和这一阶段小学生的心理状况,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工作。在进行阅读训练的过程中加入读写教学内容,用这种创新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的学习水平不断增加。文章主要对读写教学法进行全面论述,在总结以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让课堂的效果更好地发挥出来。
一、 “读写结合”教学法的意义与效果
读写结合教学方法说的是在语文教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进行训练,要重视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之所以进行这种教学方法,主要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锻炼写作能力,但是在创作的过程中也可以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时间一长,学生的综合能力自然也就得到了培养。学生在进行阅读训练的过程中,必须集中注意力,才能够对文章的结构进行详细分析,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学生只有专注注意力,让阅读的效果更好地展现出来。在教师的组织下,小学生在读完一篇课文之后,自然会对文章所表达的意思进行思考,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需要让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创作。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思考的内容,通过创作的方式表达出来。同时在学生阅读其他人文章的时候,也会对其他人的语言进行学习,在不经意之间,就会把自己记住的句子运用到自己的文章当中。这样就会让学生的写作和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同样也会让学生的资源消化和分析能力得到锻炼。
教师应该以一种非常轻松的心理去进行读和写的训练。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语文老师也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掌握好读书和写作之间的关系,也可以对当前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写风景文章的时候,一些教师就会选择用传统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提前构思一个文章大纲,当学生创作完成之后再对学生文章进行批改,整个的教学方法比较固定,就像是工厂流水线那样,这种传统型的教学方式并没有任何的创新,所以也会影响到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
1.注重词句的积累
读写能力是在日常的多种形式的反复训练中提高的。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往往会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精心品味,这种品味不仅要让学生读通读透,更应指导学生在读的基础上,悟出写法,领会意图,进而学会运用。同时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品词品句,也为写作积累了丰富的词汇。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如:在教学《荷花》一文时,“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这句话的“冒出来”用词十分准确,于是,引导学生体会“冒出来”一词的巧妙之处。可以这样设计:“冒出来”是什么意思?可以换其它词吗?为什么作者不用“生出来”而用“冒出来”?通过引导,学生就明白到“冒出来”一词说明荷花必须用力地向上生长,才能长出来。因此,这个词用得十分准确。
2.引导学生撰写读后感
在完成阅读之后,对自己的想法、感悟进行总结能够有效地提升自己的阅读质量,促使自己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同时也能够锻炼到自己的写作能力,促进其语言表达能力的进一步增强。所以,语文老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撰写读后感这一学习方法,实现真正的读写结合教学。比如,在正式教学一篇课文之前,语文老师就可以先布置预习的任务,让学生们在课下自己进行课文的阅读,对整篇文章的内容有大致的把握。然后再引导学生写下自己的读后感,让他们把自己在文章中体会到的思想感情,都通过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以此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在课文学习中,学生还可以把老师所讲的内容同自己的笔记进行比较,从而更好地发现自己在思考上的不足,及时在笔记上做好补充,实现阅读能力的进一步优化,为自己的写作积累更加丰富的素材。
3.做好课堂作业与课后作业的批改工作
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并逐渐地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教师还要制定清晰而明确的教学目标,并且要有效地运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中包含做好课堂作业与课后作业的批改工作这两点。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认知发展都处于初级阶段,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都需慢慢培养和提升,而写作作业则最能够体现学生的认知、理解与表达,而且也更能看出学生对课堂知识是否吸收到位。而且教师若要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中领会关键句子的含义,并让学生加以运用练习,因此,课堂作业显得很重要。教师在讲完一个知识点后,可以布置比较见简单的随堂作业,然后抽取一部分同学的作业进行简单地批改和批注,并进行讲评,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在课堂中,除了批改学生的作业,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引导学生进行默读并标出自己认为的优美经典的句子,使学生养成随时批注的良好习惯,深入了解课文章要表达的主题意义。同时,教师再学生默读并批注完后,教师可以再次带领学生进行课文与作业相对比的批注工作,让学生在总结中体会到语文的魅力,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在课后作业的批改中,教师可以细心地将学生作文中的词语和词组的错误进行改正,同时将学生作文中的好的句子标注出来,予以鼓励。因此,教师不仅要加强自己的批改水平,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批改及批注意识,这是一个自我了解。
三、结语
总之,读写结合可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条传统的有效的经验,我们应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落实“读写结合”,做到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学语文。
参考文献
[1]吴崇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探析[J].黑河教育,2018(4):43.
[2]刘红梅.浅谈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成功:中下,2019(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