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妙娟
河南省巩义市第二高级中学 451200
摘要:高中学段学生处于道德形成、世界观建立、行为选择确定的关键期,该阶段的德育教育程度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成才。面对素质教育的号召,广大教育工作者逐渐将德育教育作为工作重点之一,采取有效手段推进德育教育工作,其中包括高中班主任。本文也基于此,从高中班主任出发,就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德育功能作出分析,并结合教学实践就班级德育管理创新策略进行探索。
关键词:高中;德育管理;创新策略
新课标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要完善德、智、体、美等有效构建”。就此可以看出,素质教育推进开展要从德育开始。正所谓“十年育树,百年育人”,只有先育人,才能育才。班级作为集中开展育人工作的主舞台,是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场所。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第一人,必须充分认识班级管理在德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且要勇于打破原有管理模式,做管理创新,从而借助新式管理,提高高中班级德育教育有效性。
一、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德育功能
1、引导功能
班级德育管理具有能够引导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够从相对集中的角度告诉学生何为正确,何为不正确。当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形成了正确的道德认知,自然能够借助“正确三观”,实现有效学习、个人成长。
2、规范功能
班级德育管理对学生的行为发展、行为选择做出了正确约束与规范,它有一个相对明确的标准范畴,对学生的行为做出考量。这样能够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在发挥班级管理规范功能的基础上实现德育教育。
3、熏陶功能
班级作为一个集中场所,能够通过行为、文化、环境等多个因素实现对学生的道德熏陶。道德熏陶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德育教育的过程,是促进学生行为发展的过程。
二、高中班级德育管理的创新策略
为充分发挥高中班级管理的德育功效,创新德育管理,促进学生发展。高中班主任就要变化班级管理的多个环节,要让班级管理的每一个组成环节都带有德育色彩,这样德育教育才能在高中班级体这一主阵地“生根发芽”。
1、创新班级环境,润物无声,传递德育气息
环境是学生生长的空间,是学生学习与生活的载体。高中班主任要充分发挥环境作用,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中将环境作为着力点之一,要打造一个适合道德教育的环境空间,这样才能够让学生随时随地接受环境的洗礼,从而实现德育教育。打造德育环境的方式方法有很多,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传递德育气息,实现道德教育。
物质环境主要从班级的装饰、班级的座位等入手,可以通过建立“开放式座位”,打造绿植区、打造读书角,加大班级装饰投入等方式,让整个班级带有开放性色彩,成为文化的载体;精神环境主要从班级的文化的熏陶,如确定班级共同奋斗目标、确定班级口号、打造班级文化宣传栏等方式,或从班级主题文化活动的开展角度入手,让学生时刻出于积极的精神氛围之下,自然能够从环境层面辅助德育教育工作推进。
2、创新师生对话,平等交流,实现情感沟通
在传统的师生关系中,学生和教师之间存在明显的分界线,学生唯教师服从,教师对学生讲话也处于“高高在上”的地位,这不利于师生对话,更违背了平等交流的原则,不利于德育教育工作的进一步推进。为改变这一现状,让师生之间亦师亦友。高中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中工作中就要打开心扉,平等看待学生,落实情感沟通工作。
师生对话,要求及时、真诚、有效。
及时的对话,即班主任发现学生的特殊之处,或有集中要宣布的事情,不能拖延,要及时和学生对话;真诚的对话,要求班主任在和学生对话时将自己和学生放置在同等地位,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更要倾听学生,学会换位思考;有效的对话,要求班主任在和学生对话的过程中找准着力点,要有效的就某一问题进行沟通,向学生传递情感,这样学生才能够让教师入驻心房,实现共鸣。
3、创新班规班级,规则教育,约束道德行为
上述也提到班规班纪对学生的行为有着直接约束和引导作用。为此,高中班主任要充分认识规则教育的重要性,要借助版规班级的完善,实现学生道德行为的约束。但在原有的班规班纪中,强迫性与约束性色彩较为明显,学生对版规班纪的认同度不高,导致班规班级的执行度较差。
为改变这一现状,借助规则对学生进行行为约束,实现道德教育。高中班主任就要创新班规班级的组成,可以采取引导学生参与班规创设,进行新班规建立等方式,开展规则教育。
如我班我和学生一同根据本校的学生手册,和学生一同商定属于我班的特色班规班纪,并且让学生们一同就违纪行为进行惩罚措施的确定,这样学生们对班规班级的认同度较高,且班规班级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制定,蕴含民主性色彩。
4、创新榜样示范,搜集榜样,做好德育导向
榜样示范法是德育教育的重要方法,班主任要认识到榜样示范法的重要性,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借助榜样示范,做到德育导向。这里所说的榜样涉及到多个主体包括教师、学生、名人以及生活中人事等。班主任要善于捕捉,有效挖掘,寻找榜样。
如我会定期评选我班的“卫生标兵”、“进步之星”等,并且开展趣味抽奖活动。这样的评选活动能够认识到每一个学生在不同点的闪光之处,对学生予以认可,也能够借此强化其他学生的行为;再如我会在日常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中会严格要求自我,约束自我言行举止,目的是借助自我约束,成为学生好榜样,真正做到“身高为正,德高为范”。我也能明显感觉到学生和我之间的距离更近,这是因为学生足够信任我,我作为学生的榜样接收到了学生的认同。
5、创新班级活动,实践活动,深化德育体验
班级活动的开展能够给学生展示自我、提升自我、不断学习的机会,学生以主人翁身份积极参与到班级活动中,能够实现自身多元能力的锻炼,包括组织能力、交往能力、判断能力等。发展学生这些能力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丰富学生的过程,是深化学生德育体验的过程。
高中班主任可以创新班级主题班会活动,一方面可以给学生充分的信任,让学生成为班会的组织者,给学生一个主题,鼓励学生们合作按成班会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主题班会之中,弱化班主任的监督指导性。
同时班主任要在班会活动之外,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将学生带入到社会中,让学生能够通过亲身参与、自问我提高等多种方式,感受到生活中点点滴滴的道德因素,从而借助实践活动的参与,提升德育教育的深度。
6、创新德育指导,心理教育,发挥德育功能
上述我们也提到,高中学段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很多学生或多或少的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心理问题又导致学生道德问题的形成。为此,高中班主任要创新德育指导,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借助心理健康教育发挥德育功能。
心理教育的方式方法多样,高中班主任一方面要建立学生档案,将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记录在册,对学生做到全面了解,保证德育教育能够“对症下药”。另一方面则要采取沟通、鼓励、评价或带领学生运动释放压力等方式,化解学生的心理问题,从而在心与心的交流与触碰之中点燃学生的自信与热情,从而借助心理健康教育,发挥德育功能。
结束语:
高中学段的特殊性更强调了德育教育开展的必要性。高中班主任必须深化认识,跟随教育号召,充分了解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德育工功能。更要采取有效手段,以创新为武器,做班级德育管理创新优化。这样才能通过德育工作的推进,让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才能够在保证学生心理健康良性发展的基础上,实现育才先育德,落实德育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李军荣.高中班级德育管理的创新对策研究[J].求知导刊,2019(21):77-78.
[2]许顺延.班主任如何做好高中班级德育管理[J].新课程,2017(21):219-219.
[3]宋谷清.浅谈高中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神州,2018(23):112-112.
[4]刘永建.新课程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反思与策略[J].快乐阅读,2012(02):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