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月9期   作者:沈莉
[导读] 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沈莉
        山东省滕州市洪绪镇龙庄小学   277512
        摘  要: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自主能动性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然而,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现状来看,课堂上有很多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被动接受知识灌输,缺乏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急需教师优化教学方案。微课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新型教学方法,有利于指导学生建立知识框架,不断发展数学思维。基于此,本文就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开展探究与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微课;教学应用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时代,信息具有实时性、共享性、多元性特点,对学生的生活、学习活动具有重要影响。从教育教学领域的角度来看,信息技术为学生创造了多种学习氛围,也衍生出微课、多媒体、交互白板等新型教学模式,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检索教学,从而丰富教学内容,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学生能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突破学习的局限性,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微课相关概述
(一)概念
        微课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主要是基于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资源,以信息科学为基础的现代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发展规律等,将零散的知识内容串联,从而为学生创造主题突出、内容鲜明、条理清晰的学习体系。
(二)特点
        微课是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衍生的一种教学形式,具有信息化教学的特点,使学生能够随时使用移动设备观看微课视频,从而提高学习主动性。其次,微课具有时效性特点,一般通过5至8分钟展示课程关键内容,教学时间更短,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课堂有限时间[1]。最后,微课内容具有鲜明的主题,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具针对性,可以就某一难点活关键知识进行研究,以提高教学成效。
(三)微课设计原则
        首先,微课设计应遵循主体性原则,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独立参与知识学习,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其次,微课教学应保持时效性原则。由于小学生自律能力差,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尽可能充分利用微课教学时间[2]。最后,微课设计还应注意完整性原则,使课程预习、导入、探究、总结和课后练习等环节有条不紊地进行,引导学生系统地进行学习活动。
二、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对策
(一)自主预习融入微课,培养学生学习习惯
        自主预习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环节之一,主要是使学生能够在课前初步掌握课程内容,提炼重点、关键知识,记录预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课堂上有针对性进行探究[3]。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微课教学的效率,优化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教师可以将微课应用于数学课程预习环节,从基础知识介绍、重难点讲解、问题设置、练习实践等方面入手,使学生掌握必要的预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讲解“面积”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开展自主预习活动,为学生展示“面积”相关知识点,包括概念、关系、计算方法、公式应用、面积单位、换算率等。其次,以问题为基础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并配以一定的练习题,鼓励学生自主探究:“1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平方米=300平方厘米,长方形餐桌面长1.2米,宽0.9米,要制作一块同样大小的桌布,需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布料?”借助微课开展自主预习活动,能直观展示教材内容,同时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有效梳理知识点,为课堂学习做好铺垫。
(二)微课实施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程导入的主要目的是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知识探究欲望,有效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4]。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进行情境创设,借助趣味图片、魔法音频、名人故事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为课堂教学做好铺垫,顺其自然引出课程内容。  
        例如,在讲解“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一课时,教师可以首先借助微课介绍学习目标,使学生了解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规则,同时将知识内容引入情境,引导学生列出计算公式,循序渐进地思考计算过程,将课程知识逐渐内化。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教师可以采用微课情境创设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一班和二班参加校园植树活动,两班共植树36棵,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使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从而发展数学学习能力。
(三)运用微课展示课程,集中展开专题教学
        教学时间有限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普遍遇到的问题,但是教师往往希望学生能够利用有限时间掌握更多的知识,进而不断加快讲课进度,丰富课程内容,这给小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学习压力,许多学生无法跟上教师步伐,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5]。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借助短小精练的微课进行专题教学,使课程讲解更具针对性,在合理运用课堂时间的同时,小学生能够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并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拓展练习,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
        例如,在讲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相关内容时,为了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教师可以利用简短的微课介绍计算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为学生展示不同大小的长方形,在此基础上扩展到平行四边形面积探究,引导学生通过拉伸、剪切等,明确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此外,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延伸相关内容,从概念、图形和面积计算等方面延伸至数学文化,使学生感悟数学知识探究方法,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对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微课教学可以有效地利用课堂时间,直观展示抽象的知识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素质教育要求教育工作者遵循现代化教育理念,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能够突出课程重难点内容,简化知识讲解流程,使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按需求进行探究,切实发展自主学习能力,从而逐步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彧杰.借助微课提升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方法分析[J].考试周刊,2021(3):100-101.
[2]杨国强.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环节微课的应用探讨[J].科学咨询,2021(1):202-203.
[3]杨玉姬.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微课导入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2021(7):218-219.
[4]张德静.基于微课的小学数学问题课堂的构建[J].读与写,2021,18(12):161.
[5]周林娜.小学数学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J].基础教育研究,2021(3):47-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