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月9期   作者:高永洲
[导读] 情境教学法意在带领学生开展一系列交流与反思活动
        高永洲
        云南省广南县旧莫乡昔板中心学校龙瓜小学,云南省文山市,663302
        摘要:情境教学法意在带领学生开展一系列交流与反思活动,使学生通过趣味的情境,从个人的主观角度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小学生的学习信心。因此,在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应用
        情境教学法,基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开展数学课堂教学,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一个内容详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更好地接受知识,从而实现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可见,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情境教学法的影响作用,积极引进情境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数学学习的价值,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情境教学法的内涵
        小学低年级数学中的情境教学主要是指教师根据数学学科的本质属性、所教授知识内容的实际需要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利用教学工具、动作及课件等多种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较为“真实”的知识情景。一线的小学数学教师一致认为:一节成功的数学课离不开情境教学的支撑,而且情境教学模式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诱发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欲望,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理解掌握课堂内容,巩固自身对知识点的记忆。在传统的低年级数学课堂中,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疲于完成各种任务,忽略了课堂氛围的营造,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1]。而情境教学法却可以通过打造宽松的课堂环境,解决上述所存在的弊端。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让情景贯穿教学的全过程,能够打破传统教学课堂的束缚,实现课堂与现实生活的衔接,让学生在课堂上身临其境,有话可说、有事可做,从而在短时间内把掌握的知识内容具体化,把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做到学以致用。
        二、情境教学法的形式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程内容和要求,教师常使用情境教学法来辅助教学。由于各方面原因,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水平不同,以至在应用情境教学法时的侧重点和变现形式各有不同。例如,在学习几何图形时,可以利用粉笔擦、黑板等工具分组让学生们来进行选择游戏,找出正确的图形等,就是利用了游戏情境法,让小学生们在做游戏的过程中更直观深刻的理解图形,体会数学的乐趣;在学习阿拉伯数字时,可以通过讲解数字的来源及发展历程等帮助学生理解数字的特点和内涵,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三、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情境教学的内涵把握不准确
        情境教学法旨在通过生动合理的情境设定使学生更易理解教学的内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许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被应用到实际教学中来。教学方法被注人新的动力重新利用,产生新的教学变化,达到提升课堂效果,实现教学目标的结果。但是在可供借鉴的经验缺乏的条件下,教师在对情境教学法的理解上容易产生偏差。有的教师为了追求变化,制订的学习计划并不适合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学生不易接受,而使得教学效果不佳,部分教师固守原有的教学模式,忽视新型教学方式的优点,教学方法落后,影响了教学效果。情境教学的错误认知,不利于充分利用情境教学法的优势,也违背了新课改的目标。
        (二)情境教学法运用不够灵活
        为了响应新政策的号召和要求,一线教师开始结合教学要求制订新的教学方案,以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由于新课改任务要求教师利用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出现了部分教师在课堂上一味地开展情境设置,或者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并未充分联系实际。忽视新课改的初衷,无法充分发挥情境教学的作用,不利于学生理解数学内容,使得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打折扣,不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2]。


        (三)情境设定不符合学生实际
        情境教学法等新方法的应用,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方法,新旧教学模式有机结合下的数学课堂让学生有了更多的期待。但是教师经常站在成年人的视角进行情境设置,忽略了小学生的认知实际。例如,在讲解图形时,教师利用埃及金字塔等的作为例子讲解图形,就脱离了学生的认知实际,增加教学难度,达不到教学目标。反而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可见的黑板,三角尺等直观现实的物品来进行情境设置模拟。所以教师在利用故事或举例等教学方法时,应充分理解小学生的认知和世界,通过生动实际的例子吸引学生注意,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强化对情境教学法概念及内涵的理解
        情境教学法有利于辅助教师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在应用情境教学法时,教师应该明确两个原则,其一是课本为宗,其二是以人为本。课本为宗,即是教师的教学方案和方法都应该从课本的知识内容出发,不能偏离课本内容、背道而驰;以人为本,就是在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应该注重小学生们的课堂感受,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改进原有固定模式的弊端,形成独特高效的教学风格。除了必要的学习和知识更新外,教师也可以经常组织户外活动,体验生活中的数学元素和事件,教师间经常交流,以在生活中获得更多的数学体验,也增加了教学材料和案例。充分合理的利用情境教学法进行辅助教学,可以使课堂更加生动,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的魅力,收获更多的数学知识。
        (二)合理利用多媒体设施
        现代科技的发展,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更多更便捷的选择,多媒体也开始广泛运用于学校教学中。原有的教学模式无法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为此,教师应该利用快速便捷的多媒体设备结合情境教学法使用,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年级小,生活经历少,且课堂注意力不集中,加之数学课堂本身较为枯燥,多媒体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的关注程度[3]。当教师在采用情境教学法时,多媒体的声音、图片、视频等信息和工具能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和体会所设置情境中的画面和知识背景。同时,多媒体设备下的课堂不仅更加生动直接,易于学生理解,也极大地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
        (三)联系实际设置情境
        针对教师经常站在成人角度设置案例情境的问题,教师应该在生活中注意观察数学元素和案例,并常与其他教师交流,获得更丰富的教学案例。同时,为了更好地体会小学生的心态和角度,教师除了课堂上的提问和互动外,也可以在课后通过聊天和一起做游戏等方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了解学生的数学视角和体会,这样才能更加合理的设置符合低年级小学生的情境模式进行教学,优化课堂效果。同时,观察生活和了解学生都有利于教师选择更生动有趣的课堂案例,让学生真正入门,接纳数学,逐渐接受新的教学模式方法,收获理想的教学效果。创建灵活生动的课堂,充分满足新课标素质教育要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教学的目的。
        四、结语
        情境教学法适用于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通过将其引入到数学课堂,不仅能够提升数学教学质量,还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能力。因此,低年级数学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从素质教育发展需求出发,在数学教学中引入情境教学法,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林玮.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好家长,2014,(48).40-41.
        [2]王美凤.情境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甘肃教育,2017,(14).74.
        [3]陈真碧.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少年,2017,(30).122-1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