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分析与建议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月9期   作者:刘娜
[导读]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在社会各行各业的应用日益广泛,
        刘娜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在社会各行各业的应用日益广泛,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也有效的推动各行各业的发展,其中也包涵了教育领域。数学这门学科是高中教学阶段的三大必修课程之一(必修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英语),也是我国应试教育下高考主要考察学科之一,而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领域的应用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应用相较与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明显,能够优化数学课程教学方法,充实高中数学教学内容,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高中数学;信息技术;应用;分析
一、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融合应用的意义
        数学知识点确实有一定的难度,课本上很多知识点是非常抽象的,教学要提升教学效率,确保学生可以及时掌握课本上的知识点,除了要考虑提升自身教育水平外,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将课本上一些抽象的概念及公式以动画或者视频的方式展示给学生看,这样可以使得学生更为直观的去学习知识点,同时也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高中数学课本中,每个章节之间的知识点都具备一定的联系,如果学生对其中某个章节的知识点不能及时掌握,那么将会影响到其后续的学习效果。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长此以往,就容易对数学学习产生排斥心理,这对教师的教学来说是非常不利的。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处于一个较为轻松的学习环境,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具有一定的效果。对于高中数学课本上一些非常抽象的知识点,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其具体化,从而可以有效降低知识点的难度,促使学生更好的对其进行理解与学习。
二、当前高中数学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教师教学理念相对落后
        高中学段是学生学习生涯中非常重要的阶段,通过这一学段的学习,学生将会面对人生中重要的考核——高考,完成人生的一次重要转折。故而高中数学老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往往以提升学生成绩为主要教学目标。通过大量的历年真题的题目类型汇总练习,让学生形成固有的记忆教学,缺乏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学习意识的完整、系统的培养。这种以提升学生的成绩为教学目标、老师主导教学课堂的传统教学理念与当前《新课改》所倡导的素质教育有背,不但会影响学生数学学习效率,还会降低高中数学教学质量。
(二)教学方式也略显单一
        在传统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及过程单一固化的特点也日渐显著,新教学内容的开展基本已经变成了流程化:教师备课—学生预习—教师讲解—学生听课—布置训练作业—完成作业—单元考核评价。固化单一的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让学生们也失去学习数学过程中的数学猜想和数学想象能力,无法真正的喜欢上数学这一门学科。学生对教师所总结的现有数学结论无法进行自主分析反驳,自己实际学习过程中的不足无法进行适当补充学习。随时间推移,对高中数学的学习产生抵触,从而影响数学学习成绩的提升。


三、 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数学教学的方式
(一)借助信息技术完成教学目标
        受传统高中数学的教学模式的影响,老师们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认为教具、板书之类的方式教学方式已经可以完成教学目标,这样的教学认知是片面的。故而有些老教师忽略了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作用。但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进的有效融合能够让老师们的教学目标可以更加高效的完成。以高中数学教学内容“直线和平面”这一模块的内容为例。老师们在这一模块的教学内容设计时,如果仅通过的焦距、板书等传统的教学方式讲解。受课堂空间的影响,教学模具一般在设计时体积太过窄小,而在展示的过程中后排的学生根本无法完全看清楚,更不用说通过这些模具来观察其中的直线和平面了。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这样的立体几何做全方位的展示。那么我们将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的教学应用代入实际的例题讲解中,“已知两个平面分别为α、β,而且平面α平行于平面β,直线a位于平面α内,请求证直线a与平面β平行。”老师在对这一例题的讲解过程中,只是通过学生自主想象或是实际的教学模具,无法让学生能够有更加直观、清晰的认知。这时候老师们就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动画效果让学生们清晰的看到这样一个立体几何是如何构建出来的,学生们才能快速的找出证明方式。因学生们的资质是有所不同的,不一定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上通过老师的一遍演示就能够全部学会。这时老师们可以利用希沃白板技术将这一教学过程保存下来发送至班级的群里面,让学生们可以在课后也能够及时观看从而能够深刻的记忆。 
(二)借助信息对优化数学复习工作
        高中数学是学生学习重要学科之一,但是高中所学科目众多,留给数学课堂教学时间就十分有限,所以学生如果想单纯依靠课堂来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还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就要求老师们课堂教学结束后还需要有效的课后复习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设计,让学生们在课后对课堂教学内容加以深刻的理解和复习,让学生能够温故而知新。在设计课后复习计划时,老师们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完成课后复习计划的内容的设计,以达到巩固学生课堂学习的数学知识和内容的目的。比如,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多种媒体信息播放功能,将复杂的练习题利用生动形象的图片进行辅助讲解,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相关的练习题以高中数学“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课程知识为例,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教师不能只是简单地布置一些关于空间几何体的计算题,还要懂得适当优化与创新课后训练,融入一些现代化的训练方式,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与参与兴趣。通过一定的课程复习,促使学生能够巩固所学知识,进而提高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
四、结束语
        目前,微课、电子白板与多媒体是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比较多的信息技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将课本上的知识点化抽象为直观,使学生更好的对知识点进行掌握,从而有效促进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马晓菁.浅谈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J].考试周刊,2017(78):103-103.
[2]邹俊松.浅谈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中学),2016(7):351.
[3]仇春侠.浅析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7(30):5-6.
[4]龚波.浅谈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学),2016(5):166.
[5]张丽.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8,34(28):901-9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