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环保意识教育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月9期   作者:林丽娥
[导读] 绿色化学理念是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林丽娥
        仙游县坝下初级中学  福建莆田  351200
        摘要:绿色化学理念是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注重的是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因为每一个学科都有自己的学科核心素养,并且学科核心素养中包含了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就像化学学科中绿色化学理念就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绿色化学理念的重要途径。所以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环保意识的渗透,使学生养成节约资源的良好习惯,这样既可以达到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目的,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环保意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和科技的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的危害也越来越大,比如最近几年全球变暖、极端天气等现象频繁发生,所以培养人们的环保意识和节约能源的观念迫在眉睫,而工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和化学又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废料给空气和水资源带来了较大的危害,又或者是汽车和电车等交通工具废料产生的塑料垃圾等等,这些都无时无刻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甚至近几年有些地区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人们的健康,所以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观念是非常重要的。
一、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初中学生由于刚刚接触化学知识,所以他们对化学理念和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因此在学习化学知识的时候教师讲什么、学生就听什么,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什么实验,学生就会获得什么样的实验结果,所以初中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时候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因此初中化学教师要抓好对学生绿色化学的教育,将环保意识和环保观念渗透到化学教学中,从而使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初期就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这样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开始开展化学实验的时候都要坚持绿色化学理念,进而减少化学给人们的生活环境带来的污染和危害。由此可以看出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节约习惯。此外,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属于绿色化学理念教育,而绿色化学理念又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也是培养初中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二、当前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一)教师过度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忽略了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
        在现阶段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教师过度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所以导致他们在开展实验教学的时候为了更加突出实验现象,为了使学生可以加深理解和记忆就会使用过量的实验药品和化学物品,这一点正是造成环境污染和浪费实验材料的主要原因。比如在开展燃烧相关实验的时候,教师为了让学生直观的看到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会燃烧更多的物品,比如木屑、硫粉、红磷,甚至还有塑料等等,熟不知燃烧之后会排放出有害气体,燃烧的物品越多排放出的有害气体就会越多,而教师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明显的观看到实验现象就会燃烧更多的物品,这显然会造成空气污染,并且有悖于绿色化学理念,更无法达到培养学生环保的意识。
(二)当今学生养成了较多的不良习惯,环保意识和环保观念较差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所以很多学生在生活中养成了较多的不良习惯,比如有些学生在生活中缺乏节约能源的意识,浪费电、浪费水的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再比如在饮食上经常会出现剩饭、剩菜的现象等等,这些都是当前初中学生身上较为常见的不良习惯。

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观念首先需要学生改变这些不良习惯,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不良习惯较多而导致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缺乏环保的意识,比如有些学生认为实验材料和药品价格低,所以为了取得更直观的实现现象会使用大量的药品和材料,这无形之中就会导致材料的浪费,也会导致环境的污染,和化学教学中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完全相反。
三、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策略
(一)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实践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想要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直观的体会到环保的重要性以及环境污染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危害。并且学生们在实践活动中也可以进行实验和探究,从而发挥实验的优势和作用达到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就像在开展人教版初中化学《自然界的水》这单元课程教学的时候,在本节课程教学中我为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就组织学生到学校附近的河道里进行调查,也就是调查学校附近河流的水质和周边卫生环境,通过这样的方式开展实践教学学生既可以在在调查过程中进行实验,同时也可以感受到学校附近的水资源环境污染状况,从而使学生养成爱护水资源的良好习惯。再加上水资源是人们生活中比可缺少的物质,所以学生经过本次实践活动就会在生活中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而这正是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教学的目的。
(二)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环保的意识和勤拿少取的习惯
        化学实验的开展需要使用化学药品和化学器材,但是造成空气和水资源污染的往往都是化学药品和实验废料,所以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比如培养学生勤拿少取的习惯,又或者是培养学生处理实验废料的习惯和意识等等,这些都是培养学生节约资源和提升环保意识的重要途径。就像我在开展人教版初中化学《酸和碱》这一课程教学的时候,在本节课程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酸碱中和反应实验的时候我会要求学生少量的使用实验药品,如果在实验中出现了实验现象不明显现象的话可以逐渐增加药品的使用量,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养成勤拿少取的习惯,当然这需要向学生讲述这样做的原因,这样学生才能理解勤拿少取的意义。等到实验结束之后我会带领学生一同对实验废料进行回收,并且在回收的过程中讲述实验废料对土壤、水资源以及空气带来的影响,通过这样的方式就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并且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节约资源奠定基础。
(三)通过生活中的故事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观念
        化学是一门和实际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科,所以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教学,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例故事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观念,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在化学环保意识的培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也可以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就像我在开展人教版初中化学《盐 化肥》这节课程教学的时候,在本节课程教学中我为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就结合了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教学。比如我讲述了生活中农作物的重视需要使用化肥,并且深入地剖析了化肥过量带来的影响,通过讲述这些内容让学生们感受到任何东西都不能过度使用,要有节制和环保的意识,这样才能有一个良好的生活方式,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从而使学生在生活中有一个良好的生活方式,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观念。
结束语:
        总之,初中化学教学中环保意识的渗透不仅是培养初中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爱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有效方式。所以初中化学教师在实验中要加强对学生环保意识培养的重视,通过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来达到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目的,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节约意识,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字玉芬.论在初中化学实验中渗透绿色化学实践[J].课堂内外(教研论坛),2019,(1).87,89.
[2]韩春敏.基于初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实验教学中环保意识培养方法的建议[J].新课程:中学,2019,(12).272.
[3]何秀丽.刍议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环保意识教育[J].中国农村教育,2020,(14).104~1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