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之幼儿的情绪管理技巧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3月8期   作者:杨璐
[导读] 幼儿的情绪管理是幼师在进行幼儿教育中应该着重注意的部分
        杨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霍尔镇绰霍尔村幼儿园
        【摘要】 幼儿的情绪管理是幼师在进行幼儿教育中应该着重注意的部分,处于幼童时期的孩子大多数情绪是不稳定的,需要老师一步步的进行引导,才能够表达自己的情绪,舒缓自己的身心。在幼儿遇到问题的时候,幼师首先应该稳定孩子的情绪,让孩子能够放松下来,处于一个相对冷静的状态,再为幼儿进行讲述道理,分析情况。        在幼儿的情绪稳定阶段,幼师应该具有足够的耐心,能够循序善诱的对孩子进行劝导,同时结合相应的幼儿教育方法,逐渐的让孩子明白如何去看待问题,如何去控制自己的情绪。在此时期对于幼儿情绪的引导不仅仅需要老师的细心和耐心,更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引导,在生活中反复的进行实践和训练,这样家校同行,让孩子感受到家庭和老师的统一性更有助于对老师产生信任感,使的老师能够更加顺利的稳定孩子的情绪。
【关键词】幼儿教育   幼儿情绪管理  技巧
        【正文】对于处于幼童时期的孩子来说,老师是他们开始系统性集中性学习生涯的引路人,因此幼师身上担负的职责是非常重要的。幼儿的启蒙成长离不开幼师的引导和辅助。老师需要对孩子的情绪进行及时的掌控,才能在孩子情绪爆发时能够知道如何去引导。孩子正处于对世界的探索期,因此对事物都有很强烈的好奇心,在进行幼儿情绪管理时幼师应该着重关注这一点,能够让学生转移注意力从而稳定学生的情绪。同时处于这个时期的孩子大多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时期,所以在进行幼儿教育的过程中老师应该为幼儿初步建立起正确的观念。幼儿经常会陷入情绪化的状态,因此此时对于幼儿的教育应该适时而行,避开幼儿情绪爆发的高峰,在适当的时间进行教育和引导。
一、什么是情绪管理
    众所周知情绪每个人都有,但孩子经常无意识的去发泄自己的情绪,从而导致身边人误解甚至受到伤害。情绪并非是固定的,它依据孩子所经历的不同的事物而产生不同的情绪,因此情绪并非是天性使然,而是遇事而变。同时情绪的变化是孩子内心的想法而并非是事物本身的性质,        因此要掌握孩子的性格变化规律才能够更好的对幼儿进行情绪管理。情绪并非有好坏的的分别,而是有效和无效之分,有效情绪是当幼儿进行情绪宣泄时,幼师和家长对其充分的理解并满足他们的要求,而无效情绪则不然,是幼儿在宣泄情绪后得不到其想要的事物。因此对于幼儿的情绪管理方法又分为两个大方面,一是通过满足幼儿需求进行幼儿的情绪管理,使其能够冷静下来;一种是对于幼儿所提出的要求并不满足但给予一定不可满足的道理支撑,通过讲道理和教育的方式对幼儿进行情绪管理。
二、幼儿情绪管理方法
2.1通过生理放松进行情绪管理
    当幼儿的情绪失控时往往伴随着他们强烈的生理反应,比如大哭,呕吐,打人等等来得到他们想要的事物,这时家长及幼师首先要安抚他们的情绪让他们逐渐停止生理性的反应,保护孩子的身体健康。

而有时候当孩子情绪极度不平稳的时候老师和家长在使孩子情绪稳定后孩子依然打嗝抽泣等症状时,需要家长和老师轻轻的安抚孩子的后背,让幼儿进行深呼吸,保持身体的正常循环。在进行情绪        管理时,老师及家长并非仅仅只是让孩子情绪稳定下来,同时也要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在孩子情绪不稳定的时候,老师及家长也可以通过喝水的方式使学生的情绪得到一定的缓冲,分散幼儿的注意力,让他们能够从之前的情绪中跳脱出来,有精力来倾听老师或家长讲的话,这样也可以让孩子的情绪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稳定和放松。
2.2接受幼儿的情绪变化及时引导
   当幼儿的情绪有变化时,老师及家长应该及时关注到孩子情绪的变化及时的进行疏导。幼儿在进行情绪宣泄时其中一部分原因是一样老师或家长能够注意到自己,因此在学生表达自己的情绪时老师或家长不应该让孩子进行自我的疏导,这样会导致孩子情绪更加的崩溃。老师及家长应该接受孩子每一次的情绪宣泄,让孩子意识到他的诉求是能被人看到的,这样不仅仅可以增加孩子的自信,也可以及时的对孩子的情绪进行管理,同时也能够更好的拉进与        孩子之间的关系,但要让孩子知道有情绪时有诉求时可以进行适度的表达。
2.3通过沟通分享感受
   通过分享情绪能够让孩子更好表达自己的诉求,这也是对孩子情绪管理最重要的部分。因此在孩子进行情绪宣泄时老师和家长应该先询问孩子的有什么诉求或者发生了什么事导致了他这样的情绪。分享情绪的基础是分享事情,因此对事情进行询问的过程中也是幼儿不断恢复冷静的过程,幼儿会诉说事情的经过,人物,以及他在其中扮演的是什么样的角色。这样不仅仅有助于老师或家长根据不同的事情和孩子的思想进行教育,同时也可以让孩子明白事情正确与否,该如何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情绪。同时在与幼        儿进行沟通时要注意语气和语调,比如应该问“发生了什么事呢,你现在感觉如何,可以和我说说吗”“为什么现在这么生气呢?”“小脸都哭的不漂亮了,可以先不哭了吗,想喝水吗”诸如此类的话,引导孩子主动的去表达自己的情绪,这样的情绪疏导即有助于孩子叙述事情时的逻辑思维,更有助于幼儿的情绪管理。
三、讲明道理避免孩子下次遇事产生相同情绪
在幼儿进行情绪宣泄后,老师或家长可以找到合适的        时机比如幼儿已经冷静下来或过了五到六个小时以后为孩子复盘事情发生的过程,为孩子讲明自己对于这件事的态度并为孩子指名在未来再遇到这样的事时孩子应该如何去思考,避免孩子思维固化,只知道单纯的宣泄情绪,而并没有任何思想上的进步。比如老师或家长可以告诉幼儿“遇到事情要想解决的办法,每件事都一定有它解决的办法”“想想换一方式对他,他的态度是不是就会不同”等道理。让幼儿在未来的生活中能够逐渐拥有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
【结束语】幼儿的情绪管理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努力,了解什么是情绪管理,接受幼儿的情绪,正确的进行引导。在稳定孩子情绪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孩子未来的身心发展。通过沟通来解决问题疏通孩子的情绪,为孩子讲明道理为孩子未来的自主调节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1]张静.幼儿教育之幼儿情绪管理技巧[J].新智慧,2020(13):29+31.
[2]曾小青.幼儿园有效开展家园合作的策略探究[J].知识文库,2021(10):29-30.
[3]李全花.幼儿园语言教育现状与实施策略研究[J].学周刊,2021(14):181-1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