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 李爱英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2021年5月   作者:李爱英
[导读] 我国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非常多的文化瑰宝,其中以古诗词为代表,是我国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种文化。古诗词当中优美的意境和内涵也是我国的文化精髓,所以初中生有必要在古诗词的学习当中体会到传统文化的美,这也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手段。

河北保定市列电中学 李爱英    071000

摘要:我国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非常多的文化瑰宝,其中以古诗词为代表,是我国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种文化。古诗词当中优美的意境和内涵也是我国的文化精髓,所以初中生有必要在古诗词的学习当中体会到传统文化的美,这也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手段。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文;传统文化;
        初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社会认知,自身的阅读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在理解抽象的古诗词上已经有了初步的能力。在初中阶段开展古诗文的教学,能够让学生们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古诗文当中的美,让学生们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达到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的效果。不过想要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就需要教师重视古诗文的教学,不断调整教学方案,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一、现阶段古诗文教学的问题
        初中语文古诗文的教学现状主要包括两个层面:第1层是只注重古诗文的背诵,并没有着重注意古诗文的意境,没有办法让学生们感受到古诗文的美。第2层是只注重将古诗文翻译过来,并没有培养学生们的鉴赏能力。古诗文是古代语言的一种表现,它往往能够体现诗人们复杂的心情以及背景诗词,更需要我们用心去理解里面的含义。不过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很多教师往往只注重死记硬背,并没有让学生们真正的去理解,虽然背诵古诗文可以让学生们熟练的记住这些古诗文的句子,但是却没有办法让学生们感同身受,也会让学生们对古诗词的兴趣变得越来越低,这样长此以往下去就会导致学生们丧失主动学习的欲望,让他们没有办法感受到古诗词所带给他们的魅力。会形成这种情况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应试教育的弊端,很多教师单纯的为了让学生们取得好成绩,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们记住古诗词,但是却并没有注意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该围绕着学生进行。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及时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让学生们了解到传统文化的美这样才能够让蕴藏着丰富独特审美价值的古诗词,体现真正的价值,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二、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的教学策略
        (一)深度解析渗透意义
        有爱好做引导,在接下来学习古诗词的过程当中,教师还可以把传统文化也加入到古诗词的教学当中来,想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就必须要让学生们及时了解创作这篇文章的作者,当时的生活环境和时代的背景,让学生们学会在特殊的情境下理解整篇课文,从而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当时创作的种种条件,更能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
        比如在学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先了解一下当时创作这首诗的背景。这首诗是杜甫在上元二年所写,当时杜甫成都浣花溪旁边盖了一间茅草屋总算是有了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不过谁都没有想到,到了公元761年月,由于大风导致房屋破损,紧接着又下了大雨,再加上当时还有安史之乱,尚未平息,所以杜甫才有感而发,写下了这一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通过介绍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创作背景,能够让学生们更能了解到当时诗人创作这首古诗词的心情,不仅可以让学生们感同身受,还可以让学生们记得更加深刻还能够让学生们感受到当前社会的一言一行皆来之不易,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美丽。



        (二)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
        想要让学生们学习传统文化,教师一定要让学生们先理解每篇古诗词所处在的历史背景,体会作者作古诗文的真正感情。比如在《天净沙秋思》时可以让学生们先了解一下马致远在写这首诗的创作背景。马致远在年轻的时候热衷于考取功名,但是由于当时统治者实行了一系列的高压政策,所以他一直都没有能够成功考取功名,他这一辈子都在颠沛流离中生活,居无定所所以一直郁郁寡欢,穷困潦倒这首诗是在他的旅途当中写下的整篇都透露着无奈和惆怅。
        虽然整篇古诗文透露的都是作者的不得志,但是这首诗当中还采用了多种景物相结合的描写手法,组成了一幅非常动人的秋天夕阳图,抒发了作者作为一个四海为家的游子在春天思念故乡的感情。通过作者这种以景托情,寓情于景的描写方式,能够在警情的交融中形成一种凄凉的意境,中国的古诗词非常注重意境,也是古诗词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教师可以利用情景为切入点,让学生们了解到作者创作这首诗的意图,让学生们感受到古诗词的美丽。
        (三)感受古诗词的韵律之美
        古诗词的创作手法多半都比较押韵,这样的写作方法可以让整篇文章的韵律感更强,读起来朗朗上口,更容易让人接受,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古诗文的韵律美,让学生们在阅读的过程当中培养对古诗词的兴趣,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或者是鉴赏等方式,让学生们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们有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们主动的去钻研,才能够真正的学习到古诗词的魅力,从而将这种被动学习转变成为主动学习。比如在学习《关雎》这篇古诗词的时候,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跟同学们提一个问题,问大家知不知道古诗词除了可以读之外,其实还可以唱出来。此时学生们肯定会觉得非常奇怪,在这个时候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播放关雎让学生们在看视频的过程当中还可以跟着一起上,在这个过程当中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能够提高整堂课的教学效率,对于学生来说也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除了这种方法之外,教师可以主动带学生们有感情的朗读,整篇古诗词,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感受整篇文章的韵律之美,感受到每一个音符的变化,让学生们体会到古诗词的魅力,这也是一个学习的好方法。
        想要提高学生们对古诗文的鉴赏能力,就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教师更要有意识的提高学生们的文化水平,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欲望,才能够为以后学好以后的语文古诗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彦军.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1(04):160-1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