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的有效结合 王喜迎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2021年5月   作者:王喜迎
[导读] 语文作为小学生上学的第一门必学课,是我们平时沟通交流最重要的一门艺术,所以学生们需要大量的阅读以及写作提高他们的学习交流和表达能力,那么阅读和写作这两个主题一直都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所以老师在教研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阅读和写作相结合。

宁化县第三实验学校福建三明 王喜迎    365413

摘要:语文作为小学生上学的第一门必学课,是我们平时沟通交流最重要的一门艺术,所以学生们需要大量的阅读以及写作提高他们的学习交流和表达能力,那么阅读和写作这两个主题一直都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所以老师在教研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阅读和写作相结合。本文章主要讲的是以阅读和写作结合为基本原则,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阅读教学
        提到小学语文,最令家长和老师担忧的就是阅读题和作文题,考完以后,试卷上的内容是惨不忍睹,家长们就开始各种培训班的报。从而导致市面上出现了各种培训班,有培训作文的,有培训阅读的,但是很少看到阅读和作文一同辅导的课外补习班。其实大家有没有发现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读与写一定不要分割。就像一句话说的,语文书本上的文章就是一个例子,如果学生能通过这个例子能够分散出更多的例子,那么他就是学透了。所以说要想阅读和写作能力提高,在学的时候这两块儿内容中缺一不可。那么小学语文学习中作文和阅读应该遵守什么样的原则进行专项培养呢?怎么才能有效的把他们结合在一块呢?
        一、以习作和阅读相结合为原则进行教学
        1.重点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能力
        一个学生,在学习这块儿,你必须让她有兴趣才能够投入其中。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特别是刚刚步入小学的孩子。他们只对有兴趣产生凝聚力,不然就会很容易出小差,就拿目前的小学上课时间来讲,一节课的时间那么长,真的有学生能够全程集中注意力吗?其实最多30分钟?那还是在这节课有兴趣的前提下。那么对这节课没有兴趣的学生来讲,可能她的小差早就飞到下节课体育课上了。特别是语文老师在讲课的时候一定不要太古板,要采用趣味性教学。只有让学生们进入学习状态,才能够好好学习产生学习动力。
        2.加强学生阅读数量
        阅读和作文,作为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板块,当然离不开课内的学习以及课外的阅读,通过大量的阅读文章,增加眼界,积累素材,可以在课上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口头表达,表达完以后再用笔写感悟,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多写了以后才能让它变成自己的东西,这就是活学活用。也加强了学生阅读数量的好处,作为老师在平时学习中要点拨,作为家长在平时生活中要督促,我相信做到家校合一,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自然就提升上来了。
        如《小鹿斑比》、《小猪唏哩呼噜》、《十万个为什么》等等,通过这些有目的的拓展阅读,不但可以让学生学到一些课堂上无法学习到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而且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增加学生的写作素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让学生在学习中占主导地位
        随着新课改的来临,在教学中,已经不再是让老师一个劲儿的讲,学生在下面听课了。教师们要充分发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优先考虑孩子的角度,在语文课堂中做到让每个学生都是带着问题去学习,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劲儿。当然也要根据学生的状态随时调整课程标准。这样老师也在不停的完善自己,学生也投入在了其中。
        二.让阅读和作文结合起来学习
        1用质量保证阅读教学
        前面也说了,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能力的前提,让学生占学习的主导地位,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老师要把好的学习习惯灌输给学生,好的阅读方法也一定是老师给予的,那么孩子在有兴趣的情况下,有了好的阅读方法,能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阅读带来的力量。很快就会投入其中,当然老师要给不同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因为学生都是单独的个体,老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优点以及缺点,每个学生的成绩都是不一样的,所以需要给他们树立不一样的阅读目标,这样学生们感受到了老师的支柱,从而全身心的投入到阅读之中去。所以说老师有了好的质量教学,学生们也又了高效率的学习能力。
        2.用逻辑思维去学习文章,将文章特点运用到自己的作品里去
        大家都知道小学语文大多是都是以故事为主,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充分的融入到文章中去,老师要带领着学生用一套完整的逻辑思维去分析文章,例如,在教学《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的时候,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文本,联想自己家乡的春节和北京春节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并且仿照课文的内容,写一段关于自己家乡春节的描述语句,这就是教师充分挖掘课本素材,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手段。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能从教材中发掘很多关于写作的素材,只要教师能通过正确的方式进行指引,就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
        3.不要过度学习同一种教材
        阅读文章不能一尘不变,我们除了让学生长期阅读以外,一定要让学生及时更新自己的阅读素材,所以教师们一定要把不同的阅读素材进行分类,比如故事性的文章,还有的就是描写风景的文章,诗词古句等等。如果一个学生长期对一种文章进行学习,很快它就会进入疲惫期,以为自己都懂了,其实也只是略知一二,所以学生们需要定期修改自己的阅读内容,之前学习的也需要温故而知新。最好就是做到没学习一种阅读素材,就用自己的方式写一篇文章。
        综上所述,小学时期的孩子是经历最旺盛的一时期,无论是平时学习,还是在生活中,他们都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学习到新的东西,当然他们忘的也快,所以需要做到温故而知新。语文老师在学生平时学习时一定要做好引路人的责任,让他们在经历最旺盛的时期,大量阅读理解,因为小学真的是学生们学习阅读写作的关键时期,一刻都不能耽误。
参考文献:
[1]周友中.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结合方式的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7(17),123-157.
[2]廖小强.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结合方式的应用[J].教育科学论坛.2017(22),90-2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