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2021年5月   作者:赵明春
[导读]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不管是哪个阶段的教育教学都越来越看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而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传授数学基础知识,更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本文中,将就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进行分析和论述,希望能够给广大高中数学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帮助。

四川攀枝花市第三高级中学  赵明春  617000 

摘要:伴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不管是哪个阶段的教育教学都越来越看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而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传授数学基础知识,更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本文中,将就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进行分析和论述,希望能够给广大高中数学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
        众所周知,学生因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学习能力以及接受程度上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也因为如此,不少学生会有偏科的情况。随着社会发展以及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我国也在进行高考改革,从以往语数英+理综或者文综的模式转变成“七选三”的模式,最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更好地凸出自身优势。相较于以往的高考模式,新的模式更具有灵活性和人文性。与此同时,新高考模式也要求高考生必须具备将强的核心素养。也就是说,高中数学教师必须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
        一、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何为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呢?实际上,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通过课堂学习得以培养。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则要能够充分把握班级中学生的特点,真正实现因材施教,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基础知识以及综合能力的锻炼。
        高中阶段数学核心素养主要包含六个方面:逻辑思维、直观想象、数学建模、抽象、运算以及数据分析。而高中数学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真正意义上促使学生能够得到个性化发展,实现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1掌握本质,培养素养
        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清楚认识数学学科的本质,在对教材内容有基本认知的前提下,能够对一些重难点知识进行细化,而后组织学生进行练习,从而加强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在数学教师的精心教学下,学生往往能够在解题能力上得到相应提升,但却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也就是说,学生并没有得到核心素养的培养。
        数学学习的本质在于形成数学思维,并能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为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对整体教学方向有所把握,且能够明确感知教材汇编者的真正用意,而后再编写教学计划和设计教学环节,组织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的认知和学习,真正意义上实现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以“数列”相关内容的教学为例,教师就可以围绕某一数学问题将学生分小组,并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也有着重要作用。
        2创造情境,提供问题
        数学虽然抽象和极具逻辑性,但其源自于生活,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注重知识与生活的关联,并尽量做到教学过程更贴近学生的日常,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感知数学的生活性和实用性。那么,为了尽量使得数学学习更具趣味性,也为了进一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知识,教师就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适当为学生创设情境,在学生已经开始融入情境的时候,抛出一些事先设计好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以使得学生可以更深入掌握相关知识。如此一来,不仅能够有效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其逐步形成逻辑思维以外,还能够使得学生学会提问,对于提升学生整体学习效率有着重要意义。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和质疑,并积极帮助学生解答疑问,以此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3获得知识,提升能力
        实际上,新高考背景下,教师和学生都一样,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从教师层面来说,不能够只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只关注学生的成绩动态,而是要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教学重点;而从学生层面来说,学生也不能够只关注自身成绩的变化,而是要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身各方面能力。
        (1)加强学生运算能力以及分析能力的培养
        学习数学必须具备一定的运算能力和分析能力。无论是哪种题型,都离不开基础运算和数据分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运算能力以及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只有学生具备以上两项基础能力,才能够在后续学习乃至高考中披荆斩棘。
        (2)加强学生直观想象以及逻辑思维的培养
        当前新的高考模式,不仅注重学生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核,更加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但也没有完全脱离传统高考模式。学生是否具备直观想象和逻辑思维,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重要影响。为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也要重视这方面能力的培养,以此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总而言之,新高考模式下,高中数学教师不能够只关注学生的成绩动态变化,而是要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切勿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忽略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性。为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还是要掌握好新高考的基本要求,分析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更适合的教学方式,真正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段红梅.新高考背景下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与提升[J].华夏教师,2018(32):163.
[2]戚雪敏.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核心素养能力培养策略[J].数学大世界(中旬版),2017(1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