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教育方法研究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8期   作者:王芳
[导读]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的成绩会出现一些差异,还会有个别学生出现学习障碍,学习效率低下,数学成绩不高。
        王芳
        嫩江市七星泡中学校  161435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的成绩会出现一些差异,还会有个别学生出现学习障碍,学习效率低下,数学成绩不高。教师的教学行为不能引起这些学生的兴趣,而且学生也提不起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学习成绩长期落后,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感受不到数学学习的成就感,可能会逐渐失去学习的自信心,而不敢去面对数学学习中的困难与阻碍,从而彻底放弃数学学习。
案例背景
        我班有一男生数学成绩非常差,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平时沉默寡言,不爱说话,经常熬夜玩手机打游戏,经
        过家访,他的奶奶告诉我们:“他小时候活泼可爱,聪明好动,但是父母打工后,孩子上了初中,就逐渐沉迷于手机,不玩手机的话就去网吧,我们说话他都不听,有时候还会和我们犟嘴,成绩更是不用谈,一直都很差。小学时,父母都在家,父母也能管管他的学习,对父母的话也言听计从,但是上了初中之后,整个人好像变了似的,不知道怎么去管。”从他小学老师的口中也了解到,这位学生完全没有将心思放在学习上面,而且和他说话总是爱答不理,只要他不影响其他学生学习,完全不会去注意到他。
案例分析
        首先我从这个男同学自身原因进行分析,他的智力没有出现任何问题,手机吸引了他太多的注意力,兴趣完全不在学习上面,其次,父母不在身边,没有人管教,留守儿童心里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情绪, 但是由于身边无人开导,将一些不好的情绪放在心里,日渐堆积造成了沉默寡言的性格。最后,学校老师对于这位男生关注不够,完全是听之任之,大多都是忽视的态度。
转化措施
        首先,关注学困生的学习情况,多给他们参与课堂学习的机会,及时的给予肯定和表扬。

例如,在学习《合并同类项》这一课时,我让班级每名学生提前准备卡片,在卡片上任意写一个单项式,上课的时候我让大家拿出卡片,这时我发现李明没有卡片,我走到他面前询问原因,他直接说到,“我没有”。看到他这种态度,我本想发火,但马上转念一想,也许我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帮助他,于是,我对他说:“没准备卡片没关系,正好老师缺一个助手,你能帮助我吗?”他看到我期许的眼神,点了点头。我对他说道,单独的一个数是单项式,那么所有数字的单项式都可以看成是同类项,你能找到同学们手中的这类同类项吗?请其他同学把卡片举起来,让李明同学帮老师找一下。我特意给他布置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让他参与到课堂的学习活动中来,一节课下来,他抬起了头,拿起了笔,开始和同学们一起来书写练习题。我趁热打铁,肯定了李明这节课的课堂表现,同学们也给了他热烈的掌声。简单的问题可以让学困生回答,既增加对这一类学生的关注度,还能够提高其集体荣誉感,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其次,还可以进行单独的辅导,在辅导的过程中,让这一类学生了解到教师对其的关心,尽量用基础的语言表达,让学生更快理解,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对学生给予鼓励。例如,在《一元一次方程》的学习中,李明同学解方程总是出错,我课后把他留在教室,给他一个比较简单的方程,让他当着我的面求解,在他解题过程中,发现了他的问题,移项没有变号,我指出他的问题,并为他讲解和演示,在接下来的练习和测验中,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题他都做对了。对学困生进行单独辅导,帮助其找到问题原因和对知识的加深理解,让他们获得数学学习的成就感,提高数学学习的自信心。通过这些转化措施,让学困生知道仍然有人关心他,在教师与同学的互相帮助与感染之下转变心态,将注意力放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上,提高学习效果。
转化成效
        通过研究数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无非两种情况,一种是智力上的学困生,另外一种是非智力上的学困生,但不管是哪一种学困生,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减少学困生形成的主观和客观因素,通过改变学困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再像以往一样感到挫败,增加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学困生的转化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我们教师持之以恒的认真对待每一位学困生,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们共同协作、相互交流,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进而培养以及发展自己的能力和素养。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