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构成和特点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8期   作者:王金利
[导读] 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新时期教育教学的重点,其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王金利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新惠中学 024300
        摘要: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新时期教育教学的重点,其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本文围绕高中年级段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展开探析,分析探讨其构成与特点。高中阶段化学核心素养包含宏观与微观、变化与平衡、推理与模型、探究与创新及态度与责任等多个方面,文章围绕这几方面展开,阐述其具体内容与特点,力求为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学工作提供指导与参考。
        关键词:高中化学;核心素养;体系构成;体系特点
        引言:
        随着教育理念的革新与教学模式的改进,教育教学工作不再以知识的传授与讲解为主,更多的是学生能力的培养、思维的培养、认知的培养等等,培养出素质高、品质好的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便是新时期培养学生的重要方向,其以学科特点与属性为依据,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实现全面综合发展,本文对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与特点作以阐述。
        一、宏观与微观
        宏观与微观是学习化学的两个重要角度,亦是学生学习化学、掌握化学的一种重要思维。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具备宏观层面的辨识意识与能力,即能够对所观察的事物的宏观形态、现象、变化作以辨识,能够准确地对其进行分类辨别,这可以说是学习化学的基础和前提。另外,核心素养还要求学生具备微观层面的探析意识与能力,即能够从微观层面对物质进行分析,分析探讨其构成、性质、结构等多方面的属性,从而对物质进行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学生需要将二者有效结合起来,既能够从宏观层面对物质进行辨识,又能够从微观层面对物质进行探析,从而对其化学性质有一个更清晰地认知。
        二、变化与平衡
        变化与平衡是化学学科的两个重要思想与观念,亦是学生化学探究学习的两个重要方向。从化学角度分析,物质是持续运动的、变化的,不同物质的属性、所处环境等多方面条件的不同使得其变化存在一定的差异,学生需要对物质的量变、质变等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多视角、多维度地分析物质,通过分析其特点来推出其规律与特点。而平衡亦是化学学科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其是一种相对平衡,与化学中的变化观念相对,学生需要掌握变化观念,才能有效理解平衡思想。以化学学科中的可逆反应为例,其便是变化与平衡的具体体现[1]。化学学习中需要具备变化观念来分析物质,需要具备平衡思想来理解知识,尤其是高中化学,平衡与变化还是一大难点,无论是实验探究还是理论习题,都需要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做支撑。


        三、推理与模型
        推理与模型是理科学习需要具备的两项能力,能够根据已知信息与条件推理结果,能够灵活运用模型解决处理问题。同时,这也是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两大重要模块。学生需要具备证据推理意识与能力,亦要对化学模型哟一个清晰的认知。前者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已知信息来对物质的相关属性进行推理,在此期间,可以假设,但要验证假设结果,可以提问,但要有理有据;后者则是运用所学模型或所了解的模型来探究问题、验证猜想、证明推理等等,能够灵活运用相应的化学模型处理问题,亦能够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化学模型。通过培养学生的化学推理能力、模型认知可以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思维认知与能力。
        四、探究与创新
        化学学科是一门科学性学科,其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探究意识与能力和创新意识与能力,这也是化学学科发展的重要方式。在传统应试模式下,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这两方面的意识与能力未能得到重视,而现在,核心素养对此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具体如下:科学探究,依据所学知识来探究实际问题,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探究实际问题,具备敏锐的眼光,发现并探究有价值、有意义的化学问题。学生需要走出传统的“纸上谈兵”式学习,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能够自主制定并优化探究方案;创新,这与科学探究密不可分,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有自己的思维,大胆猜想、假设、实践[2]。
        五、态度与责任
        态度与责任科学性学科的基本素养,其较前面几点略显抽象,但价值不菲。学科核心素养需要学生具备科学态度,承担社会责任。其中,科学态度就是能够以科学严谨的态度进行相关探究实践活动,并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实事求是地追求真理,确保所学、所用积极、健康;社会责任就是关注社会中化学相关热点,运用所学知识积极思考、实践,力求对社会做出贡献。同时,也要约束自身的言行举止,积极承担社会所赋予的责任。教师要培养学生对待化学学习的态度,并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向其传达相应的社会责任,完善和提升其学科核心素养。
        六、结束语
        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是新时期教育教学发展的大势所趋,是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所致。高中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科学实践性学科,其需要学生具备多方面的能力,既能够做到宏观辨识,又能够实现微观探析;既懂得变化观念,又理解平衡思想;既熟练证据推理,又能够对模型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同时,还要有一定的科学探究意识与创新意识,并以科学的态度学习实践,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这是此阶段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教师要以此为参考积极优化和改进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孙瑞忠.研究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构成和特点[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8,000(009):P.88-89.
[2]王海文.浅析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构成和特点[J].学周刊A版,2020,000(004):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