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8期   作者:何晶晶
[导读] 数学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课程。在小学阶段,学生主要通过数学的学习来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何晶晶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白汉场中心学校
        摘要:数学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课程。在小学阶段,学生主要通过数学的学习来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作为数学之中最基础的两个概念的“数”和“形”,两者有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可以说在所有的数学题目中,都会涉及这两个概念。而数形结合的思想,概括来说就是通过对题目中“数”和“形”这两个概念的相互转换,实现降低题目难度、解决数学问题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数形结合
        引言
        数形结合是解决数学知识、学好数学知识的有效方法,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行,该方法已经在各个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有效的提升数学的教学水平,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小学数学作为数学学习的关键时期,更应该指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所以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更加应该加强对数形结合思想的探究和应用,借助数形结合的优势,来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让小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有效方法,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的形象和生动,进而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打下坚实的数学学习基础。
        1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实现数学计算问题的清晰化
        针对于小学数学老师来讲,老师需要对同学们解决数学问题时出现的数学计算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然后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使得同学们能够理解并掌握多种多样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方式和技巧。与此同时,小学数学老师同样也可以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等进行教授,通过为同学们播放相应的视频、动画等,刺激同学们的视觉和听觉,继而使得同学们对于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有着更深一步的认识和感悟。最后,小学数学老师同样可以将自身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进行优化和完善,继而为同学们教授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技巧,使得同学们能够创建出优良、完善的数学知识框架。
        2将规律形象化
        在学生的这个阶段当中,教材大纲要求编排了很多的抽象理论知识,其中还蕴含着一些教材当中没有明确显示的理论知识,这些知识点在以往都需要教师给学生提出并背诵记忆,但是在数形结合的教学方式当中,学生就可以自主思考并且总结出这个隐含的知识点,能够极大地满足小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成就感,进一步激起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培养出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小学生的应用题学习过程当中,很多隐含的条件并不会直接显示在题干当中,但是往往这些隐含的条件却是解决这道题目的主要条件,在传统的教学方式当中,很多学生都无法有效寻找这些隐含的知识点,但是如果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就能够通过画图来自行寻找这些题目当中隐含的条件,并且自己逐步进行推算,将每一个条件都联系起来然后计算出这道题目的结果。只有学生养成一个这样的解题习惯并且总结出解题的规律,才能算是真正地摆脱掉他人的帮助,实现真正的自主学习并且解题,就算是以后再遇到这样的题目也可以非常有效地进行解决。


        3巩固运用,强化数形结合解题意识
        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内化并运用才能体现学习成效,练习就是检验知识掌握情况的平台。通过练习,可以查看学生对本课所学知识的内化程度,能否自主地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数学问题。练习环节教师可以选择例题后面的习题:小林、小强、小芳、小兵和小刚5人进行象棋比赛,每2人之间都要下一盘。小林已经下了4盘,小强下了3盘,小芳下了2盘,小兵下了1盘,请问:小刚一共下了几盘?分别和谁下的?这是一道组合题,涉及5个人,信息比较混乱,学生需要运用逻辑推理解决问题。从答题情况来看,学生都能采用连线这种便捷的方式,通过推理找准“小兵下了1盘”这个突破口,排除了小强、小芳、小刚和小兵下的可能性,轻松解决问题。图形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数学问题,那么数能不能解释形的问题呢?练习:一条直线上分布着4个点,这4个点最多可以连成多少条线段?如果增加一个点又能连成多少条线段呢?如果有n(n≥2)个点呢?学生先利用图形分析,探究规律,最终得出:线段数=n×(n-1)÷2,在练习中进一步强化数形结合的意识。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最大限度地挖掘数与形之间的本质联系,从具体的教学过程着手,有目的、有计划、适度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这样才能逐步引导学生建立数形结合意识,并自主地加以运用,真正变“学会”为“会学”,进而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
        4数形结合在公式教学中的应用
        数学公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很大的比重,掌握数学公式,才能让小学生更好的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才能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效率。但是公式对于小学生来说,也是晦涩难懂的,所以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公式的基本用法,更好的解决实际问题,比如说在学习梯形的面积公式时,教师就可以利用数形结合,帮助学生理解梯形面积公式的含义以及具体的应用方法,可以为小学生展示不同的梯形图片,将公式套用到不同的梯形上,来提高小学生对梯形面积公式的理解以及应用能力,让小学生在解决梯形面积问题时,能够更加的得心应手。
        结语
        通过近些年来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我们不难看出数形结合的思想在其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数形结合的思想不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难度;更重要的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林智.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与管理,2017(29).
        [2]张德飞.“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8(33).
        [3]卢敏.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1).
        [4]王士清.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体现[J].黑龙江科学,2019(23).
        [5]王文平.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