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美珍
茂名市第十中学 525000
摘要:数学在初中教学中属于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主要是侧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分析和逻辑思维能力,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应该要将教学的重心,放在学生数学核心能力发展上,聚焦学生的各方面数学能力的发展。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知识的教学,忽视了学生应该要形成的数学能力,导致所培养的学生表现出高分低能的特点,那么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也很难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基于此在本文笔者聚焦核心素养能力培养,探索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路径。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核心素养能力
新时代初中数学教学新课标提出,教学要围绕学生之能力发展展开,要摒弃传统教学中以知识教学为主导的教学现象。以“教是为了不教”、“发展学生终身数学学习能力”为指导思想展开教育教学工作,从而提出了核心素养教学理念,核心素养教学指导理念,将知识学习、方法内化以及情境构建等内容综合在一起,从而展开有效的教学过程。
一、初中数学核心素养教学内涵阐述
(一)运算能力素养
运算能力素养是初中数学核心素养教学内容中,最为基本的素养,也是最重要的素养,在数学教学中无论在哪一学习阶段,学生都应该要重视计算能力的培养,要能够口算计算出一些简单的算式,要具备应用简便算法进行化简和计算的能力[1]。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应该要将运算素养作为一个重点展开,不能够因为学生掌握了解题的方法而忽视学生对运算的要求。
(二)逻辑思维和推理素养
逻辑思维素养在数学学习中的地位非常高,每一位数学学习者都必须要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和推理素养。在初中数学知识体系中,所设计到的知识包括有代数和几何两方面的知识,代数这部分知识要求学生分析已知条件,对问题展开探究,从而将已有的知识应用在现实的问题之中,探索问题解决的方法[2]。而在对结合问题的解答过程中,教师要从图像的分析和几何定理的应用入手,分析如何将不同的定理应用起来,比如平行线定理、垂线段定理等等,随后应用几何推理方法对问题展开推理。无论时代数的学习还是几何知识的学习,都必须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三)空间想象能力素养
空间想象能力是初中数学学习中一项基本素养,学生要能够通过思维活动,在脑海中建构一个完整的图形,通过想象和联想将几何图形进行重组和构建,从而寻找到问题的答案,比如在学习:旋转、轴对称、勾股定理以及平面直角坐标系等知识的过程中,都需要学生发挥一定的想象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钟,应该要引导学生通过思维构建真实的数学图形情境。
二、核心素养能力培养为主导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研究
(一)教学游戏为主导的运算游戏设计研究
运算素养是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点培养的素养和能力,但是运算学习的过程中比较枯燥,如果教师开展题海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很容易丧失对运算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小游戏,通过游戏来吸引学生的眼球,要指导学生展开学习。例如在讲授:《有理数的加减法》这部分知识时,本堂课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有理数的加减法计算法则,以及运算顺序,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虽然运算的过程只需要按照运算顺序进行,但是要注意运算符号、括号等等,但同时学生的运算速度也必须提高。因此运算教学必须要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运算速度。在课堂上,教师围绕初中生最感兴趣的“酷跑”类小游戏的游戏规则,通过编程技术设计了一个小游戏,该游戏的界面上有两个游戏人物,人物的下方各有一道有理数加减法的综合算式题,要求学生将题目解答后,并将答案输入在游戏中,随后游戏角色会向前冲刺一段路程。两位学生计算所得答案正确率最高的学生,那么游戏人物向前冲刺的距离也就最远。所以最后比一比两位参与游戏的学生,哪一位学生所控制的游戏人物向前冲刺的路程最远。
(二)开展小组合作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思维素养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要多给予学生一些时间去思考分析探究问题,因为问题的解决办法需要学生自己去思考和归纳,这样学生才能够算作是真正的理解了题目,才能够达到融会贯通的目标,同时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空间想象思维,以及分析思维能力的过程。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的学习能力还比较薄弱,心智能力发展还不够完善,因此教师可以开展以小组合作为主导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例如在学习:《相似三角形证明》这部分知识的过程中,学生要重点掌握,应用不同的方法对相似三角形进行证明,这是本堂课学习的难点,如何灵活的将相似三角形的证明,这部分知识灵活的应用起来,主要体现在学生解答几何证明题的过程中。因此教师开展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首先将全班学生划分为四人一小组,随后每一组的学生分别分配一道与相似三角形的证明相关的题目,要求学生利用不同的方法对相似三角形进行证明,鼓励学生站在讲台上,展示自己的解题过程,将自己的思维清晰的展示在全班师生面前,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重要意义。
(三)模型为主导的空间想象能力培养研究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制作相关数学模型来展开学习,模型的制作是将知识清晰的呈现出来的过程。比如:在学习旋转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某个纸质模型的一个端点进行固定,随后围绕这个端点进行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旋转,将旋转的不同方式清晰的展示出来。在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这部分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地图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通过构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初中数学也是学生初步接触函数的学习阶段,虽然初中数学的函数知识并不复杂,但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函数图像所表达的意义,比如将图形的变换:旋转、轴对称一类知识引入其中,引导学生想象假设函数图像经过某种方式的变换,该函数所表达的意义是否会改变。总而言之教师在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图像,让学生多展开想象和联象,构建数学模型。
三、结语
核心素养是初中数学教学的指导思想,数学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成为了当前初中数学教学的主线。笔者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要认真学习核心素养教学内容,在实际教学中贯彻落实核心素养教学各方面要求,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海燕.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探索[J].学周刊,2021(16):11-12.
[2]蒋东.基于核心素养培养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初探[J].学周刊,2021(16):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