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师生互动模式作用,全面促进初中数学教学发展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8期   作者:蒋平建
[导读] 互动教学是新时期所提出的一项全新育人思想,在初中阶段的数学课施教中所呈现的地位比较突出。
        蒋平建
        全州县石塘中学 541504
        摘要:互动教学是新时期所提出的一项全新育人思想,在初中阶段的数学课施教中所呈现的地位比较突出。因此,教师需关注师生互动所呈现的教学促进功能,根据新时期课改在数学课教学领域所提出的全新发展要求,探索科学的互动教学举措,从故事导入、问题情境、合作探究、生活拓展等方面出发就具体的授课举措进行有效探索。
关键词:师生互动;初中数学;教学应用

前言:数学在初中阶段所占据的地位比较突出,具有着重要的育人功能,在具体实施数学课教学实践期间,教师需在具体的教法和实施举措上进行合理优化与创新。将师生互动模式深入贯彻下去,在此基础上针对数学课的育人环境以及具体的教学活动开展策略进行有效革新,从而保证所构建的数学课在形态和面貌上更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特征,也能够保证所落实的数学课在具体的实施效能上更加突出。
一、师生互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师生互动是一种全新的育人思想,具体指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在具体的育人思想观上进行合理优化,主张生本思想在课堂活动中的深入贯彻,构建互动式的课堂氛围,让师生、生生之间通过有效的互动和交流完成对数学课程内容的有效探索,从而让学生所具有的思维意识得到有效启发,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数学课领域的综合探索能力可以因此而受到明显的提升。相较于传统教师单纯围绕课程内容进行硬性灌输不同,师生互动能够让学生有效参与到课程当中,在教师的正确启发和引导下,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并产生对数学课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因此,教师需正确看待是师生互动这一思想,并根据数学课的教学发展要求,在具体的授课模式上进行合理优化与创新。
二、师生互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一)故事导入,优化互动氛围
        教师需关注故事导入环节的优化设置,在具体的课堂氛围上进行优化设置[1]。让师生之间能够在具体故事背景支撑下确定具体的探索目标,有针对性地围绕具体的故事内涵进行有效互动,从而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受到有效启发,让其能够以饱满的情绪和动力完成对接下来课程活动的有效探索。
        例如,在围绕“平面直角坐标系”组织授课时,教师则可以联系实际生活中所存在的具体案例,将该要素在航海、航天等方面的具体应用进行资源整合,然后确定具体的探索目标,在师生互动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就平面直角坐标系所具有的功能特点以及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进行有效探索,从而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思想观,也能够让其在课程探索中对所学内容产生较强的兴趣,让其以更高的动力参与到课程探索当中。
(二)问题情境,明确互动目标
        在数学授课期间,教师需合理设置情境,让学生对具体的互动目标加以明确,从而为今后的课程深入探索奠定良好的思维认知基础。教师可以结合课程中的重难点内容合理地设置探究目标,对具体的探究方向加以明确[2]。然后引导学生更规范地参与到问题的深入分析和讨论的学习活动当中。


        例如,在围绕“轴对称”组织授课时,则可以有效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有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该类图形具有着怎样的特征?有着怎样的数学规律?”然后,让学生能够有目的地参与到数学课的探索活动当中。
(三)合作探究,提高互动深度
        在数学实施授课时,教师需积极践行合作探究的育人思想,在此基础上就具体的育人举措进行规范设置[3]。这样能够保证师生之间的互动更具有深度,促使学生在开放、自主的学习环境下建立起良好的数学思维,进一步增强其在数学课领域的综合探索动力。
        例如,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执教活动当中,“一元一次方程”是重要执教内容,为了让学生能够有效掌握这一知识要素的规律,教师则可以合理设置探究任务,引导学生在互动当中通过组内有效讨论以及组间深入互动,明确一元一次方程在移项、合并同类项方面所具有的规律,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合作的基础上,探索生活类的一元一次方程问题,找到解决的方法和规律。
(四)生活拓展,丰富互动空间
        教师需遵循师生互动发展理念,积极组织拓展与延伸的教学任务。从而实现互动空间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掌握更加丰富且全面的基础数学知识,让学生能够建立起良好的思维逻辑,并显著提高学生在数学课领域的综合动力。
        例如,在围绕“随机事件与可能性”组织授课时,则可以合理设置生活拓展任务,引导学生就现实生活中的随机事件进行自主调研与分析,并在小组合作以及师生互动的前提下探讨随机事件的可能性,了解概率的基础概念以及相关数学特征。
(五)互动评价,强化互动反思
        在以互动理念为支撑的教学背景下,教师需在具体的评价机制和工作体系上进行合理优化。将互动式的评价思想深入贯彻下去,在强调以师为主开展评价的过程中,也需要强调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从而让学生能够以更自主、更规范的状态参与到数学课的探索当中,让学生在动交流的过程中分享优秀的数学课学习经验,让学生的综合学习和实践水平能够获得有效提升。
结论:
        依前所述, 数学教师在具体实施授课期间,需要根据具体的课程要求将师生互动的战略思想有效贯彻下去,根据具体的课程内容对互动氛围进行优化设置,从而让整个学习氛围更加轻松,同时也可以有效设置问题情境,通过合作探究、生活拓展以及互动评价等多种举措对具体的育人实施举措进行优化设置,以保证所构建的数学课更加开放,让学生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深入掌握丰富文化内涵,从而让学生的数学思维以及在课程领域的综合探索能力可以获得有效的激发和培养。

参考文献:
[1]段文杰.初中数学教学中“导学互动”的应用及教学方式解读[J].科教导刊(下旬刊),2020(21):146-147.
[2]孙士洋,常开清.初中数学互动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华夏教师,2020(11):30-31.
[3]代小兵.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2):2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