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於松
重庆市合川区龙市中学 401544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逐渐转变了教学方法,采取了更加科学的教学策略。以初中数学教学而言,教师不仅仅要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案更要结合本单元的具体主题,为学生规划相应的学习路径。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整体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
在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很多学生、家长甚至是教师都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成果的唯一标准,却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单元主题的掌握情况。教师片面追求学生对核心知识点的微观掌握,却没有在宏观式教学引导学生将相关知识点在数学知识体系中进行对比和梳理。这样碎片化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们忽略了各模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也不利于学生形成整体化的数学思想。因此,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从单元主题的角度引导教师和学生认识数学知识的统一性是非常有必要的。
1做好“三读”,弄清“三问”
一读课标:弄清课程标准对此内容的单元目标和思想方法是如何确定的;二读教材:弄清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在学科体系中有怎样的逻辑关系;三读学生:明确学生学习此内容的已有基础、原有经验和学习障碍是什么。
2明确主题,划分单元
根据“三读”“三问”的分析结果,将“内容单元”转化成“学习单元”,即教师对单元内容进行整合与调整,重新划分学习“小单元”,确定各学习“小单元”的主题。教学时教师有意激活学生已有的理念来解决实际问题时建模的基本经验,迁移建模的方法,掌握其步骤。这样的整体教学设计,注重了知识的“生长点”和“延伸点”,把每堂课教学的知识置于整体知识体系中,有利于学生整合学习、完整建构。
3确定课型、精准目标
为更好地实现大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可以分单元导读课、概念生成课、技能训练课、单元建构课和单元专题课等五种课型,逐步达成目标。
3.1单元导读课
即在学习本单元前,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对本单元内容进行整体感知式学习,对学习内容进行结构化认知。教师从学生对本单元内容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出发,引入单元导读,梳理新的数学概念、定理、法则,新的知识点与技能目标,要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本单元在板块内容中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对后续学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学法指导:哪些是核心重点内容,哪些知识和技能至关重要,哪些“通性通法”必须掌握好,哪些思想方法在本单元应用普遍。
3.2概念生成课
即专注于学生真实体验数学概念产生、发展过程的课型,是学生对概念产生历程的再发现再经历。正确理解并灵活运用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运算技能、发展逻辑论证和空间想象能力的前提。笔者总结了概念生成课的基本范式:概念引入———概念形成———概念融入———概念巩固———概念应用。
3.3技能训练课
即学习了数学概念,开展针对强化训练,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概念,形成熟练应用技能的课型。
有时可根据内容的需要融入概念生成课中。笔者形成了技能训练课的基本范式:特殊实例———一般结论———实例应用———技能自动化。
3.4单元建构课
即单元新课内容教学结束后,对本单元的知识点、思想方法等融入已有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完整建构的课型。设计本课目的是指导学生学会汇总梳理、总结提炼、主动建构。笔者设计了单元建构课的基本范式:教师提出思维导图或知识结构图范例,解析制作方法、注意事项和具体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现场制作思维导图或知识结构图,老师当堂点评指导;专题交流,相互借鉴,修改完善;展示、评比。
3.5单元专题课
即为学生实现“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教学目标而精心设计的课型。是突显数学思想方法、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和载体。单元专题课的基本范式是“三步三环”课堂。专题课的三个重要步骤:价值取向与目标解析———核心知识与方法回顾———例题研讨与对比分析。专题教学的三个关键环节:学生深度体验,培育思想“萌芽”;教师显化方法,助力思想“破土”;学生实践方法,浇灌思想“生长”。
4提炼主问、问题导学
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建构,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将大概念转化为课程学习持续理解的基本问题,让学生通过基本问题的解决来达成学习目标。我们总结了将学习目标和内容转化为教学过程设计的“四化”策略。
目标内容化。教师将确定好的学习目标与教学设计的内容对应起来,即逆向设计中的第二阶段“评价证据”,教师要检测到并让学生知道是否达到了学习目标。
内容问题化。确定好体现目标的教学内容后,应将内容转化为基本问题,并提炼出核心问题。教学时围绕核心问题展开,并根据学情分解成系列子问题或问题串。学生通过问题引导启发,经历系列子问题的思考与解决,从而实现对核心问题的理解。
问题活动化。以核心问题和系列问题为主要依据,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已有基础,设计实现问题串解决的系列活动。系列活动是实现核心问题和子问题解决的载体和抓手。
活动序列化。更好地解决核心问题,达成学习目标,教师还应对设计好的系列活动进行优化调整。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单元教学方案应该更加突出教学的整体性以及知识的关联性。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从知识之间的联系入手,通过恰当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正确建构属于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罗利君.基于UbD理论的单元逆向教学设计初探——以“一次函数”单元为例[J].教育观察,2021,10(07):86-89.
[2]张昆,郑蕾聪.初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示例——以一元二次方程一章为例[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9,34(08):33-38.
[3]李保臻,吕雅雅,关丽娟.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与实施策略探究——以初中“图形的平移与旋转”单元设计为例[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9(03):4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