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莹
云南省红河州绿春县大黑山镇中心完小 654313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之前,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便是气氛低沉,学生们学习效率低下,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首先,小学数学虽不及初高中数学的抽象难懂,但是依然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而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这就加大了其学习数学的难度;其次,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平平无奇,单调的教学方法很难使小学生们发现数学学习的乐趣,严重阻碍高年级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积极性。作为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要及时发现其中的问题并进行有效弥补,采用多种方式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有效性
引言: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理念的落实,学生们所接受的教育也由原来的文化素质教育转变为综合素质教育。对于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来说,教师所要求的学生们掌握的并不再是简单的基础理论知识,而是在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于思维发育的黄金时期,数学教师要紧抓这一时期,通过多种方式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以此促进学生的全方位提升。
一、创设数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很多小学生对数学的评价都是呆板、枯燥、抽象、严肃等,如果教师再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开展数学教学活动,那么数学学科无疑会成为学生们的噩梦。其实小学数学并不是为了让学生学到多么深奥的数学知识,小学数学课程开设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数学思维,而新课改后的高年级数学教材中添加了很多与学生相关的充满趣味性的生活知识,这些案例的添加能够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使他们逐渐形成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学生对数学课堂的固有印象并不是因为数学知识本身,而是教师不正确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数学课堂产生了错误的理解[1]。所以数学教师应当采用更为新颖且富有创造力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以此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
例如教师在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一节时,便可以采用情境创设的方式吸引学生,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相关知识。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或者沃希白板为学生们展示两组动画,第一组为4个苹果,第二组为一个苹果平均分为四部分,然后教师提问分别拿走第一组的一个苹果以及第二组的其中一部分苹果,那么剩下的苹果如何表示?这样的对比与问题能够帮助学生们更为直观的理解数量变化前后的关系,当教师在进行分数的概念讲解时学生们便会更轻松的理解和接受。多媒体的演示将抽象的分数问题转变为学生们所熟悉的分苹果的问题,不仅降低了数学的学习难度,学生们更轻松理解,同时还有能够发散学生思维,使学生思维不再局限于问题和课堂中,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更能够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
二、开展小组学习,突出学生地位
新课程改革的重大突破便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学生们不再是课堂和教师的附庸品,他们成为了课堂学习的主人,主动进行知识的攫取,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效果、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都能够得到明显提升[2]。那么如何才能够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并在数学课堂中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呢?笔者认为小组合作学习便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方式,在小学合作学习中学生和教师都是知识的探知者,学生们可以就数学知识畅所欲言、集思广益、取长补短,通过讨论、分析与合作的方式自主解决数学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尊重,同时学生的语言能力、交往能力、合作能力等都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例如教师在教学《长方体与正方体》一节时,便可以将学生们分成多个小组,然后每个小组配备相应的教学教具,让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对该部分内容进行合作学习。小组之间的竞争关系使他们都积极参与到本组的测量、讨论中来,他们会尽自己最大努力发掘几何图形的相关信息,比如棱长、面积或者体积等。当然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数学教师也并不是无所事事,教师需要对每个小组进行观察和引导,在学生提出相关的问题时教师需要对其进行启发性的引导,为其指明探究的方向。当然小组合作也并不是没有弊端,占用大量课堂时间、学生学习质量难以保障便是其最明显的缺陷,所以高年级数学教师还要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优化与完善,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能够充分发挥,使数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更上一层楼。
三、进行课堂游戏,提高数学素养
新课改后教师们越来越多的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因为这样的方式对学生更有吸引力,同时这也是符合小学高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一种方法。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中融入具有趣味性的小游戏可以使学生集中精神,并主动参与其中,进而解决学生不认真听讲、重难点无法掌握、知识理解不准确等问题,可见课堂游戏是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当然课堂游戏并不是要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大型游戏,而是充分发掘课堂中的趣味元素并将其与教学相结合,使数学课堂变得灵动起来。例如教师在教学《位置》的相关知识时,便可以随机选择班级内的一名学生请他站起来,让学生们分析自己和该学生的位置关系,这样便能够构建一个真实的游戏环境,增强数学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同时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更加深刻,有效提升了数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
结束语:本文对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策略进行的探讨与分析,当然提升教学有效性的方式多种多样,在数学教师的实际教学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为合适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主动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索,以此实现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周霞. 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2018, 000(009):P.204-204.
[2]黄金伙;. 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研究[C]//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