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跟进策略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8期   作者:吴正东
[导读] “动态生成”是新课改下的一个新的教学理念,动态生成的教学课堂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的接受掌握程度都有积极推动作用,对学生创新能力及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吴正东
        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平潭国彩学校    
        摘要:“动态生成”是新课改下的一个新的教学理念,动态生成的教学课堂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的接受掌握程度都有积极推动作用,对学生创新能力及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受小学生的心理、个性及基础等因素影响,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导致课堂上会出现一些出人意料的情况,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固定、呆板的教学方式,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灵活、机智、恰当方法处理课堂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动态生成”的教学理念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供了指导和方向,如何优化和改进教学过程,实现“动态生成”课堂,本文提出了一些简要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 “动态生成” 策略
        1、“动态生成”课堂的作用及意义分析
        动态生成课堂是一种具有生命气息的教学形式,它不仅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也是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和合作,这个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满足了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欲望,在互动交流中授业解惑,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这种形式的课堂丰富有趣,充满挑战与智慧,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都有积极作用,对教师素质的提升、专业的成长也有推进作用。
        2、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教学模式呆板
        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仍然存在着照本宣科、呆板教学方式的情况,教师设定教学步骤或情景,学生根据教师的设定,按部就班的学习。这种学习模式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学习兴趣、知识掌握及运用都进行了制约,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2.2教师课堂把控能力欠缺
        在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存在着不能有效把控课堂信息的问题,对学生呈现出的信息存在忽略现象。对课堂信息把控不住,就不能及时、灵活、有效的调整教学活动,这对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都有重要影响。
        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跟进策略分析
        3.1正视学生提出的问题
        课堂教学前,教师都会进行备课,进行课堂设定,有些教师为了依照预设的教学流程进行教学,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么视而不见,要么敷衍了事,使“动态生成”虚化或是无效,阻碍了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产生和跟进。教师必须要正视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学生提出问题是对学习的一种态度,是对知识思考的一种表现,是对知识的需求和兴趣,教师要有效利用这一要素实现知识的传递。
        3.2“顺水推舟”趁势跟进
        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动态生成”,教师可以“顺水推舟”,因势利导,既利于学生知识范围扩展,又彰显出教师的睿智及智慧。


        例如《多边形的面积》这一节的教学时,我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求《多边形的面积》的方法,有的学生画辅助线,有的学生裁剪不规则的部分进行拼摆,有的学生借助其它已知面积大小的图形进行比对……。学生的想象丰富,方法多样,我就趁机顺水推舟,让学生说自己用的方法理由,通过对比,让学生选择最佳办法,掌握所学知识。
        3.3在“意外”处灵活跟进
        课堂教学前教师会进行备课,学生也会进行预习,因此,在课堂上偶有“意外”情况的发生打乱教师的教学节奏,而这个意外往往是本节课闪光点、关键点,一个有经验教师面对改变教学方式或流程,出乎意料完成教学任务。
        例如《图形的运动》中轴对称图形的教学时,当我按照预设教学流程进行教学时,突然一名学生提问说“是不是只有像圆、长方形、正方形这样规则的图形才是轴对称图形?”,面对这种突发问题,我趁机把这个问题反抛给学生问“同学们,xx同学提出为什么要是规则图形?不规则的图形可以是轴对称图形吗?请小组合作讨论”,然后改变教学设计,让学生实验,不规则图形是否也可以是轴对称图形,通过教师的启发和指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探究,这样既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又能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加深知识印象。
        3.4利用“分歧”巧妙跟进
        在课堂教学中,例题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在例题的解答和讨论中,学生观点和想法各不相同,当学生对问题的回答产生分歧时,教师可以巧妙利用分歧,适时跟进,进行引导和教学。
        例如在学习《长度单位》时,我设计生活情景题“游泳池的平均水深是100(),这个单位应该填米、分米还是厘米?”,有的学生说是分米,有的学生说是厘米。当学生产生分歧时,教师可以先不论对错,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理解和观点,选择分米的同学说“游泳池水深100厘米有点浅了”,选择“厘米”的同学说“游泳池水深100分米太深了,很危险的”,面对这种情况,我趁机问“100分米就是多少米?你是多少米?”让学生意识到游泳池水深10米确实是很危险的,100厘米就是1米,虽然浅,但是却是在合理范围之内的。同时还可以因势利导,让学生思考“多深的游泳池才是适合的、安全的,如果你是设计员,该怎样设计,让学生在了解填写单位知识的同时,促进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结束语
        “动态生成”课堂对学生的学习、素质培养和成长都有着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也是培养学生素养、推进教学形式改革的一个有效措施。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实施教学时,对课堂“动态生成”的跟进要灵活把握,要学会发现时机、把握时机、利用时机,巧妙跟进和转化。课堂的“动态生成”及跟进需要教师不断学习、研究和探索,教师也要不断提升自我修养,学会明察秋毫、随机应变,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捕捉有利信息,促进动态生成,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 杨兴林. 浅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资源的策略[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8(3):929. DOI:10.3969/j.issn.2095-6711.2018.03.707.
[2] 金晓.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态资源的生成与利用[J]. 西部素质教育,2019,5(12):244. DOI:10.16681/j.cnki.wcqe.201912148.
[3] 赵永红. 谈如何促进小学数学课堂的动态生成[J]. 华夏教师,2018(30):89. DOI:10.3969/j.issn.2095-3267.2018.30.071.
[4] 陈春榜.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J]. 南北桥,2017(10):24.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0.024.
[5] 吕晓燕.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动态生成[J]. 学周刊,2016,14(14):166-167.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4.0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