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3月7期   作者:涂欣溥
[导读]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体与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我们需要重视学生的身体健康,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学生的心理问题,而当前出现这一系列问题的学生近八成是留守儿童
        涂欣溥
        武汉市财贸学校   430000
        摘 要:初中阶段是学生身体与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我们需要重视学生的身体健康,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学生的心理问题,而当前出现这一系列问题的学生近八成是留守儿童,本篇文章的题目为中职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而当前我国的中职班主任工作中面临着诸多的问题,而对于地区的留守儿童,教师需要重视对于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每一个人都处于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之中。
关键词:中职学生;心理问题;对策
        引言: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所面临的以及承受的,未来将会遇到的问题就会越来越多,由此可见对于当前中职阶段的学生而言,学生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之中,积攒一定的社会经验,逐步建立起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从而使自己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来自于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的更多关爱,本文需要以中职学生为具体的研究对象,由此可见,我们需要根据中职学生心理问题辅导的现状,对班主任以及科任教师进行专业课程的培训。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成长。无论是何种年龄段的学生都是处在人生的关键时期,那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需要让学生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出发,就能够紧密结合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二、中职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中职学生思想敏感 与家长有代沟
        很多中职为了发展应用型心理健康教学,都加大了对心理健康教学实践的基础设施投入,目的在于培养社会生产生活中所需要的技术型心理健康人才。但是据了解仍然有一些学校不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的培训,只要求心理健康老师讲好专业知识,这样的教学若论成果只能保证学生在理论的学习上有一定的提升和把握,但是由于缺乏实战性的经验会导致学生在未来的就业道路上无法真正地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和实力。我国大力发展职业学院的教育的目的和宗旨都是为了给社会培养一些技能型的应用人才,所以中职应该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但是很多中职的办学理念不够明确,在心理健康专业的教学中缺乏实践性操作的教学项目投入,学生不能参与到实践操作的练习中并且缺乏一些技能性的训练对于学生在今后的求职路途中会徒增许多的困难。心理健康专业知识十分抽象如果不能具体地投入到实践中与实践操作相结合那么仅仅靠专业理论知识的培养,是不能够培养出应用型心理健康专业的技术人才的。另外中职学校的心理健康老师也应该增添一些体验式的教学课程,尽管体验式教学的要求比较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有点难,但是如果增加这类的教学也可以让学生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
(二)中职学生父母对学生身体与心灵健康的忽视
        人们在日常的生产生活当中会遇到很多与心理健康知识息息相关的地方,这时候就要发挥心理健康知识的科学作用,包括中职学生在未来的就业当中也需要将所学心理健康知识与实际劳动相结合,但是由于许多心理健康老师对生活实际与心理健康知识相结合的不重视导致一部分中职学生缺乏一些实际生活的技能经验,这对于他们在未来就业中参与生产生活建设也是十分不利的。

想要激发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应用能力,不能单单依靠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熟练学习,更应该鼓励学生们走进生产生活当中,留意在日常的生产生活当中的心理健康知识,积极参与心理健康知识的生产实践活动,否则太过于脱离生活实际对于中职学生在未来的就业当中成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也是十分不利的。
三、中职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社会健康宽容的态度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学发展一定要避免传统的理论知识长篇大论的教学,而是要通过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或者创设心理健康教学情景,来引发中职学生对心理健康专业知识学习的热情。在心理健康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立问题的情景来营造良好的教学和学习氛围。中职学校的心理健康老师要掌握运用好心理健康资料和教学资源来进行教学,要从生动有趣的心理健康现象进行入手,提出一些实用的应用型心理健康问题,并让学生通过观看多媒体等方式进行情境的感受来进行知识的学习。这种通过社会健康宽容的态度来进行心理健康教学和合理运用教学资源进行教学的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中职学生提高对心理健康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在课堂学习时候的注意力,并提高整个心理健康课堂教学的效率和学生听课的效率。
(二)学校良好的心理疏导
        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主要氛围就是建立较为良好的教学环境,由此可见,当前教师需要认清楚中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良好的心理疏导,就需要为中职学生策略研究学校、家长和学生三方联动的教育网络,就能够运用多样化的心理问题学生辅导的方式,加强教师、学校与家长、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尽最大程度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就能够让学生深度参与到心理问题学生辅导的过程之中。  
(三)家庭心理功能的健全
        心理健康知识的产生来源于人类社会发展不断产生的生产实践活动中,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于生活实践。中职心理健康教学要求心理健康老师将心理健康专业理论知识和生活实际进行紧密结合,家长在心理健康教学时多多引用生活实际中被学生们所熟知的心理健康例子,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认知知识应用的现象,理解其中的心理健康知识的应用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增强心理健康应有学习的意识。
(四)学生心理素养的提高
        课程游戏辅导的过程中的,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都有着一定的涉及,班主任需要借助学科的游戏辅导器材以及资源,就能够利用多媒体,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与沟通,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学科中。比如,历史课游戏辅导中可借助历史人物的英雄事迹,就可以将人物身上所蕴含的精神传递给学生,学生就能够培养自己的抗挫折的意志品质;心理健康课游戏辅导中可利用阅读课文中的典型人物形象、人物心理的描写,都能够极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在其中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在班主任和各学科教师的协助之下,利用丰富的媒体资源,进一步提升学生心理素养的提高。
结束语
        本篇文章通过对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具体从两个方面展开,分别为中职学生缺乏礼貌、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原因,从而得出基于“疫情防控”的中职学生心理问题学生辅导策略,具体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参考文献
[1]曹文. "互联网+"背景下中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研习体系的模型策略研究--以江苏省苏州中学为例[J]. 江苏教育, 2020(16):36-39.
[2]赵玉帅. 基于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创新学科服务体系策略研究的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20(05):178-179.
[3]王英敏、张艳敏、陈晓密. 基于互联网技术手段的疫情防控期间急危重症患者应急管理体系策略研究——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职业安全与健康:医护人员和应急救援者防护指南》[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20, v.16(11):191-1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