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新课改理念,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记一次省级观摩课备、教、反思情况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0期   作者:王会明
[导读] 为了开展好我校英语学科新课程、新课标的理论学习与实践,配合我校课程实验改革。
        王会明
        湖北省孝感市汉川一中英语教研组     431600
        为了开展好我校英语学科新课程、新课标的理论学习与实践,配合我校课程实验改革。在我校教科处的指导下,在我校高一英语老师的帮助和配合下,我上了一次别开生面地、极好体现了新课标的全省观摩课。下面是我历时一个月备、教的过程及授课后的反思。

一、选课背景
        从接受学校安排的任务起,我就在思考我该选一个什么样的课型上,怎么样体现新课标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当时我正带着高三两个班和备课组长,为了完成高三的教学任务,我只能偶尔会思考一下怎么做好这个任务。有一天,高一英语组的罗曼老师要上公开课,她把上课设计给我看,让我给她提提建议。她上课的内容是必修4第三单元关于介绍卓别林的阅读文章,她将这篇文章进行了文本解读,提炼出文章的第一句“Laughter can drive winter from human face and up to now nobody has done this better than Charlie Chaplin”中winter与Charlie Chaplin内在的的联系,用winter为主线阅读文章,并对学生进行了思维品质的培养。我当时看了后大受启发,决定就选这篇文章开展我的新课改、新教法实验。

二、备课过程
        决定好了上课内容后,我接着开始了准备工作。高考一结束,我决定先好好学习新课标的理论,先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然后根据理论指导来备课。我联系《中小学外语与教学》编辑部,将15年到18年所有的杂志都有订回来,开始一本一本地阅读,做了大量的笔记,同时我结合我学到的东西,我没有急于做一些事浅表的工作,而是反复通读文本,开始尝试备课。
        1. 第一次备课尝试
        通过反复通读文本,我对文本加以分析,决定借鉴罗曼老师的winter的情感线,将文章解读为两条线:一条线为明线,让学生了解卓别林的生平,从出生、成长、成名到去世的过程;另一条为暗线,让学生了解卓别林所经历的苦难,奋斗到成功。备完课后,我发现本次备课唯一的亮点就是对教材的情感线的分析,但也是罗曼老师上过了的,没有创意,没有很好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没有体现我校参加课改实验的目的,在此基础上,我进行了第二次修改。
        2. 第二次备课尝试
        通过再次读文本,在网上找大量的公开课,录像课资源来学习,整合各种教学设计,然后再次认真研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我开始了尝试第二次备课。我保留了第一条主线,并在第一条线上进行可概要写作。同时,将文本第二条主线进行了修改:通过了解卓别林的生平,来了解他成功的原因;同时我认真分析了本单元的语法项目:动词ing形式。我突然灵机一动,能否将第二条主线和本单元语法知识结合起来,用动词ing形式来描述卓别林成功的原因?一有这个想法,我就马上构思设计,最终两者完美的结合。这是第二次备课的一大亮点,也是我今后教学中一个很好的指导语法的方向。虽然本次备课体现了学科核心素养中语言知识、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但是在背完课后,我明显觉得本次备课对文化意识这一核心素养体现的不明显,基于此,我开始第三次备课。
        3. 第三次备课尝试
        第三次备课开始时,为了体现文化意识,我打算把humor融入教学中,体现中西幽默的不同,但经过极大努力,也无法将阅读理解与中西幽默的不同完美地融合。我又反复阅读文本,我发现文章第三段和第四段分别对卓别林扮演的电影人物进行了外貌描写和动作描写。在两段之间反复比较,我认为第三段外貌描写更好开展教学,进行文化意识的渗透。我决定重点体现第三段的外貌描写。经过大量阅读中外对外貌描写的名著,我发现外貌描写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身体外貌(physical appearance);第二层,一般印象(general impression);第三层,内在品质(inner qualities)。基于此,我开始了第三次备课,并且我在网上找了几篇适合高中学生阅读的外貌描写的短文,供学生进行拓展阅读。

三、磨课过程
        磨课的过程艰难又富有挑战。每一次磨课我都会将自己的教案进行修改并且不断改进课堂教学的方式。虽然自己从教24年,但是这次磨课对我的帮助非常大,对新课标、新课改有了更深的体会,同时,感觉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1. 第一次磨课。高一备课组长黄丹老师帮我选了一个班级上课,而我自己对上课的流程不太熟悉,加上对学生又非常不熟悉,课堂用语不规范,学生配合度差,最糟糕的是,教学内容只上了一大半。总而言之,第一次磨课是个极大失败。
        对于这次失利,在高一英语听课老师的帮助下,我进行了认真的反思。我首先去掉了教案中拖沓的内容,只抓阅读文章中最重要的部分;其次,我反思自己在教学中未能调动学生的环节:怎么才能在这些环节启发学生?怎么才能让学生跟上老师的节奏?怎么简洁有效地发出指令?我将这些思考的答案都写着备课的笔记本上,反复斟酌,感觉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不错了,我开始了第二次磨课。
        2. 第二次磨课。进过前面的充分准备,第二次磨课有了极大地改进,但是学生的活跃度依然不高,而且,教学内容依然没有完成。我的反思是:怎么删减教学内容?怎么加深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不活跃,是学生不配合还是自己的教学设计存在问题?对此,我教案设计中可有可无的内容删除,并且引入了歌曲导入,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并设计了就歌曲内容和学生进行了互动。基于此,我进行了后面的磨课。
        3. 第三、四次磨课。第三次磨课比以前有了极大的改进,学生配合非常好,课堂内容也完成的很好。我感觉自己已经完全能胜任本次的观摩课任务,就在我信心十足地等着上课的那天到来时,学校通知我,专家华师一附中的龚源来老师要来看看我上课的情况,于是我上了我的第四次磨课,但这次磨课和第三次没多大的区别。龚老师听完我的课后,他肯定了我整体的教学设计和课堂实施流程,但是他也指出我的课的不足,最大的问题是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老师包办的多。他的指导让我醍醐灌顶,我意识到自己的教学设计中虽然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体现出来,但是新课标中要求“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设计并没有体现出来。在随后的教学设计修改中,我将由老师包办的部分,改为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有了此次的备课,我又开始了第五次磨课。
        4. 第五次磨课。本次磨课也是一次失败。由于我将授课方式由老师包办改为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这对学生也是一次尝试,也是极大的挑战,因为本次磨课的班级习惯了由老师包办的教学模式,突然改为自己在老师指导下开展学习,导致上课的效果不理想,教学任务再一次没有按时完成。眼看着离正式上课的时间不多了,我的内心非常焦虑。经过几个不眠之夜,我又一次我查阅大量的关于合作探究式学习的资料,学习好的经验,我再一次组织好自己课堂用语,再一次修改自己的教学设计,力争让学生与老师能达到高度的默契,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于是我开始了第六次和第七次磨课。
        5. 第六次、七次磨课。两次的磨课相当于一次实地彩排,上课地点不是平常在教室里,而是在观摩课的地点。所以我既要熟悉新的上课模式,又要熟悉新的场地。但整体而言,两次磨课是成功的。

四、正式上课
        正式上课的时候到来了,来了许多听课的老师,其中还有三个专家也到场了。这里要特别感谢本次配合我上课的高一(2)班的学生,虽然是第一次和他们合作,但是他们积极主动,大胆发言,全程用英语和我互动,配合度非常高,极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得到了听课老师和专家的极大好评。

五、课后反思
        课后,龚源来老师进行点评时说:任何一节好课都是有遗憾的,没有遗憾的好课是不存在的。我认为,越是追求教学上完美,越会发现自己教学的不足。在本次观摩课,我觉得最大的不足就是没有使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在备课过程中,我虽然也学习了大量的关于思维导图的文章,但因为时间紧,任务重,我对思维导图的掌握不到位,不敢放手让学生去尝试非常好的学习方式。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努力,利用好思维导图进行授课。

下面是我的教学设计:
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4 Unit 3 A Master of Nonverbal Humour教学设计
Step 1 Lead-in  
Activity 1 : Enjoy a music TV by Jay Chou and ask: Do you like the Music TV? Do you like humor? Tell me the reasons.
【设计意图】导入部分让学生欣赏周杰伦纪念卓别林的歌曲《鞋子特大号》,一方面能够点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欲望, 另一方面,让学生即兴谈谈对幽默的喜爱,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更快地进入上课模式,从而进一步引入了本单元话题Charlie Chaplin: a master of nonverbal humor.

Step 2 Reading
Task 1: Ask the students to find the time or period about the life story of Charlie Chaplin.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低阶层次的查找事实信息,定位文章细节的阅读活动,不需要学生高层次的思维在其中,但它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学习动机,为后面学生能归纳文章的段落主旨大意,找关键词做了很好的铺垫。通过浏览扫读,让学生自己找出描述卓别林生平的时间点或时间段,并简要描述与时间相关的事件,从而进一步弄懂阅读文章的第一条主线:卓别林的一生。   

Task 2: Find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高阶层次的阅读活动,将学生的定位、转化、描述的能力上升为概括段落大意和领会语篇表达的深层次含意。通过让学生填写教师设计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文章脉络,了解文本主要内容,并且根据每一段的提炼出来的关键词,学生能完全了解文中的第一条主线:卓别林的一生。

Task 3: Ask the students to find what made Chaplin successful. Use V-ing in the text and the initial letter to help you.
Para 1: the d____________ situation of his times.
Para 2: the a____________ training in his childhood.
Para 3: the c____________ character.
Para 4: his c____________ acting & his e____________ performance.
Para 5: his o____________ work.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将单元语法知识和文本解读完美结合的高阶层次的阅读活动,通过让学生从文中找出Verb-ing形式来学习本单元的语法:Verb-ing作定语, 同时通过文本解读,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面,从而发掘出文章的第二条主线:What made Charlie Chaplin a master of humor?

Task 4:Learn to describe the character, the little tramp, in three levels.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演绎与查找事实细节相结合的阅读活动。通过让学生细读第三段,先找出文中对卓别林的一个外表的描述(physical appearance),从而得出第二层次的大体印象:即卓别林的一个社会失败者的形象(social failure), 最后追问人们为什么喜欢这样一个失败者,使学生领悟到面对困境,我们需要用内心的品质来判断一个人。小流浪汉的经典形象使得他的表演者卓别林为全球的观众所铭记。这三个层次让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一个提升,会从外表逐渐深入到内心。这部分的层层递进为后面的写作部分做下铺垫。
Step 2 Appreciating
Task 5: Get the students to appreciate more about how to describe a character in three levels.
Extensive reading 1
        He was standing on a raised platform in a corner of the room. he was an old man with wrinkled(皱纹的) face and a sad expression. Over his shoulder was a rough brown coat, all torn and full of holes. His thick boots were old and patched(打补丁的); and with one hand he leant on a rough stick, while with the other he held out his battered(破旧的) hat for money.
Qs: In which level does the writer focus on when describing the character? And how does the writer describe? What impression do you have on the character?
Extensive reading 2
        While her physical beauty was surprising, it was her invisible(看不见的) beauty that I shall always remember. She really cared about other people and was an extremely talented listener. Her sense of humor could brighten you entire day and her wise words were always exactly what you needed to hear. She was not only admired but also genuinely respected by members of both sexes.
Qs: In which level does the writer focus on when describing the character? And how does the writer describe? What qualities does the character have?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由单元文章的内涵向外延,由里向外进行辐射的一个扩展阅读活动,所选的两篇小短文都是来自英文名著,没有做任何改动,是整节课的高潮部分。通过这一活动,我想达到以下目的:首先,通过阅读名著人物描写,拓展学生的词汇量,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同时,进一步训练学生查找事实细节及概括归纳的能力;最后,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对小说或电影人物的描写的三个层面,进一步为后面写作打下基础。

Step 3 Homework
Describe one of your teachers in three levels in about 80 words. You can focus on one
level.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非常有创意的写作活动。学生基于对小说或电影人物描写的三个层面理解、掌握来延伸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描写自己熟悉的老师,加深师生感情。这是积极而灵动的思维过程,它培养了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它属于高阶思维的最高层次,对学生有很大的挑战。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