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板块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1/7/2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21年6月   作者:周露芳
[导读] 初中语文学科的综合习学习教学中,存在着缺少足够的支持、综合性活动流于形式、综合性学习缺乏语文性的问题。为解决问题,高效进行综合性学习,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改变教学观念,提高重视程度;优化综合活动的结构,提升活动的效率;科学进行活动评价,给予学生展示的机会,进而利用综合活动,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以及提升综合素养。

周露芳   海亮外国语学校  浙江  诸暨  311800
【摘要】初中语文学科的综合习学习教学中,存在着缺少足够的支持、综合性活动流于形式、综合性学习缺乏语文性的问题。为解决问题,高效进行综合性学习,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改变教学观念,提高重视程度;优化综合活动的结构,提升活动的效率;科学进行活动评价,给予学生展示的机会,进而利用综合活动,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以及提升综合素养。
【关键词】部编版;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板块;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2021)06-192-01

        初中语文教材中,非常有特色的一个板块就是综合性学习,其将课堂学习、综合实践紧密联合在一起,依托于课本,以多样活动为手段,引导学生从教材中走出来,走向生活,开辟新的天地。初中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板块有利于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升他们的表达能力,为学生开拓了新的学习空间以及创造空间,进而促使初中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更好发展。下面内容就初中的综合性学习教学的开展做简要分析:
        1、初中阶段综合性学习板块教学存在的问题
        1.1缺少足够的支持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板块中,活动形式非常丰富,但是想要真正的落实却比较困难。此板块的教学活动以动态形式为主,进而在开展时就会有一定难度。想要打造完整的综合性学习,就需要多个方面的支持。比如活动场地、充足的时间、活动人员等多个方面的支持,单纯依靠教师自身力量很难完整进行综合性学习的教学[1]。
        1.2综合性活动流于形式
        在一些学校中进行调查,大部分语文教师并不会进行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只有少部分教师会针对综合性学习板块开展活动。主要原因是,语文学科是中考中非常重要的学科,教学任务比较紧张,语文课时有限,所以教师只能会利用少部分的时间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而这种流于表面形式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导致学生也不会重视综合性学习。
        1.3综合性学习缺乏语文性
        调查中发现,学生不够喜欢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原因是其同写作、口语交际等的区别不是很大。就课堂实际情况去看,部分综合性学习的组织缺乏一些语文性,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具体表现,但是却忽视了活动目的,也就是忽视了活动的语文性。综合性的学习脱离语文性,与语文知识联系的内容比较少,进而不能起到更好的语文教育作用[2]。
        2、初中语文的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2.1改变教学观念,提高重视程度
        为促使初中阶段的语文学科综合性学习更好开展,体现培育工程与价值,学校必须提高对其的重视,教师则要改变教学观念。学校的领导应当肯定综合性学习的价值,了解其对于学生实践能力提升和合作精神养成的重要作用,才能真正实践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对于教师而言,则应当形成将综合性学习融合到日常教学工作中的理念,以更积极地组织综合性学习,带领学生进行多样化活动,从而发挥综合性学习的教育积极作用。
        具体做法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语文教师定要确定综合性学习的边界和目标。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师占据着主导地位,向学生传递知识,过于关注语文知识的背诵以及写作,进而使得听说读写四个部分失衡,不利于学生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但是综合性学习则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出发,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教师要摆脱传统观念,不能将综合性学习按照作文课、活动课、阅读课的形式进行,应当把握其边界和目标,重视“综合”,其也是学科之间的综合,也是语文科内的听说读写的结合,目标与边界都离不来语文。其二,综合性的学习一定要贯穿在活动的始终。


教师应当知道,该活动则是语文学习,学生可以学习到关于语文的知识和技能。特别是部编版的教材中,综合性学习的板块里面有语文生活和传统文化两个方面,以这两个方面为切入点,强化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
        例如,《君子自强不息》的综合性学习中,语文教师对于活动的设计,应的重视人文主题的提炼,也要强调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人文主题部分,引导学生理解“君子自强不息”的内涵,培养学生刚健自强和积极进取以及百折不挠的精神。语文素养方面,教师以人文主题为中心,组织了演讲活动、写作活动等,让学生学会收集资料、写演讲稿,也能锻炼语言表达能力[3]。
        2.2优化综合活动的结构,提升活动的效率
        针对初中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必须要有效进行,才能发挥出更大的教育作用。所以,语文教师一定要于有限的时间内以及有限资源下,发挥综合性学习的作用,弹性地组织各样活动,学会“活用”教材。同时,教师要提高活动组织的有效性,此时应当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组织小组活动,让每个小组完成相应任务,进而提升活动的成功率。首先,语文教师要熟读家教材,提取其中的要点,对综合性学习活动程序进行简化,这样就能花费较少的时间,做内容丰富的活动。教材是固定不动的,而教师的想法却是灵活的,所以教师要充分调动自己的大脑,设计合理、执行度高的活动,在有限时间内做有价值的事情。这样就能规避课时不充足的问题,发挥综合性学习的积极作用。其次,构建有效的合作。在活动中教师量学生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分配必要任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独立完成任务,从而体现学生的主动性,也能减少活动时间,整合资源,提升活动的效率。
        比如,《岁月如歌-我们的初中生活》的综合性学习中,教师事先对活动的流程进行了整理,主要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收集资料,重温过往;第二部分为小组合作,精心准备;第四部分为展示精彩,共创辉煌。教师课前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将收集活动照片的任务布置给各个小组,1组2组收集初中阶段活动的照片;3组4组收集三年的大事件照片;5组6组收集关于老师的照片。每个小组将收集到的照片进行分类,推举一位解说照片的解说员,小组成员写解说词,解说员进行解说。在课堂上,主要是让学生们展示,分成“倩影再现”、“峥嵘岁月”、“难忘恩师”、“倾诉真情”这些环节,前三个环节,小组依次展示照片并解说;最后一个环节,同学们相互倾诉真情,表达对同学的爱。经过这样的活动,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培养,语文方面的听写读写能力都得到锻炼,有利于他们全面的发展。
        2.3科学进行活动评价,给予学生展示的机会
        综合性学习所产生的教育价值,并不是一次活动就能体现的那么明显,它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以语文教师要运用科学的评价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才能激发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也能让他们感受学习的快乐,享受成功的喜悦。一般情况下,教师可以采用教学中评价和成果展示的方式,以促使学生提升综合素质。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可以采用以主体评价为主,学生自我评价和学生互评为辅的方式。学生作为一名评价者的时候,也是一名被评价者。从而促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活动中,可以深刻和具体的了解到自身不足,客观看待自己的学习行为。学生积极参与到活之中,努力解决问题,表现的更活跃,也能取长补短,与其他同学一起进步[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师要积极开展多样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该课程有助于强化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锻炼实践能力,最终促使初中生全面发展以及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洁如.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课程定位与教学设计[J]. 全球教育展望, 2014.
[2] 刘晓燕. 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9, 000(003):P.9-9.
[3] 苏洁梅, 黄干. 中小学语文教师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能力缺陷及自补[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9, 000(003):199-202.
[4] 蒋锦芳. 突出综合性彰显语文味——浅谈语文综合性学习目标的确定与达成[J]. 教育观察(下旬), 2019, 000(006):1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