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教学的算法多样化见解

发表时间:2021/7/2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21年6月   作者:徐聪
[导读] 目前,小学数学教学越来越关注算法的获得和选择对学生的影响。算法多样化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是问题解决策略多样化的一种重要体现。提倡算法多样化就是尊重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有效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考的能力,可以说提倡算法多样化对小学数学的教学来说至关重要。但许多教师对算法多样化这一概念存在误解。以下我将对算法多样化这一方式提出一些粗浅的观点。

徐聪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泗门镇第二小学
【摘要】目前,小学数学教学越来越关注算法的获得和选择对学生的影响。算法多样化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是问题解决策略多样化的一种重要体现。提倡算法多样化就是尊重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有效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考的能力,可以说提倡算法多样化对小学数学的教学来说至关重要。但许多教师对算法多样化这一概念存在误解。以下我将对算法多样化这一方式提出一些粗浅的观点。
【关键词】小学数学;算法;多样化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2021)06-198-01

        “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是数学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它是指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即对于同一问题运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按照这样的教学,使不同的人在数学学习上得到了不同的发展,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挖掘了每个学生的潜能,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但是在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的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择优算法,从而提高计算技能和教学效果.
        提倡算法多样化绝不是算法越多越好,其更深层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我价值观念,真正体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教学理念.因此,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进行算法的优化教学更为重要.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教师要走出算法多样化就是计算方法多样化的误区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算法多样化是指群体的算法多样化,而不是要求每个学生掌握多种算法,它具有个性化,要因人而异。不同的人可以掌握不同的方法,既可以一人掌握多种方法,也可以一人掌握一种方法。视学生的实际能力而定,而并非每个学生掌握每种方法。方法只是对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路径和不同的视觉,提供不同的情感和不同的表达能力。它是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差异交流,通过这种差异交流,求同存异,让学生体验、学习别人的思维活动成果,掌握适合自己的一种或几种方法,也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提升和发展。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由于没能从整体上理解、把握课程标准理念,用孤立、片面、静止的眼光来看待“算法多样化”,以为算法多样化教学就是每堂课的算法越多越好,多多益善。生硬地套出学生的多种算法,刻意地挖掘每种算法等现象屡见不鲜。使每堂教学仅仅成为各种算法的展示台,算法多样化教学流于形式。



        二、实施算法多样化教学的措施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1.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我领悟
        在教学关于“9+几”时,我首先通过课件出示兔子搬萝卜的画面,画面内容是:有两个箱子,现在一个箱子里装9个,另一个箱子里装5个,一共有多少个?提出算式,学生思考,一共有多少个呢?学生想出了多种算法,如下:
        (1)数数法,从9往后数,再数5个就是14.
        (2)凑十法,9分成5和4,5+5=10,10+4=14;5分成1和4,9+1=10,10+4=14.
        (3)推理法,把9看成10,10+5=15,15-1=14.
        面对上述多种算法,此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各种方法进行比较,哪一种方法最好呢?对于每一种算法,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和鼓励.最后,用凑十法解决较好,渗透优化思想.
        算法优化的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学会反思、自我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能急于求成,而应把自主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在自我感悟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所以,算法的优化教学需要教师采用一定的教学策略来引导,从而实现教学的理想境界.
        2.对一些基本计算方法要有侧重点
        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不能对各种计算方法一视同仁,而要对一些基本计算方法有所侧重,让学生明白通用方法和最简方法,必要时对学生的计算能力进行适度机械训练,特别是在低段,像开小火车等有助于提高口算能力的竞赛要在课堂上多开展。同时,小学数学教学不能忽视估算,估算讲究方法,在估算中我们同样倡导估算方法的多样化,还可以通过估算来检验精确计算。
        3.要多引导学生理解自己的算理
        我们不应排斥算法机械化,但同时我们又要崇尚理性。在小学计算教学中要多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样算”,要让学生理解自己算法的算理。曾有一种观点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种顿悟,只要学生算对结果,就要少问学生“为什么”,这有一定的道理。教师不应强迫学生说算理,但在算法多样化过程中,需要对一些重要方法在算理上进行必要的分析,以便从整体上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
        算法多样化要因人而异
        如,我在教学退位减法十几减7时,教师先让学生观察问题情境,提出怎样列式,引入算式12-7,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并交流汇报,出现了以下几种算法.
        (1)用“一个一个减的方法”
        算式:12-1-1-1-1-1=5;
        (2)用“平十法”――被减数12的个位是2,为了“平十”,把减数7分成2和5.先算12-2=10,再算10-5=5,算式:12-2=10,10-5=5.
        (3)用“想加算减”的方法――借助加法来考虑减法,想7加几等于12,12减7就等于几,算式:因为7+5=12,所以12-7=5.
        (4)用“破十法”――所谓“破十”,就是破出十来减,即用十减.当被减数的个位比减数小时,就把被减数分成10和几,用10减去减数,剩下的数再与被减数的个位上的数合在一起.即把12分成10和2,算式:12=10+2,10-7=3,3+2=5.
        倡导算法多样化意在尊重、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相互交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算法,培养创新思维,促进个性发展.每一个学生总有自己的思维特点,只有学生喜欢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教师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应尊重学生自主选择那些经过优化后的方法,但不排斥一部分认知水平较高的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同时允许个别学习困难的学生暂时用在优化后已淘汰的方法.
        总之,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创新,引导学生比较各种算法,让学生选择合适自己的方法,并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互相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方法。而不是要教师不顾实际情况,一味地追求学生的算法多样化,人为地制造学生的学习误区,导致学生乱用算法。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正确理解、把握“算法多样化”,要在具体的情境中,在平等的师生关系、合理的评价机制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运用多种算法,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参考文献:
[1]王丽娟.浅谈小学数学“算法多样化”[J].科学大众,2018(5).
[2]杨宝森.浅谈小学数学算法多样化教学[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