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之策略探析

发表时间:2021/7/2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21年6月   作者:马筠戎
[导读]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习惯。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及优化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进行阅读的有效学习,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马筠戎   四川省宜宾市农业街小学  四川  宜宾  644000
【摘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习惯。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及优化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进行阅读的有效学习,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2021)06-167-01

        传统语文教学中未注重阅读教学对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在教育学者不断研究下阐述出阅读教学对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具有的促进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已经广泛注重阅读教学质量。为了保证阅读教学质量,语文教师已经普遍应用个性化阅读教学模式,期望通过站在每位小学生喜好的角度设计个性化阅读模式,获得更优质的教学效果。
        一、个性化阅读的概念
        所谓个性化阅读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个性化学习为核心,利用学生的自主积极性开展阅读教学过程,在满足学生不同阅读需求的同时,可以达到保障阅读教学质量的目标。在开展个性化阅读教学时,要以规范化阅读为教学基础,规范化阅读与个性化阅读之间并不存在互相矛盾的问题,只是在规范化阅读的基础上注重学生自主阅读的模式,能够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应用适宜自己的阅读方法阅读文章,并在此过程中产生个性化的理解内容。可见,个性化阅读突出的是学生的"学",一切围绕学生的有效学习为核心。
        二、个性化阅读的要求及小学语文教学的要点
        1个性化阅读的要求
        个性化阅读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首先,教师需根据学生的共性开展阅读教学。学生普遍具有好奇心强、好胜心强的特点,且容易对自身缺乏正确认识。教师需以此为基础,调整阅读教学方案,保证教学质量。其次,教师需根据学生的优势开展个性化阅读教学[1]。根据学生不同的优势,要求其完成不同任务,充分体现对学生的尊重。最后,教师需根据学生在“性格”方面的“个性”开展个性化教学,保证多种性格的学生都能够积极按照教师的思路进行学习,提升教学质量。
        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点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点包括"课前预习、教师讲解、学生阅读、教师分析、学生总结"。教师的阅读教学方法越丰富,学生的个性越能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越能得到体现[2]。长此以往,学生便会在阅读学习中增强自信心,这对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目前,很多教师已经认识到个性化阅读的重要性,并尝试利用这一模式开展阅读教学。
        三、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的教学策略
        1巧设情景,激发个性化阅读源动力
        教无定方,学无定法,思有所异,在学习当中每个人的想法都是不一样的。但是在传统阅读教学中,教师常常犹如审判官一样经常以"结论正确"和"道路指示"的"思维局限"之中,将学生的想象力进行扼杀,思维进行固化,所以想要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需打破传统存在已久的鄙陋模式及"教学魔咒"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和让他们的创新灵感得到释放,这样个性化阅读才算真正的开展成功。



        比如,在学习《春晓》这一首诗歌时,可以让学生自主想象一下当时的场景,作者住的地方什么样子,门是什么样子的,什么颜色的,周围的景色什么样子,第二天,地上宛如花坛一样落了很多昨晚被吹落的春花,以此可以让学生用口语复述出来,脑补出来,从而让学生犹如变成了作者一样,去理解这首诗歌,仿佛这首诗歌就是自己在那里写的一样,因此,教师利用教科书上的内容,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动力,实现在快乐中收获了知识
        2自主探究——发散思维大课堂
        伯克曾经说过:"读书而不回想,犹如食物而不消化"。很多的教师的学生读书都是只读表面内容,从来不去了解这篇文章的深层含义,让小学生的个性化思维被严重地束缚了起来。读书的目的是要去了解书里的每一个地方,去挖掘出作者构造每一个人物的特点,如果只关注好的,或者在角色扮演的时候都争着演好人,那就犹如囫囵吞枣,只会感到饱,而非充实,对文章的了解也是很片面的。
        3学会自主阅读,提升阅读素养
        自主阅读可以锻炼学生专注力和自制力,让学生拥有不受外界影响的能力,使学习效率更高;其次,学生学会自主阅读,就能在任何时候都能学习到知识,因为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自主阅读中得到提高,在零散时间学生也会学习到知识。书籍中很多知识都能帮助学生明事理,在学生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让学生的成长环境更加健康。
        例如:小学教学课程较少,也没有要求学生上晚自习,那么学生就拥有更多的课余时间,学生上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很多知识点光依靠课堂时间学习,是完全不能完成教学目的的,此时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学习到更多知识点。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能加深学生自身思考理解能力,更多的是让学生学习到不同的知识,在书籍中找到能引导学生人生的真理。自主阅读既是一种品格也是一种优良习惯,在小学教育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因为学会自主,不仅对学生学习有很大帮助,在学生未来的事业中,也是一种优势。
        4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引导融合
        教师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也要注重自身在班级中所处的位置。个性化阅读旨在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发挥其主动性,但是教师不能只是一味地一味地放任学生主动阅读,教师也要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避免学生因生活经验不足,对文章内容产生错误的理解。只有将学生的主动性与教师的引导作用充分的融合,才会更好地展开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课堂。
        例如,教师在进行教学《铁杵成针》这一内容时,部分学生在阅读中认为老奶奶的做法并不是正确,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了一件没有用的事情上,而且铁杵也有铁杵的作用,没有物尽其用,反而做了很多无用功。首先教师要对学生产生的疑惑予以赞赏,表扬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寓言故事是通过小事来反映生活中实际的事情,在一些好的事情上要学会坚持,但对于一些坏的习惯和事物上,不能拿“持之以恒”作为借口,真正的成长是通过对不同事物有着自己的理解和想法,不要浪费时间,同时对于自己坚持的事物要持之以恒。
        结语
        总之,个性化阅读是现代教学中重要的培养要素,语文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尽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阅读,将阅读活动转变成自主探究、自发执行的行动,让学生的阅读体验不断得到提升,不断去升华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技巧,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 张锦华.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J].读写算,2020(29):99+101.
[2] 郭艺芬.兴趣引领阅读——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69):24-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