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发表时间:2021/7/2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21年6月   作者:吴玉兰
[导读] 现在的高中生的心理压力较大,很容易产生相关的心理问题,作为教师,我们的工作重心不是教会学生掌握多少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也不是要求学生都能拿高分,而是要从学生的整体发展出发,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要让学生健康快乐的学习成长。在学校, 班主任是和学生接触最频繁的的,所以班主任担任着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的重要任务。在学生心理出现问题时,班主任应该即使察觉和与学生进行交谈,让学生可以正确面对自己的思想和

吴玉兰    湖北省咸宁市赤壁市蒲圻初级中学  437300
【摘要】现在的高中生的心理压力较大,很容易产生相关的心理问题,作为教师,我们的工作重心不是教会学生掌握多少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也不是要求学生都能拿高分,而是要从学生的整体发展出发,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要让学生健康快乐的学习成长。在学校, 班主任是和学生接触最频繁的的,所以班主任担任着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的重要任务。在学生心理出现问题时,班主任应该即使察觉和与学生进行交谈,让学生可以正确面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在本文中我将班主任班级管理下进行心理危机干预与大家进行交谈。
【关键词】班级管理;心理危机干预;班主任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2021)06-183-01

        人的心理是一件很复杂的东西,对于处在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 处在心理第二次断乳期,他们的情绪落差有时候会很大,高中学生心理都比较敏感,可能一件小事就会让他们产生内心矛盾,作为班主任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一刻也不能松弛。高考的压力, 父母的期待,学生教师之间的相处,这些都压在高中生的心上,过度的压力会对学生心理造成严重的影响。由此,在本文中我将就班主任如何班级管理下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来谈一谈我的看法。
        一、要时刻重视学生心理问题
        在现代生活中,教师和家长对于学生心理问题没有过多的关注, 而是一味的关注学生的成绩,这其实是不符合当代中学生成长发展要求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学生的心理问题比任何都要重要,教师不能有侥幸心理,认为心理危机离我们比较远,学生不会有。但事实上,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心理问题,但成年人知道如何去调节自己的情绪,以及成年人抗压能力较强。而对于高中生来说,可能原本一点点小问题会在他们心中不断放大,如果无法及时得到解决的话,就会在心里不断积累,最终酿成大祸。心理危机就潜伏在每个学生身上,作为班主任教师要时刻关注这些问题,将学生心理问题扼杀在摇篮里,让学生可以健康成长。
        就比如,一次学生迟到,教师批评了几句,教师认为这件事这样就过去了,没什么,但可能就会在学生心理留下痕迹,处在青春期的学生心理都十分的脆弱,他们可能因此对这个教师产生不满, 甚至从而对这门学科失去兴趣。班主任要时刻关注学生,班主任可以在课后将学生请到办公室,需要注意的是,班主任不要以严厉的口吻和学生说话,要向平常交谈一样,不要让学生产生心理压力。班主任可以温和的向他们询问原因,是不是有什么事情,了解学生的心理,如果学生是因为一些不可抗拒的因素迟到了,比如路上堵车之类的,班主任可以说,这次的事情不怪你,但是迟到了教师批评你是想要督促你……对学生进行心理开导,不要让学生钻牛角尖。这样从生活中的小事入手,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用关心的态度了解当事学生的想法并提供帮助,让学生保存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二、对心理危机知识进行学习
        作为班主任要想从心理方向疏导学生,就必须先知道心理危机是什么,都有哪些症状,应该如何进行心理干预。这些问题都是班主任应该知道的。只有知道这些,班主任才能在日常的教学与班级管理中通过观察,了解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干预解决。心理危机有很多种症状,造成心理危机的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接触的圈子就只有学校和家庭, 接触范围较小,造成心理危机的原因也就会较少一些。班主任在看到学生状态不理想,多次上课无精打采,与同学交流减少。班主任要通过有效的交流了解学生潜在的心理问题,防止学生相关问题的发生。
        如果班主任看到有的学生每次上课都会情绪低落,下课也不和其他交流,下课总是独自呆在自己的座位上,班主任应该找机会与学生接触,可以是聊聊学习也或是聊聊家常,班主任以朋友的身份接近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慢慢的切入话题,了解学生近期的状况, 看到底发生了什么,是学生家里出什么事,还是学生与舍友同学闹矛盾,找出原因,之后教师再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开导,教学生如何处理这些问题,让学生可以打开心扉,教师还可以不定时的进行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从而对每个学生的心理有一定的了解。或许对于大人的我们来说,看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感觉不值一提,但可能对于学生来说,不及时解决,最后可能会使学生撑不住,从而导致学生产生一些消极想法。班主任平时要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情况,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做好预防。
        三、多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在现实中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有时候班主任不能及时察觉学生的心理问题,班主任从事的班级事务较多,不可能面面俱到,总会有疏忽的时候,如果班主任在问题发展到不可收拾的时候才发现再去解决,问题就会变得麻烦很多,也会对学生心理造成很大的伤害。所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班主任可以多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对高中生会产生的心理问题及时进行解决。并且班主任可以教学生如何对自己进行心理疏导,在自己心理不舒服的时候如何解决,教会学生自己解决心理问题才是根本,这样才会减少相关心理问题的发生。
        教师可以定期召开班会对学生进行团体的心理辅导,比如对于学生早恋问题,或者对于学生如何与同学教师相处问题,进行探讨, 教学生在遇到这些问题时如何处理,教学生如何解决自己的心理压力,可以采取和同学或者是教师诉说的方式来解决,也可以采取听音乐或者跑步的方式,来让学生放松,释放心中的压力。
        总之,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心理问题至观重要,如果处理不好会对学生的以后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会对他们的成长造成伤害。作为班主任来说要即时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对学生进行心理的辅导,不要让心理问题积累,最后导致大祸。做好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任务。班主任要从生活中的小事出发,及时解决这些问题,让学生可以健康快乐的成长,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长大。
参考文献:
[1]万林. 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基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视角 [J]. 中国特殊教育 ,2019(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