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吟诵走进课堂,品传统之美

发表时间:2021/7/2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21年6月   作者:和兆春
[导读] 吟诵是一种读书的方法,带有浓厚的古典文化特色,在如今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吟诵的教学方法,对现代语文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返璞归真”不仅是教学方法上的创新,还包括汲取传统文化精髓的内涵,从而增强现代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本文从吟诵教学方法的含义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应用吟诵的策略,旨在为教师提供教学方案参考。

和兆春   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西路小学
【摘要】吟诵是一种读书的方法,带有浓厚的古典文化特色,在如今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吟诵的教学方法,对现代语文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返璞归真”不仅是教学方法上的创新,还包括汲取传统文化精髓的内涵,从而增强现代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本文从吟诵教学方法的含义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应用吟诵的策略,旨在为教师提供教学方案参考。
【关键词】吟诵;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2021)06-145-01

        引言:对于小学的语文古诗词教学而言,创设情境是最常见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学习古诗词,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客观条件,让学生通过体会意境来感知古诗词的精神内涵。为促进学生对古诗词内容的理解,教师应结合吟诵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示范,从“赏读”到“听读”,再到“诵读”,通过一系列的过程深化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而学生在吟诵的过程中,可以逐渐对古诗词形成亲切感,在之后的学习中准确的把握古诗词的内涵与美感特征。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吟诵的含义
        所谓“吟诵”,从其字面含义中理解,可以将“吟”作为“吟咏”,具体来说就是“有节奏的朗诵”。吟诵在我国的文化史中具有长远的发展,这一传统在古往今来的教育事业中一直备受重视,但在现代教育中,由于教育的目标发生转变,教学内容也更加丰富,传统的诗歌教学也不适合开展教学工作,所以适当的引入吟诵是非常有价值的,但教师要把握其中的分寸和尺度。吟诵是汉文化中人们认可的一种朗读方式,从先秦散文开始、直到汉乐府、宋词、元曲,都可以从朗读中体会古诗文作品的“情调”,这就是吟诵方法的出现成因。然而在现代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吟诵方法却在逐渐流失,为发挥吟诵在教学中的作用,教师应有计划的将吟诵引入课堂中,为古文学教学增添色彩。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吟诵的教学方法
        (一)选择吟诵素材
        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吟诵兴趣的培养,兴趣可以为学生带来长久的动力。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已学习过的一些古诗词入手,学生对这些知识已经非常熟悉,在尝试吟诵时也能更加容易。
        (二)深入理解文本
        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压力较大,语文学科中的知识需要学生理解和背诵,对于学生而言,长期处于学习压力之下,自身对学习的热情正在逐步褪去,所以教师应用吟诵的方法,可以重新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让学生对吟诵这一新鲜的事物产生兴趣,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思维。
        (三)注重平仄押韵
        平仄押韵是吟诵诗词的必要条件,开展语文吟诵教学活动,教师就要注重对诗词平仄押韵的吟诵指导。


长期以来,我国古诗词的教学都是千篇一律的,学生在朗读时往往也只要求吐字清晰、带有感情,而并未对朗诵的细节作出更高的要求,所以教师也并不重视这些细节,但在吟诵教学中,教师就需要让学生对古诗词的平仄和押韵具备基本的了解,才能使吟诵和朗读有所差别,而吟诵更具有美感和欣赏性。
        三、小学语文古诗词吟诵教学的基本策略
        (一)转变观念,重视古诗词吟诵教学
        革新观念,给予高度重视是开展小学语文古诗词吟诵教学的前提。观念的转变主要是指学校、教师和家长,只有观念一致,家校形成合力,才能够吟诵教学提供“生长”的土壤。“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这句话说明了,学校的教育观念直接决定教学效果。也就是说,首先需要学校重视吟诵教学,为吟诵教学创造条件,营造氛围。其次,有了学校的支持,教师观念的转变也同样重要。不搞“一言堂”,将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鼓励学生吟诵,并为他们构建古诗词吟诵的展示平台,潜心研究、积极实践是至关重要的。最后,还要得到家长的支持。家长在学生的教育中非常重要,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与学校进行互补,所以,家长要正确认识吟诵的意义和价值,以便形成家校合力。
        (二)加强培训,提高教师吟诵教学水平
        加强培训,提高教师吟诵教学的水平是古诗词吟诵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目前,教师古典文化专业素养较低是影响古诗词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想做好古诗词吟诵教学,就必须要改变教学现状,加强教师在古典文学方面的培训,提升他们的吟诵教学水平。同时,教学需要创造性,如果只是一味的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教学是不可取的,在好的方法反复的使用也会让人感到乏味,所以,教师要能够根据教学内容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方式,这可以让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充满吸引力。
        (三)激活课堂,创新课堂教学的方式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课堂,提升教学效果。因此,在小学语文古诗词吟诵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采用更为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比如,通过借助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营造出适合吟诵的氛围。例如,在学习古诗《村居》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和文章内容相关的视频,并配以音乐和古诗的吟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课堂中,带领学生在吟诵古诗词时,教师要把好语调、韵律、节奏和吟诵方式的变化。同时,还要采用多种形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定期组织小组合作形式的吟诵竞争活动就非常有效。
        (四)多元评价,形成有效的教学机制
        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进行反馈、激励和诊断的主要手段。在吟诵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积极的,多元化的教学评价,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互评和自我评价。从而形成良好的评价机制促进古诗词吟诵教学的长效发展。另外,教师的评价要具有导向性和针对性,这样才能使学生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从而获得进步的方向,为将来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总之,吟诵是一个学习的过程,适合应用于汉语言、传统文化的教学中,教师在应用吟诵方法时,可以注重对情境的营造,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吟诵氛围,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在汉语学习中的语感素养,加强学生对汉语文化的理解。同时,吟诵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种实践活动,可以在学生的学习之余,为学生缓解知识学习的压力,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纪波. 让吟诵走进语文课堂[J]. 文学教育(下),2016(08):88-89.品传统之美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