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教师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1/7/2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21年6月   作者:黄丽梅
[导读]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提倡学生自觉学习、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学习方式。如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能够合理运用该方式进行教学活动,能够极大程度上提高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对语文学习的兴趣,纠正传统的语文学习中全都围绕课本的封闭性语文教学体系,拓宽语文教学与学习领域。那么,小学语文教师在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时,主要应该为学生做些什么,起怎样的作用呢?本文将就此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个人拙见。

黄丽梅    广西玉林市容县容西镇祖立小学龙头分校  广西  玉林  537501
【摘要】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提倡学生自觉学习、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学习方式。如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能够合理运用该方式进行教学活动,能够极大程度上提高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对语文学习的兴趣,纠正传统的语文学习中全都围绕课本的封闭性语文教学体系,拓宽语文教学与学习领域。那么,小学语文教师在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时,主要应该为学生做些什么,起怎样的作用呢?本文将就此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个人拙见。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作用;自主探究能力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2021)06-013-01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学习主体也就是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对学习客体也就是知识进行不断探寻,深入发展的一个过程。在该过程中,学生们往往会受到自身知识水平、教师所提供的学习时长、知识途径来源、信息技术条件等等因素的限制,为了降低不必要的局限,教师应该在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发挥好自己的作用,为学生们综合素质的提升做出最大的努力。
        一、正确看待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
        小学的孩子们正处于认识世界的初步阶段,各方面能力与水平都存在一定不足,再加上自主性较差,毕竟比较活泼好动,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因部分教师观念过于传统,只想要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从而不能够正确看待语文综合性学习,很少采用或者不采用该模式进行教学,从而可能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一定的抑制。综合性学习是将小学语文最重要的五部分,即识字、写字、阅读、写作与口语,进行紧密结合,并且与其他学科存在一定的交织,是一种能够快速锻炼学生自主探究知识并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教师应该重视在语文课堂中展开综合性学习活动,不断提升自己教学能力,推动教育改革的进行。
        二、教师定位
        综合性学习主要以学生为主体,要求学生自己在知识的海洋中探索,教师仅仅提供一定的引导与辅助即可。比如说,在学生进行学习资料的选择时,可以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提出自己的意见,并对重点学习方向进行一定的讲解。但切记不可强制干预学生的选择,包办代替,最终适得其反。当然,除了强制命令外,完全放任自流与全权把控两种方式也不可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准确把握自己的角色与定位,成为学生上升的“拐杖”与“阶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们的自觉能动性,切实帮助学生解决能力范围外的问题,适时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知识,保持及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爱与动力。
        三、编排与规划
        综合性学习虽说是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但是语文知识庞杂且繁琐,难免学生在探索语文世界的道路上会走偏。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对任务与目标进行相应的安排与指定,告诉学生们应该做什么,怎么做,避免孩子们盲目学习。在此过程中,学生也可对任务与目标提出自己的看法,个体间存在差异在所难免,每个人的学习任务应该根据其自身素质做出相应的调整,教师进行规划时可以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共同制定最适合学生的学习计划。当然,在学习中,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进行教学安排时,要教会学生如何根据任务与目标进行资料的搜集与处理,充分发挥出资料应有的作用。
        四、顾问与指导
        因为学生的水平有限,自主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会碰到一些能力范围之外的问题,需要老师及时地加以指导,帮助解决。“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是儒学大家孔子的语录。因此,在老师帮助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可以进行循循善诱,但不可越俎代庖,杜绝“填鸭式”或者“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在学生充分进行分析与思考后,老师在其基础上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启发与开导,为学生解答疑问的同时,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也产生积极影响,为学生留下自我发挥的空间。
        五、督促与鼓励
        人在生活与学习中难免存在一定程度的惰性,这是人的天性,部分学生身上更为明显。在学生们综合性学习过程中,老师根据学生每个阶段的学习情况,对其进行督促,但是督促不等于监督,自主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进行综合性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语文世界的魅力,对语文学习产生出更浓厚的兴趣,如果老师总是监督,会让学生把兴趣变为负担,从而对学习产生排斥,降低学习积极性,老师要把握好督促与监督的不同,别把督促变为监督。并且适当的鼓励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也是显著的,当学生取得一定成果时,适时进行鼓励与夸奖,能够提高学生探索知识的自信心,强化其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当然没有做好的学生,也需要进行一定的鼓励,对其未来学习表示出期许,加强学生继续探索语文奥秘的勇气。
        总结与展望
        从上述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时,不代表老师任务变得轻松,甚至是对老师自身综合素质有着更高的要求,老师在进行教学的同时,要不断地充实自己,跟上学生成长的脚步,发挥出自己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着眼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带领学生坚持不懈地去探索语文世界的奥秘,将学生过往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究,为我国现代化教育改革做出自己的努力,为“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为祖国培养出更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彭志琴.浅谈教师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作用[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174-174.
[2]杨献荣.试论教师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作用[J].小学教学参考,2003,(Z1):18.
[3]李建伟.浅析教师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策略研究[J].新校园(阅读),2016,(01):70.
[4]谢宏才.探究农村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设计与实践中教师的角色、地位和作用[J].读写算,2018,(09):90.
[5]张玉梅.浅析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J].《东西南北:教育》,2018:189-1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