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文化润疆在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中的积极作用

发表时间:2021/7/2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21年6月   作者:莫宏亮
[导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深入做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中华传统文化体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和精神标识,它在历史上为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发挥过重要作用。大力开展文化润疆工程,助力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行稳致远。

莫宏亮   新疆伊宁市委党校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深入做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中华传统文化体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和精神标识,它在历史上为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发挥过重要作用。大力开展文化润疆工程,助力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行稳致远。
【关键词】文化润疆  积极作用  开展文化润疆工程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2021)06-194-01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深入做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这为新时代新疆文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一、文化润疆的提出
        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不仅是一项政治任务,更应是每个文化工作者的自觉意识、自觉担当。具体来说,就是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滋养润泽新疆各族干部群众的灵魂,使大家始终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定文化自信,自觉自信地做既有中国脸、又有中国味、还有中国心、更有中国魂的中国人。这需要坚持不懈地长期努力,才能更好地体现文化润疆中“润”字的重要作用。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的集合,它在历史上为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发挥过重要作用。我们应以“是否有利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根本标准,以“是否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相融合”、“是否与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相适应”、“是否体现人文性与科学性的辩证统一”为具体标准,将优秀的文化成果和价值理念从传统文化中甄别、遴选出来,转换成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治国理政智慧,进而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优秀传统文化能够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文化支撑,为当今世界发展贡献精神力量。
        三、大力开展文化润疆工程,助力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行稳致远
        中华文化是文化润疆的主体。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创造的精神财富,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精神特性。新疆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扎根中华文明沃土,延续中华文化基因,彰显中华文化特质。只有以中华文化为主体,文化润疆才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思想导向。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文化润疆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主题来谋划推进,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文化润疆的引领作用,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和宗教观,深刻认识到我们的国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要深化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赓续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统领文化润疆的前进方向。



        在“润”字上下功夫。中华文化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文化润疆的基本方式是润物无声。要在“润”字上下功夫,使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受到浸润感染,接受洗礼淬炼。要引导文化工作者多出文化精品力作,把中华文化蕴涵的优秀思想和理念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出来。要积极开展思想斗争,旗帜鲜明坚持真理,立场坚定批驳谬误,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以工程项目为依托载体。近年来,新疆实施了一系列中华文化工程,如制作新疆历史文化系列电视片《国之新疆》《史话新疆》,开展《中华经典诵读》系列活动,实施新疆民族文学原创和民汉互译作品工程等。喀什地区英吉沙县建设了国学书院,阿克苏地区拜城县推动传统戏曲进校园,“全国改革先锋”称号获得者库尔班•尼亚孜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开设国学课堂,这些都是文化润疆的代表性工程。实践证明,文化工程使无形的文化有了有形的依托。
        用现代先进文化引领时代风尚。人人平等、各民族平等,依法治国、依法办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样的现代文明理念应在新疆各民族中得到持续广泛的宣传和实施。尤其男女平等的现代文明理念,既要大力宣传又要在现实中予以真正落实。现如今公路和铁路四通八达,手机、电视、网络的普及和日常运用,这是普及现代科技文化的现实基础。注重以多样方式形成学科学、懂科学、尊重科学的社会文化氛围,这也将有助于抵御宗教极端思想的影响,促成新疆各民族思想意识的现代化。
        传承红色文化或革命文化。新疆有着深厚的革命传统,在共产党人影响下,新疆各族人民可歌可泣地进行反帝、反侵略、反分裂斗争。新中国成立后,几代人的屯垦戍边、奉献牺牲,形成了弥足珍贵的屯垦文化和屯垦精神。这一切,都是文化润疆的宝贵资源。红色经典在新疆的传播,对新疆各族人民的精神气质形成了深远影响。今后应继续结合国家通用语的使用和普及,在新疆各族人民中深入普及红色经典和革命文化。
        用非遗讲好新疆故事。2020年10月29日,“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词出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中,这是非遗第一次出现在党的全会文件中,体现了党中央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扶持。新疆需要大力实施非遗传承能力建设工程,发挥作为丝绸之路核心区的区位优势和多元文化特点,打造非遗传播平台,筹建新疆非遗馆,打造丝绸之路非遗国际博览会,集中展示新疆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实施非遗宣传展示与交流工程,加强协作,广泛联合社会力量,推动非遗普及教育,组织非遗项目和传承人走进校园、社区、乡村,通过开展“我们的节日”“天山南北贺新春——新疆非遗年俗展”等丰富多彩的互动体验性活动,提高参与非遗保护传承的自觉意识,让各族人民在心底深处热爱中华文化,从血液中认同中华文化。
        加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切实增强文化认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文化认同,就要把牢正确方向,创新方式方法,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润物无声,就要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新疆干部教育、青少年教育、社会教育,就要充分发挥现有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让各族人民打心眼里热爱中华文化,从血液中认同中华文化;还要增强各族人民的文化自豪感,将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融入对整个中华文化热爱之中。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