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晓芸 陈晓新 何超林
广东省广州市 广东实验中学 510030
【摘要】 根据生态体验理论分析,平衡家校生态,提升立德树人的境界是新时代家校建设的重要课题。初中德育工作中,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辅相成,两者在学生的成长中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然而,传统家校教育互动存在碰壁性、经验性的特点,家校生态容易出现失衡。因此,学校与家庭之间加强教育理论和做法的学习、联系与合作,促进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学习引进新的育人理论和方法,有助于提升家庭教育的有效性,增强家校协同育人的合力,助力实现育人目标。本文从家校生态平衡的视角,介绍一项以家长读书沙龙为载体,以学习“正面管教”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为内容的家校协同育人德育活动的实施。
【关键词】 家校生态平衡;正面管教;读书沙龙;育人
2017年,教育部发布《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指出要坚持“协同育人”,“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引导家长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1]。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也从教育学视角指出,“家庭和学校是儿童的两个教育者,二者之间行动要一致,要志同道合”[2]。生态体验理论指出,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校是一个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否决定了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能否顺利达成。只有家校生态趋于平衡,“教育才有实践魅力”[3]。
然而,现实中的传统家校教育却往往处于失衡状态。“传统的家校教育习惯可以概括地表述为:对孩子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发展特点不作深入系统研究;家校之间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碰壁以后才家校两头着急上火,但又不能迅速拿出科学的解决办法。”[4]同时,平衡的家校生态应“以‘家长——班主任’为双核,以孩子为关爱、引导和教育的对象”[5]。因此,在家校沟通中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促进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学习引进新的育人理论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一、选择《正面管教》,踏上“和善坚定”之路
家庭教育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土壤。生态体验理论指出,在三重生态圆融互摄优化生命形态的魅力化育形态中,亲子关系所处的“类生态”[ 根据生态体验模式论分析,三重生态包括:自然生态、类生态以及内生态。其中,类生态指人与人、族群。文化的关系,是人生命的社会依托、心智模式的经验源、生命发展的平台。]环境是三重生态中极其重要的一环[6]。而家长是这一土壤的培育者,家长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改进,对家庭“类生态”环境的平衡,对促进孩子的整体发展都具有极大的帮助。
初中生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因此,要更好地落实德育教育,就不能仅仅依靠经验主义或者“亡羊补牢”式的教育,需要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学习改进教育技巧。“正面管教”的理念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和鲁道夫·德雷克斯的“个体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由简·尼尔森、琳·洛特等教育专家发展完善。该理念倡导“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方法,主张营造“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以培养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主张也有助于营造和谐平衡的家庭环境。
二、前期线下预热,更新理念技巧
体验式的家长与培训有助于达到思想观念转变的效果。进行生态体验式的培训,如工作坊、教师-家长沙龙、亲子读书会等形式,可以让家长在体验中“深切感悟到当代孩子身心发展新特点,意识到家园、家校共育的重要性,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和体系。”[7]
因此,在“正面管教”读书沙龙的预热阶段,主要通过委托家委会邀请正面管教领域的专家进行线下学习体验,并组织部分家长率先开展线下读书小沙龙,旨在为帮助家长对正面管教建立系统认识,开启正面管教学习之路。
运用下表对两种方式进行说明:
学习方式 组织者 参与者 资料留存 预期目标
工作坊学习体验 班级家委会 自愿报名 书本
学习记录表 整体熟悉正面管教理论及技巧
读书小沙龙 班级家委会
或班主任 部分家长 问题及对策记录表 初步尝试使用技巧并分享心得
三、微信线上推进,交流心得体会
完善家校协同机制,就要提高互动性,关注差异性。构建家校协同机制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学校和家长的双向交流,“将家长从听众变成发言者,以调动家长参与家校协同工作的热情”。
同时,需要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的不同,家长教育认知水平的不同,“提供教育理念宏观层面和教育方法微观层面的不同指导”[8]。而现实中,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制约,班主任和家长之间,以及家长与家长之间很难完全实时实地实现关注差异性、互动性的交流。
鉴于此,“正面管教”读书沙龙在推进阶段主要采用“微信读书沙龙”的形式。方便快捷的线上学习交流既能将更广大的家长群体纳入到学习互动交流中,又能使不同的家长在交流中求同存异,借鉴相似的育儿经历提增经验,关注不同的亲子关系形成思考,更使得老师与家长在沟通交流过程中加强理解,增进互信,最终有助于平衡的家校生态的形成。
线上推进主要流程及说明如下:
1.前期准备
(1)内容:购置学习用书、确定班级家委会分工、制定“读书沙龙计划表”(图1)、制定“解决问题表”(图2)、班级群动员、建立专门的“读书沙龙交流群”。
图1. 读书沙龙计划表
图2. 解决问题表
(2)负责人:班主任、班级家委会。
(3)说明:“读书沙龙计划表”主要包括各期主持人、嘉宾、记录员、日期、学习章节等信息,班级动员时公布学习计划。“解决问题表”中列出几个思考问题,用于引导嘉宾结合实际事例,从书中寻找应对理念和措施技巧。
2.每期流程
(1)主持人确定“沙龙议题”。主持人于周一周二阅读当期讨论的章节,结合书中给出的讨论问题,确定本期“沙龙议题”并发群供学员及嘉宾提前思考。
(2)嘉宾完成“解决问题表”,做好分享准备。
(3)主持人主持“微信读书沙龙”。
1)时间:周六晚7:30;
2)流程:签到预热——主持人发布议题——嘉宾分享讨论“解决问题表”——学员按照“感触语句(拍照上传)+感想”的格式分享学习体会——主持人及班主任总结——公布下期主持人及学习章节——记录员整理形成文字记录。
(4)说明:
1)主持人开场辞包括:沙龙流程、沙龙议题、嘉宾介绍、分享格式等;
2)前几期可能需要班主任助力推动家长积极参与;
3)主持人注意控制讨论时间,避免沙龙历时过长;
4)每期结束后重视文字记录,公众号宣传时注意隐私保护。
四、后期整理反思,总结经验收获
“微信读书沙龙”结束后,举行“修行札记”书信活动。引导家长利用七年级下学期最后一个“六·一儿童节”或八年级下学期“五·四青年礼”的契机,结合正面管教的理念技巧以及日常事例,给孩子写一封书信,与孩子分享学习之前的期待,以及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产生的思考、得到的收获、做出的改变甚至是未来的期许,以此总结经验收获。
结合读书沙龙的分享内容、家长反馈以及修行札记,笔者总结对读书沙龙思考如下:
1.读书沙龙有利于家长育儿理念的更新,进而有助于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正面管教为家长提供了一套系统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参考理论以面对青春期身心剧烈变化的孩子,提高了家长育儿过程中的预见性和决策的科学性。正面管教提倡的“和善而坚定”的理念有助于减缓亲子之间的矛盾冲突,助力营造和缓安全的家庭氛围,为孩子的德育发展培育家庭土壤。
2.读书沙龙有利于学校加强对学生家庭生活的了解,进而有助于构建高效的家校协同。读书沙龙过程中,家长会结合亲子互动过程中的事例分享感悟。这个过程中班主任可以了解到更多关于学生的动态,便于综合分析学生的整体情况,并对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时预防或应对。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 2017(8).
[2] 谭刚. 高中阶段家校协同育德的现实困境与解决路径. [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8(8): 77-78.
[3] 刘惊铎, 王建平, 周联兵. 平衡家校生态 提升立德树人境界. [J]. 中小学德育, 2018(1):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