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芬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高级中学
摘要:微课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微课打破了时间和空间对生物课堂的教学限制,可以方便高中生随时随地学习生物知识,而且可以有效地把枯燥、抽象的生物知识直观且形象地展示出来,进而促进高中生深入地理解。在高中生物的新课导入、分层教学、重难点突破、实验操作、复习等环节应用微课开展教学活动,可使抽象的生物知识形象化、复杂的生物知识简单化。
关键词:高中生物;微课;有效教学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示出来,以微课为代表的新型教学模式如雨后春雨般涌现。现代信息技术新型教学模式下的衍生产物———微课,在疫情暴发,学生无法进入课堂进行正常学习的情况下,微课受到了各地区各级学校的广泛关注与应用。高中生物的教学研究也将运用微课来辅助传统的生物课堂,从而提高高中生物的教学效率。
一、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微课可以称为微课程,主要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微课的特点在于利用简短的视频,将教学内容的重点或难点以简洁的有针对性的方式呈现出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微课能够发挥独特的教学辅助作用,为课堂带来生机与活力。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微课的直观性和灵活性的特点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微课时间比较短,讲解内容具有针对性,使学生不容易觉得枯燥。
2.有助于学生理解抽象知识。高中生物知识比较抽象,很多概念不容易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理解困难的情况,而微课能够化抽象为具体,把很多抽象的概念和原理直观地呈现给学生,从而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
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微课的使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利于学生合理安排时间,针对自身的情况进行有选择性的学习,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二、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运用微课的策略
1.巧设课堂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导入就好像音乐剧的序幕,只有拉开了序幕,音乐剧才能正式开始。在教学领域中,不论是哪门课程,课堂导入环节都是必不可缺的重要环节。良好的课堂导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教学中。为了获得良好的导入效果,高中生物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微课的优势,给学生展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动事例,通过这种方式引发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保障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2.突破教学难点,深化知识理解
就高中生物而言,它是一门科学性、抽象性较强的课程,其中涉及许多的难点知识,学生很难真正理解和消化这些知识。加之有部分高中生物教师采取的教学手段较为单一,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掌握。
对此,高中生物教师就可以通过微课开展教学活动,通过结合动画等方式教学重难点知识,这样一来,就可以将原本复杂、乏味的生物知识以更加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以此突破课堂教学瓶颈,帮助学生深化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另外,微课在高中生物重点难点知识的呈现过程中,能够将抽象难懂的生物知识进行直观化转变,整合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因素,并将其从冗杂的论述中提取出来,进行详细分析和研究。这样就有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有效突破重难点知识。
例如,在教学“细胞的分化”时,教师要让学生理解和消化细胞分化的概念、特点、意义以及细胞分化和全能性的对立统一。对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展示关于人胚胎发育的微课,同时提出相应的问题:“同学们,假设细胞只是进行简单的分裂,那么受精卵能否形成相应形态、功能以及结构的多细胞生物体呢?”这种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全神贯注观看微课后,就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试着阐述细胞分化的特征。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出细胞分化的相关知识点,并且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深入探究。这样一来,就有效利用微课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了这部分知识,为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打下坚实基础,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良好思维品质。
3.重现知识框架,巩固教学内容
就传统的高中生物复习课而言,教师通常都是给学生安排相关的习题,让学生自主练习,以这种方式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内容。这样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学生巩固知识,但是这种方式的弊端在于比较枯燥和乏味,时间一长,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鉴于此,高中生物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由于微课灵活、短小,可以促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回顾知识,并串联在一起,从而起到重现知识框架的作用。另外,微课具有极强的灵活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多次观看,并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性地进行复习,这都是传统复习模式无法比拟的。尤其是高中生物教学中涉及大量的概念,知识点繁多,学生在复习生物知识的过程中对一部分知识的理解并不全面系统,在知识点的深入理解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微课,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直观的生物现象进行理解和把握,从而提升学生的复习效果。
例如,在教学“染色体变异”时,教师讲解完这部分知识后,就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后进行复习,同时将相关的微课分享给学生,让学生结合微课进行复习。其中,微课应当涉及课堂所讲的重点内容,如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等知识,帮助学生构建相应的知识框架,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把握。随后,教师要对细节性知识进行相应的讲解,并且提供相关的练习题。练习题也可以通过微课的方式提供给学生,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微课的指引下展开高效复习,从而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学习效率以及课后的复习来说,微课都是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并且掌握和更合理运用去解决问题的一种手段。作为新时代的生物教师,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新兴教学模式的改革都会转变观念,吸收优点,积极投身于微课的设计与制作,将生物学科与微课进行有效整合,改变单一枯燥且低效的传统课堂模式,通过微课来提升自己,改变传统教育模式,服务当代高中学生。
参考文献:
[1]胡菊玲.高中生物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面临的困难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20(12):172-173.
[2]陈菊芳.高中生物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初探[J].学周刊,2019(2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