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篮球教学与训练中技战术游戏化收效显著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第3期   作者: 陈广文
[导读] 运动技战术游戏化是以体育游戏为表现形式

        陈广文  
        陕西省城固县第一中学 723200
                      
        【摘要】: 运动技战术游戏化是以体育游戏为表现形式,以学习运动技战术为目标的教材化成果。教学实践证明,该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重要是它对运动技战术的理解与掌握有明显效果。                  
        关键词:篮球教学;训练 ;技战术游戏化;收效显著

        要有效地贯彻实施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就必须要有与之相应的教法,而教材游戏化则是为了提高运动技战术教学效果而采用的教法。通过它获得的深层乐趣,是在运动技战术学习中的成功体验,如运动技能的掌握与提高和对运动原理、战术的认知与理解等,这种教材游戏化,使体育教学成为一种艺术。
        
1.技战术游戏化的理论阐释
1.1 基本含义
        技战术游戏化,是体育教师为了进行某个运动技术的教学,将运动技术进行Game化的内容,它是以体育游戏为表现形式,以学习运动技术为目标的教材化成果。
1.2 最大特点
        技战术游戏化是某个运动技战术教学的有机一环,练习这些游戏的目的不在于单纯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在于简化分解复杂且难以掌握的技术动作,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掌握运动技战术,提高运动技战术学习地效果。
1.3 作用和意义
        设计和组织好一个游戏活动,可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且受到学生的喜爱。发挥它的教育性.趣味性.竞争性和群众性。同时那些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或感到单调枯燥乏味的教材内容,巧妙地转化为形象的、趣味盎然的游戏,使学生在玩的情景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运动技能,培养了战术意义,体验到了运动和技战术学习的乐趣。
1.4 运动技战术教学和游戏的关系
   1.4.1 运动技战术教学的本质是一种学习的过程。而大多数游戏是一种活动玩耍和锻炼的过程。一般性体育游戏以身体锻炼和身体娱乐为主要目的,不宜运用过多。唯有高层次的运动技战术游戏化才可在教学中广泛应用。
1.4.2 运动技战术教学结果是运动技能的掌握和对战术的理解,而游戏则是更多唤起兴趣,连接知识、简化分解技战术的过程,让学生得到深层的乐趣体验。
1.4.3 恰当地有针对性地运用好游戏,技战术教学才会事半功倍,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体育教师在运用游戏时,要根据教学目的,根据游戏特点和功能,合理运用,并尽量运用高层次游戏。在体育技术教学中,正确运用游戏法,可以改变单一的练习形式,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强化动作技能,促进动作动力定型。
        
2 .篮球运动与教学训练方法
2.1  篮球运动可以有效地塑造人的行为方式,它那种追求优异的积极意向可以促使人不断战胜自我,挑战自我,以创造佳绩为已任,这就是篮球的魅力所在,加之NBA、姚明,已带着国人把篮球运动推向了高潮,它必然就给篮球教师教练们提出了新的挑战。
2.2 在长期的教学训练中,过于强调知识传授,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为了改变传统的一讲解,二示范,三练习,四纠错,五巩固的单一教学方法体系,就得根据新课程理念来改变我们的教法。
3 技战术游戏化在篮球教学训练中的具体运用
3.1游戏在基本技术学习中的运用
3.1.1如在学习篮球移动技术时,可让学生集体看老师手势不定向移动,若谁出现错误就受到同学监督,从而自觉发现并纠正;在移动技术综合训练时,让学生按照一定的路线依次流线形完成,这样即灵活了教学方法,增强了学习趣味性,也有利于掌握动作技能。
3.1.2在控制球方面,“一人运两球” 、“护球夺球”,两人或多人运球,在护好自己的球的同时夺取或破坏别人的球;熟悉球性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所见所能以表演形式玩一些花式篮球和街头篮球,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同时带动所有学生效仿练习,达到熟悉球性的教学目的。
3.1.3在运传球的学习中,则可以设计为:“运球—答题(篮球知识)—传球”这样一个分组接力比赛的形式。它即活跃了课堂气氛,增长了知识,又练习了技术。
3.1.4在投篮技术学习中,“碰板接力”.“活动篮筐”.“投篮晋级”等游戏,把篮球的基本技术游戏化。让学生在游戏中,自我发现问题,在探究和再实践中不断改进提高。
3.1.5在抢篮板球技术教学中,我让三名学生绕罚球圈慢跑,待老师向篮板抛投球后上前抢篮板球,其中一人抢到球,然后进行三人绕环传球上篮。这样内容多变,又有竞争和探讨,启发学生得出技术要领。
3.1.6攻防教学中,让学生一对一“斗牛”可提高个人攻防能力,使他们在切磋中提高。进攻和防守的基础配合,多采用半场“三对三或五对五” 的方式“竞争上岗”,深受学生欢迎。边比赛边指导,不知不觉中学生便掌握了一些基础配合,有时还创造性地把攻防配合发挥得淋漓尽致。
3.2 游戏在篮球战术学习中的运用
         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项目,不仅要有娴熟全面的基本功,还必须具备较强地战术意识,同时还要有很强的团队协作精神。而战术游戏化可使这一任务得以完成,真正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3.2.1快攻是篮球比赛中最基本最有效的得分手段。如果采用游戏化教学,快攻战术思想就会直达学生心里,得以全面理解和发挥。在培养快攻意识时,我们可以让学生两人一组,先不要看球和等传球,快速向进攻篮下跑,到位后再接长传球。发动快攻者控球以后,不要只顾运球过人,要把视野放大、看远,直到进攻篮下。让学生自己发现“是运球快,还是长传快?是等传球好,还是先跑到位效果佳?”这样争先恐后的游戏气氛,在不知不觉中就培养了学生的快攻意识。
3.2.2在阵地进攻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克服学生单打独斗的个人英雄主义。我们可以通过自定规则进行游戏化比赛。如在半场“三对三或五对五”比赛中,不允许运球,只能靠传球和投篮比赛,对运球者再加以罚则,就会发现,他们在场上跑动积极了,不粘球了,开始动脑筋,找方法,学会主动运用战术配合了。
3.2.3在防守中,打区域联防时,学生易去补防,追着球跑,却失去了自己的“阵地”,我就“画地为牢”让他们比赛。慢慢地这个无形的“牢”就变成了学生自觉守卫的“阵地”。在打人盯人时,学生看谁持球就扑向谁,要不就站着“看戏”,导致漏洞百出,犯规连连。见于此,我让学生玩“木头人”.“大海捕鱼”等游戏,把防守无球队员作为重点。这样再打起比赛来,就“无漏网之鱼*”了。通过游戏化的教材,学生乐于接受,防守意识加强了,防守方法很快就被学生掌握了。
4 结束语
        技战术游戏化是体育教研的重要内容,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它不同于一般体育游戏,应加以提倡和鼓励。寓乐于教,特别是在球类Game性的教学中,如果选择适宜的游戏方式予以串联,就可能成为一种较高水平的教学,甚至成为一种教学艺术,自然也就会达到超乎寻常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明庆《体育游戏的基本教学原则与方法》 中国学校体育
〈2〉毛振明《论体育教学中游戏的作用与善用》 中国学校体育杂志
〈3〉冯守东《在篮球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 体育函授通讯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