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低年级绘本文学促进写作教学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第3期   作者: 籍莹莹
[导读] 目前,小学中低年级写作教学已成为写作研究领域中一个重要命题

        籍莹莹
          中国传媒大学附属小学  100024
        摘要:目前,小学中低年级写作教学已成为写作研究领域中一个重要命题,这一时期是学生学习写作的伊始阶段。基于对前人研究的总结,结合课堂观察、师生访谈记录,笔者认为绘本文学与写作结合将是小学中低年级作文教学的新思路。本篇文章研究的研究重点是从理论上探讨探索绘本——写作教学模式的内部机制和过程。通过对实验课教学实录的分析,探索绘本写作教学的内部机制,试图突破学生由直观图式向自然语言转换的教学难点。
        关键词:绘本文学;作文教学;教学策略
一、绘本文学与中低年级写作教学相结合的背景分析
        要学好语文,写作是重要的一部分。小学中低年级孩子处于学习写作的萌芽阶段,也是决定他们未来能否对写产生作兴趣及养成写作习惯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写作学习,重点应放在是兴趣的培养,教师要尊重孩子学习中的独特体验。新课标对小学第一阶段(即低年级,包含1、2年级)写作能力要求规定为写话,强调教师要让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新课标对小学第二阶段(即中年级,包括3、4年级)的写作能力要求规定为习作,着重强调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绘本,英文称Picture Book,也译作“图画书”,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即指一类以绘画为主,兼附有少量文字的书籍。绘本具有儿童性、传达性、教育性、艺术性。趣味性的特点,是带给儿童快乐的书,它以贴近儿童的生活的题材创作,以图画和文字这一最符合儿童阅读特点的形式来讲述故事,精美的画面、大胆的想象、夸张的形象、有趣的故事,都会让孩子产生浓厚的兴趣。此外,它的题材也极其丰富,亲情、友情、成长励志、爱与被爱、生命教育等等,几乎涵盖儿童成长的各个方面。通过阅读绘本,不仅使孩子获得知识,更多的是细节的领悟与心灵的体会,这样的感悟和愉悦的体验很大程度上会弥补孩子对于写作情感的缺失。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将绘本融入到中低年级写作教学中,无疑是一个很好地选择。
二、绘本促进中低年级写作教学的积极意义
        著名儿童文学学者松居直在著作《绘本之力》一书中提到:“孩子在看图时,他不是在看绘画,而是在读绘画。绘画这种东西都是语言的世界。没有不能成为语言的绘画。”[]“孩子读存在于画里的语言”[]。孩子们能读到图画,看着图片头脑能闪现很多图式,但是到语言表达或是下笔写的时候往往很是吃力。
        通过阅读绘本,孩子们能借助绘本的画面联想到想到现实,形成与写作有关的有趣画面。本实验就是在理论指导下探索具体的绘本写作教学方法,旨在引导学生将阅读绘本所产生的兴趣与丰富的想象力转化为语言文字的方式。从语言学习心理学角度看,图式是心理结构,视觉图式就是视觉结构,语言图式就是语言结构,这两种结构都非常重要,但是,对于儿童的认知发展来说,视觉图式肯定是先于语言图式的发展的,视觉图式也比语言图式发达而丰富,儿童能看懂的事多于他们能说出的,视觉图式就是语言图式的基础与前提,视觉图式向语言图式转换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而应该是一个学习过程,就是说不经过学习,这种转换是难以完成的,看图说话就是实现这种转换的最佳途径,这在绘本写作教学的具体操作方式就是我们实验最主要的研究意图。
三、绘本文学对于中低年级写作教学的积极影响
(一)学生借助看图说话顺利完成视觉图式向语言图式的转换
课上,首先让孩子们看真实的画面说话练习,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让孩子对画面进行描述,特别是细节的描述。多次训练后,学生能够把画面描述得很细致,句子也不再干枯无力。如:在对安东尼妈妈进行描述时,孩子们刚开始只能说出“安东尼的妈妈是个大厨师”“安东尼的妈妈会魔法”这样的简单句,缺少细节描述。我要求学生将画面上的所有东西都要表述出来,不能遗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多次出现重复这一要求的提示,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建立条件反射。如:“现在,我们来说一说这个画面,注意要把画面说全。先说安东尼的话,再说画面。谁重复一下老师的要求?”;“注意要把画面说全,看到什么,就说什么。”;“发言的时候要把你看到的全说出来,注意画面上都有什么。”
此番努力下学生借助绘本的图画,顺利的完成由直观的视觉图式向自然语言的转换,口语表达中出现了课前期待的细节性描述,以下为学生在课堂中的发言:
生1:“我妈妈是个手艺特好的大厨师,她很有想象力,能做出各种各样的蛋糕。有圆形的、小猴子形状的、桃心形状的,画着小星星图案的小蛋糕,都特别精美。”
生2:“安东尼的妈妈很有创意,会做很多特别漂亮的蛋糕,小猴子形状、桃心形状、圆形的她都会做。有的时候她妈妈很温柔,他伤心的时候会去安慰他。有的时候又会冲他大吼,因为他没有把事情做好。但是妈妈依然爱我,我也依然爱妈妈。”
(二)绘本与写作结合的教学模式实现了由绘本到生活的写作迁移
生活经验与绘本的结合解决了作文无话可写的局面。通过听妈妈故事,看妈妈的绘本能激发孩子对于妈妈已有的情感体验,带着这样的体验去写作,尽管语言还稚拙,但孩子的情感更真挚,作文不再“假、大、空”。采取的教学环节主要:单页阅读、画面补充——多画面说话练习——口语表达1“说说安东尼的妈妈”——口语表达2“说说我的妈妈——作文《我妈妈》。单页画面练习的目的有三个,一是读故事,拓展思维,看看大师眼中的妈妈;二是有重点的进行画面补充;三是穿插情感教育,感受母爱,为写作奠定情感基础。多画面说话练习主要是选取一组四幅图让孩子们学会使用连接词“也”即比喻句“像”,为提高语言质量奠基。“说说安东尼的妈妈”主要鼓励孩子表达,将画面按自己喜欢的方式组合,练习连句成段。此外,为下一环节,说说自己的妈妈提供一个可借鉴的模版。说说自己的妈妈这一环节是为写作探路,表达后再写会简单很多。
绘本这节课的最后环节是写一写自己的妈妈或自己的爸爸,十分钟的时间。孩子们的课堂习作如下:
生1:我妈妈像一位医生,我只要生病,她就不gù  yī  qiè地保护我。我妈妈也像个仙子,有着神奇的魔法,可以为我变成我要的东西。
生2:我妈妈很找人喜爱,她有胖胖的脸蛋,小小的眼睛被双眼皮包着,还戴着一双黑里加红的眼镜,这就是我招人喜爱的妈妈。
生3:我妈妈是个认真仔细的人。

每天早晨都变花样做吃的。她像小猫一样温柔,当我难过时,她就哄我开心,这就是我美丽的妈妈。
其中生1文中写到的“神奇的魔法”、生2文中“胖胖的脸蛋”、生3“像小猫一样温柔”都是由绘本迁移过来,二年级的孩子模仿、发散能力真的不容小觑。
四、中低年级绘本文学与写作教学模式的策略建议
(一)绘——说——写:适用于低年级
中低年级的学生在游戏、绘画、音乐中发展自己的想象力,特别是绘画这种形式,孩子们常常是边想边画,所以作品常常天马行空,每一笔的背后都有一个想法。“作家秦牧也曾说过:‘绘画可以说是用线条和颜色来表现的文学,文学也可以说是用文字来表现的绘画。’ 由此可见画的创作和文的写作本来就是共通的。[]”
在绘本教学写作中,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画出来,对着自己的画去说自己的故事,在此基础上进行写作。这样的设置,首先降低了从无到有的写作的难度;其次,绘画的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带着兴趣去说去写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二)仿写句子:适用于中低年级
        从阅读读到写作,这之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写作,是从无到有,靠自己去组织文章。低年级学生的写作源于写话练习。仿写可以看成是从无到有中间的媒介,降低了写作的难度。利用绘本进行仿写,首先要写出画面上的文字,再过度到孩子们自己想到的句子。例如,绘本《我妈妈》这本书中原文“我妈妈像蝴蝶一样美丽、我妈妈像小猫一样温柔”[  ],教师可以让学生做“我妈妈像_______一样_______,因为___________”句子仿写练习。又如《快乐是什么》以老鼠妈妈和老鼠宝宝的对话为背景,画出了很多生活中的开心画面,对快乐进行了诉说。书中的文字是这样的:“‘快乐是什么?’小老鼠伸着懒腰走出家门,回过头问。‘快乐就是在春天的早晨一打开门,头顶便哗啦啦落下来一阵樱花雨。’鼠妈妈回答。”[] ,可以设计仿写句式”快乐是什么?快乐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看图说故事:适用于中低年级
        《去博物馆》一书第一页,文字是:博物馆真的很大。[  ]然后是由四幅图画,分别画着蝴蝶、猴子、老虎、大象,画面很精彩。讲到这一页,就可以让学生看着图片去说故事。说之前先设置几个问题,如:图画里的猴子在干吗?他很高兴吗?你觉得它在向你说什么?教师在引导之后,需要教授描述画面的方法,让学生将想法顺利的表述出来。需要特别提示的地方,对于一年级的孩子,特别是刚入学的孩子要求不宜过高。这一阶段的孩子缺乏观察能力,观察事物毫无目的、无顺序。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指导看图上下功夫,让学生掌握看图的方法,通过仔细看图,判断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了解画面所反映的主要内容。指导学生看图时先从整体入手,初步感知图画的主要内容,即弄清时间、地点、什么人在干什么,可以让孩子“一句话说故事”,比一比谁说的最清楚,谁说的最好玩。二年级以上的孩子可以将一些较为丰富的画面,鼓励学生使用好词好句,描述中可以说出自己的想法。
        (四)扩写故事:适用于中年级
绘本《小白马》讲述了小主人卧室的墙上一幅画中的小白马从画中跑了出来,它先是在雪山上奔跑,它踏过的脚印变成了雪白的羊群,小白马所到之处,草和树都绿了,花儿盛开,蝴蝶在花朵周围舞蹈。枯树也开满了树的鲜花。绘本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故事讲完之后,为学生制造情景:假如,第二天小白马又出来了,你希望它去哪儿?它会做什么呢?它会带来什么故事呢?把你的想法写一写。当然,在实际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先说一说,教师听完可以点拨一下,给予一定补充意见,这样之后再让孩子下笔写。
(五)复述故事:适用于中年级
        学生对绘本很有热情,看的投入,也有自己的想法。复述这种形式可以很好地将新东西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它既不像背诵那样苛刻,又有还原文本的客观性,学生在复述过程中还可以加入自己的想法,在还原故事的基础上拓展了思维。
在操作过程,我的意见是循序渐进:单页复述——多页复述——整本复述。单页复述可以在讲故事过程中,如周翔的绘本《荷花镇的早晨》绘的是江南水乡的热闹的集市,展现着浓厚的乡俗风情。每一页画面都很丰富,学生在读完这一页老师点拨完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练习复述这一页的内容。多页复述,教师课前需要找出绘本中连续性很强的几页,中低年级的孩子页数不宜过多,3—4页最佳。讲完让学生说说这个小故事。整本复述需要看绘本的容量,比如《荷花镇的早晨》每一页画面都很充实,整本下来会很长,不合适,内容很多的绘本做到前两步就可以了。故事较为简单的绘本,如《小牛的春天》、《树真好》、《永远永远爱你》、《彩虹色的花》,可以将单页复述略过,直接多页复述、整本讲述。
结语
绘本文学精美的图画和优美的文字,契合小学阶段儿童发展的特点,它为孩子们展开一片新的天地。孩子对于绘本文学的热情证明这它可以作为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源头活水的重要价值。 本论文针对当前写作教学存在的不足,提出绘本写作教学这一设想,希望在写作教学中中引入绘本这种文学形式,从教学的内部机制进行教学探索,希望为写作绘本教学提供一些启示。
【参考资料】
1.[日]河合隼雄、[日]松居直、[日]柳田邦男:《绘本之力》朱自强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11年8月版
2.赵永:《浅谈小学生写话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年07期
3.安东尼?布朗:《我妈妈》余治莹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4月版,第10页
4.王早早(著),罗曦(绘):《快乐是什么》,海燕出版社,2008年5月版,第1页
5.安?居特曼(著)、 乔治?哈朗斯勒本(绘):《去博物馆》,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9年6月版,第1页
6. 柳濑嵩(著):《小白马》小鱼儿(译),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年1月版
7.张学青:《“读写绘一体化”图画书教学例谈》[J],《教海探航》,2007年05期
8.杜兆娟、粟斌:《民间故事与儿童写作教学》[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作者简介:籍莹莹,女,中国传媒大学附属小学语文教师及班主任,一级教师,朝阳区教育系统优秀青年班主任、朝阳区教育系统优秀青年班主任、多次获得朝阳区“阳光杯”优秀班主任。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本科双学士学历,主修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辅修心理学专业。行走于一线教学,热衷于写作教学,喜欢与孩子们一起写作。希望做最暖的老师,遇见最美的教育,所带班级获北京市先进班集体称号。班内学生作文多次发表于《语文周报》、《中国少年报》、《语文报》、《好作文》杂志等,执教至今辅导学生作文获奖超过五十余次。个人教育论文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此外,个人论文、随笔、教育故事、教学案例、多次在国家级、市区各项评比中荣获一二等奖。多次承担国家级公开课,参与多向国家级教学科研课题。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