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王开英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1月   作者:王开英
[导读]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的一个基础阶段,是为学生未来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的一个时期。数学在整个小学教育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培养学生学习思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沙土镇第二小学   王开英   551803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的一个基础阶段,是为学生未来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的一个时期。数学在整个小学教育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培养学生学习思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将生活情境引入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在传统的教育教学当中,学生学到的知识与生活实际往往呈现孤立状态,理论和实践不能有机联系。这样的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因而必须加以调整。
关键词:生活情境;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引言: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数学老师占据课堂的主体地位,学生只能处在被动的地位去接受数学知识,由于小学数学知识对于年龄较小的学生而言,无疑是非常枯燥、抽象的内容,很多小学生对于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方式都产生了排斥和恐惧心理,从而影响了小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提升,造成了小学数学教学的低效。生活情景法教学响应素质改革的教学要求,将数学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能力相结合,对于改善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的低效现状很有帮助,为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开辟了新的途径。
        一、生活情境贴合学生实际生活,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生活情境时,一定要注重紧密贴合生活,并且要做到紧密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做好将数学教学融入学生的实际生活当中,增强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熟悉感。不仅如此,这能够真正有效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使得学生更加愿意参与到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另外,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生活经验不够丰富,如果教师在运用生活情境的过程中没有运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者是没有贴合学生实际生活,那么这种情况下生活情境就不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价值,甚至于还会增强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因此,在运用生活情境时一定要建立在学生的生活实际上。教师在运用生活情境展开教学时,要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熟悉的事物去理解学习数学知识,能够将原本抽象性较强的数学知识更加直观形象地呈现出来,以此学生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就会得到调动,进而大幅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果。不仅如此,教师还应充分考虑处于小学阶段学生感兴趣的生活事物或者生活实际案例,进而运用学生感兴趣生活事物以及生活实际案例创设生活情境进行数学教学,促使生活情境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更加丰富,使得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得以保持。
        二、利用多媒体促进情境教学
        多媒体技术拥有强大的展示功能,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小学数学生活情境教学是不错的选择,为了实现数学教学的进一步发展,老师可以通过互联网下载一些教学素材,寻找一些生活情境素材,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或者老师根据自己的日常观察和生活经验制作一个生活情境的课件应用到课堂教学中,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从而实现生活情境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前文所述,小学生对事物的理解还处于一个感性认知为主的层次,他们的思维方式还是过于单一的,所以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多样性,展开生活情境教学,充分发挥多媒体在生活情境教学中的优势,为学生在数学学习成长奠定扎实的基础,在教学中找到教学方式的突破点,全面开展好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为小学数学的探索过程贡献出自己全部力量。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优势体现在,多媒体具有非常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它能够以一种较为轻松的方式,将数学中一些抽象的和难以理解的知识形象地展示在学生的面前,学生以一种更直观的方式来接受这些知识,相比于纯数字的记忆方式,学生的记忆时间和记忆程度都可以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升,学生能够更容易和更好地理解这些知识,老师也能将教学工作更好地进行下去。在如今的数学教学活动中,老师应该学会更科学合理地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课堂中,把多媒体技术与课程内容相结合,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作出合理的课件,全面推动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
        三、小组合作共同探索生活情境与数学问题
        教师需要在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特点与学习优势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将能力与知识储备相对互补的同学尽量分在一个小组里面,并通过设立小组长、小组发言人等多个岗位,增强学生在小组内的参与感与存在感。学生在之后的生活情境与数学问题的探索过程中才会发挥出自己最大的优势,也才会得到更加长足的进步与发展。另外,数学教师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也要善于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不断引导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小组的团队活动之中,为学生能够顺畅地施展自己的能力与才华提供机会。
        比如,在讲到小学数学中的“位置与方向”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去操场等空间比较宽阔又具有一定安全性的室外,并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相关位置与方向的记录与测定。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小组需要派出一名记录员,其他小组成员则要分别站在操场的不同位置,并且每一位组员都要以记录员所在的位置为原点,进行自己位置与记录员位置与方向之间的关系描述,而记录员则要完整记录每一位组员的描述,之后不同小组的记录员互换位置,再根据之前的记录结果,按照上面的位置与方向描述分别找到对应的地点,确认之前每一位组员的描述是否无误,出现错误的同学则要受到相应的惩罚,而全组成员如果全部都准确无误的话就可以得到教师的一份奖励。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是将难以理解具有一定难度的数学知识成功转化为了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情境与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结束语
        总之,把日常生活与小学数学教学有机结合,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让学生提高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老师要合理地把生活情境教学有效融入课堂教学当中,并且及时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锻炼学生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完成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并且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菊英.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的开展分析[J].学周刊,2020(05):92.
[2]王正巧.生活情境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探析[J].农家参谋,2019(24):106.
[3]王希.浅谈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智富时代,2018(12):1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