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美术课程的生活化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1月   作者:张雅琴
[导读] 各个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前提,但是兴趣的培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要能够认识到兴趣培养的重要性,要能够掌握培养学生兴趣的方法,借助生活中的资源优势,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初中美术教学的效果。

湖南省醴陵市青云中学   张雅琴 

摘要:各个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前提,但是兴趣的培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要能够认识到兴趣培养的重要性,要能够掌握培养学生兴趣的方法,借助生活中的资源优势,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初中美术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美术课程;生活化教学;策略
        引言:初中美术教学的对象是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因此,教学方法、教学目标、教学手段等都要适应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和性格特征。美术教学有其独特的方式方法,教学活动是多元、复杂、互动的。初中美术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及时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每周都要组织业务学习与讨论,从而提高教学成效。在提高学生美术学习兴趣方面,美术教师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同时鼓励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寻找灵感,认真学习。在新课程标准指引下,初中美术教师应与时俱进,以人为本,把握初中生的年龄特征与心理特点,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结合生活实际经验,传授学生绘画技能和美术知识,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水平。
        1生活化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积极性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合理的运用生活化教育,不仅能够更好地体现艺术的特殊性,而且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的教学情境和内容,使学生在情境中得到良好的体验感,促使自身美术能力的提升。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美术的热情,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找出每个学生存在的差异,并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此外,生活化教育还可以使教师的指导更加具有实际意义,使学生拥有独特的审美理念,推动学生的生活化发展。还可以改变原有课堂教学氛围,为学生营造生活化发展环境,促使学生爱上美术,愿意学习美术。
        2应用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对于美术这门学科来说,其教学内容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部分学校对于美术学科缺乏足够的重视,相关教学设施不够完善,难以较好地满足教师的课堂教学需求。这时,教师应该注意将生活与美术教学紧密结合,从生活中寻找美术工具或者绘画对象,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更加仔细地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从生活中发现美,并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美术的理解往往比较抽象、不够深入。为了拉近学生与美术之间的距离,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增强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教师应该利用生活中的场景开展教学活动,使美术教学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同时,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还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更好地培养对世界的认识能力,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3利用生活就地取材,扩充美术教学资源
        生活的天然资源很多,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利用到这些资源来扩充自己的美术素材。教师在进行美术课程时,要充分考虑到课堂的实效性,有的课程需要学生自己准备学习材料,来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和认知。


例如标志设计学习时,教师可以带学生去街头、商场寻找各种标志,汽车的标志、衣服的品牌标志,同时还可以利用典型的标志,结合品牌的创始人创业的故事,来解释标志的来源和意义,让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标志的内涵以及标志背后所涵盖的故事内容。让设计充满灵魂,同时,可以让学生从中找寻灵感,自己为某个品牌或者行业去亲自设计一个标志,并且讲述自己设计标志的初衷和原因。
        4感受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艺术来源于生活,在生活很多的日常生活都和美术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为了拉近学生和美术学科之间的距离,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走进平日的生活中捕捉美术的元素。比如让学生留心观察当地一些特色的建筑、家庭装饰装修、传统节日或喜庆日子中运用到的美术元素,激发学生对追求美产生兴趣,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如在学习“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先去搜集和观察实际生活中一些传统装饰布的纹样、色彩与风格,然后结合自己的想象就可以完成这节课的创意。又比如在学习“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时,教师就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在熟悉的家乡生活中寻找美,在大自然取材中感受美和欣赏美,在绘画和制作中创造美。这样学生就能真情实感地描绘生活、创造生活,也能真切地感受到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5借助环境,进行室外教学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生活学校教师要充分利用生活本土的优势资源进行教学。生活相比城市来讲,学生接触大自然的机会更多。生活拥有从小陪伴学生们长大的鸡鸭鹅、牛马羊,有懒洋洋晒太阳的大花猫也有四处溜达的小狗;有没有污染过的清澈的河流,有茂密的树林,清香的小野花,有充满文艺气息的独木桥,有袅袅的炊烟……这些都是城市里极度缺乏的教学资源,所以城市里的很多人喜欢到生活来写生,感受原滋原味的大自然风味。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地利用这些天然的资源带领学生们进行室外写生。例如,要学习《画家笔下的色彩》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带着画板到室外进行学习。室外有刚发芽的草绿色的小草,有刚抽枝丫的嫩柳等,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真实看到的景观,来更好地描绘春天的景物。可以在大自然中闭目养神,进行充分的想象,再用自己的画笔将内容流淌出来。
        结束语
        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虽然近年来社会越来越关注美术等开放性课程的教学,但是其教学过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要想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美术能力,教师需要利用多变的教学方式与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完成课堂教学任务,通过教学实践创设科学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增强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陶妍君.领略艺术之美,提升审美能力——谈如何培养初中生的美术审美能力[J].美术教育研究,2018(22):134.
[2]朱禹同.多媒体美术教学课件交互设计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8(21):152-153.
[3]张明亮.乡土文化融入中学美术教育的策略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8(21):1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