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1月   作者:王亚洲
[导读]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出自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师说》的名句,人尽皆知,意思是说,老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陕西咸阳中学 陕西省咸阳市   王亚洲 712000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出自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师说》的名句,人尽皆知,意思是说,老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书与育人,自古都是教师不可或缺的责任。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少年健康成长,对青少年寄予厚望。进一步加强中学生思想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加强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紧迫任务,只有在“三观”行成初期开展针对性的教育,寻找有效路径才能使中学生健康成长。   
         作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本学科,做好既教书又育人,将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责任担当教育、诚实守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环保知识教育等等贯穿到课堂中去,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做过以下尝试:
        一、课堂组织上设立单独环节
        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怎样让学生的知识不局限于课本,了解到最新的信息技术,尤其是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情况,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和积极性。我在课堂上设置新闻3分钟,具体做法是在新课讲授前,给学生展示IT新闻,重点宣传我们国家在IT界的新亮点,这样不仅扩大了学生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更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增强了学生民族自豪感,增强了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二、新课导入,选最新的、最贴近学生生活,最能渗透思政教育的案例
        北京申奥成功案例,是粤教版第一章第一节“信息及其特征”中的案例。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举世瞩目,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神州大地沸腾无比。聚集在电视机前的亿万华夏儿女,无不为之欢呼,无不为之泪下。在2001年以后的两三年里,用这个案例导课,还是能看到学生的激动,随着时间的延续,这种情感慢慢变淡,也是情理之中。要想得到好的效果,无疑得换。2008年四川汶川8.8级大地震,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留下了不可毁灭的伤痛与感慨。然而,地震发生后,党中央运筹帷幄,中央领导心系灾区、亲临一线。人民子弟兵紧急出征,各路力量千里驰援,白衣天使勇挑重担,十三亿爱心奔涌汇聚。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国人的团结一心,爱心,善心,面对大灾大难那种勇敢、无畏表现的淋漓至尽。2008年新学期用这个案例替代申奥成功案例,从教学效果来看是很成功的。不仅传授了知识,同样取得了“申奥”案例那样的思政教育效果。



        二、在课堂抓住每一个机会,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
        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第三章第一节,《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有一个学生交流环节,调查你所用过得文本加工软件,几乎所有学生都知道word,及个别学生知道WPS。鉴于此种情况,我给学生讲word与wps的一些事情:word是美国微软的产品,word功能强大适用范围广。WPS是我们的民族产品,金山公司开发,起步虽然较晚,但符合中国人的习惯,比较好用。优势在于WPS更适合于搞汉语文化、考古、书法、民俗研究等人使用。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激发学生的担当意识,让他们知道,国家在IT界的追赶超越重任要他们去担负。
        三、在学生作业内容上精挑细选,既要能让学生练习技能,还要让学生潜移默化的得到思政教育。
        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第三章第一节,《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课后练习(2):每3~5人为一小组,研究确定一个主题,搜集资料并进行加工,制作一份电子报刊,然后在班上交流,评出优秀的作品。
        确定什么样的主题,既能让学生练习了电子报刊的设计、加工制作,提高他们在这些方面的能力,又能通多此次作业得到思政教育,一举两得,再好不过了。经过深思熟虑,我引导学生开阔思路,挖掘社会热点问题,大众关注的问题。最后学生所完成的作业主题有“厉害了我的国”、“环境保护靠大家”,“垃圾分类”、“网络安全”、“文明上网”、“关注留守儿童”等等诸多满满正能量的主题。同学们自己选的主题,积极性自然很高,整体规划精心,选素材耐心,加工用心,提交的作业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四、对学生进行专门的法律法规教育
        加强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培养,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培养新世纪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任务。早在1986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对他们进行法律意识的培养,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民族法律素质的重大举措,更关系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粤教版《信息技术》自带了一些法律法规能容,诸如6.1.4计算机犯罪及预防,6.2网上道德规范、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等。这些内容能进入《信息技术》课本,无疑是“信息技术思政教育”内容的重中之重。为了让学生真正掌握该知识,并指导自己的行为。我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让学生搜集有关资料,然后班级交流、讨论,组织班级小型辩论赛,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积极性很高。
        习总说过,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立德树人,对中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不仅仅是思政老师、班主任的任务,任何学科教师都要担负起“教书育人”的重担,引导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遵纪守法、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