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高等数学课程建设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1月   作者:谢顺喜
[导读] 为了提高高等数学教学质量,文章首先分析了高等数学"金课"建设思路,然后论述了信息化背景下高等数学"金课"建设路径,包括扩展在线资源、运用多媒体手段、渗透数学文化、优化考核机制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

怀化学院    谢顺喜  418000

摘要:为了提高高等数学教学质量,文章首先分析了高等数学"金课"建设思路,然后论述了信息化背景下高等数学"金课"建设路径,包括扩展在线资源、运用多媒体手段、渗透数学文化、优化考核机制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传统的"一言堂"已无法跟上现代教学的发展,无法满足当今学生的需求。"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思想已被越来越多的学生"吐槽",而课程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人才的质量,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打造"金课",是目前高校教育最根本的问题。
关键词信息化 高等数学 课程建设
       基于"金课"的理念和思路,对于高等数学这样一门大学生入校就会学习的科目来说,建设"金课"的意义是深远的,因为它会影响到学生在大学里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必须下功夫、花时间,不断探索并深入研究,在高等数学这门课程上更好地从在线资源的扩展、教学模式创新、数学文化融入、考核机制优化四个方面进行"金课"建设,以打造一门集线上线下为一体的一流课程。
        一、高等数学"金课"建设思路
        对于线下课堂,教师应采取"四重"原则,即重导学———学习方法及学习态度的引导;重引入———不是一味"灌输",而是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还应选择有助于概念理解、定理运用的题目,以及有助于学生提高数学逻辑能力的典型证明题,鼓励学生多做题,多看参考书籍。线上课堂建设则要持续不断加强,除了精品微课录制、优质MOOC链接外,还要注重不同层次学生复习资料的制作,从而高效、高质量地完成课程学习任务。
        二、信息化背景下高等数学"金课"建设路径
         (一)扩展在线资源第一,外部在线教学资源的挖掘与利用。在高校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增强的趋势下,许多高校都打造了"精品网络课程""在线大学金课"等与其自身优势学科相符合、有着优秀师资支撑的在线网络课程,并且秉承着"知识传递无边界"的思想,免费在网络上进行分享。因此,高校在建设"金课"时可利用其他高校的相关在线教学资源,如在中国大学MOOC(慕课)国家精品课程在线学习平台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均上传了高等数学的精品在线慕课。高等数学属于理学类课程,其教学内容具有定理化、公式化的特点,如果说科学的人才培养需要结合不同高校的特征进行个性化培育的话,那么类似高等数学的理科类基础知识课程则更重视学生对定理化知识的学习与应用,而个性化差异并非高等数学追求的首要目标。故而有着优秀师资支撑的网络在线教学资源更加适合高等数学课程,其他师资相对匮乏的高校也可利用此在线课程为其师生服务。第二,内部在线教学资源的开发。


信息化的建设为高校内部在线教学资源的开发提供了契机与条件,在信息化工具的帮助下,高校的教学模式发生了改变,与外部在线资源的运用相比,内部在线资源的开发则能够进行统一安排与规划,更加适应高校自身的教学规划安排。如在高等数学"金课"的建设中,学校需要充分考虑高等数学课程的学科特性,以进行内部在线资源开发。利用内部App学习平台是学校内部在线教学资源开发的一个有效方法,其以学生的学号作为唯一账号,在此平台上,考虑到高等数学需要以大量的课外习题巩固和加深学生的课堂知识,因此教师可以在App上匹配相关的练习资料,方便学生随时点击完成。此外,数学模型与数学实验亦是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学校应当基于高等数学的此点特性,打造能够互动使用的App平台,使学生可以在此平台上上传课堂要求的数学模型与数学实验过程,方便教师和其他学生观看,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运用多媒体手段现今的很多高等数学课堂上,仍存在教学方法、模式单一,课堂教学枯燥无聊的问题。具体来说,教师不是一味地对书本的理论知识进行"灌输"讲解,就是运用充满数学符号的PPT课件进行教学,教学方法单一,达不到预期的课堂效果。基于此,教师应该考虑在讲授过程中根据课程内容加入一定的动画,这样可以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很多数学图形可以运用数学软件Maple或Mathematica绘制,因此教师可将这些图形插入PPT课件,以增强微积分教学的直观性和可视性;讲授导数的几何意义时,教师可以制作从割线到切线转变的动态图,让学生看到割线向切线运动的过程,充分感受切线是割线的极限位置,从而能够更好地了解导数的极限定义。另外,教师还应当积极探索其他多媒体软件的利用,并将其作为教学辅助工具,从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三)渗透数学文化数学文化作为逻辑思维文化的一部分,与代表着人文社会科学文化的文学、艺术等共同构成了当代学生文化素质培养的两个方面。在高等数学的"金课"建设过程中,教师亦要重视数学文化的渗透,要在无形中运用数学思想影响学生。高校在高等数学"金课"建设过程中,应当重视数学文化的渗透,不仅理工科类高校应该如此,一些综合类、偏文科类高校亦应当正视学生对数学的看法。在具体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将数学的逻辑之美、简洁之美及数学发展史告知学生,并在课堂上介绍数学家的趣闻轶事、数学概念的起源等,从而让学生充分了解数学大家的励志故事。
        结语
        优化考核机制考核是检验学生知识是否掌握牢固的手段,而不是教育的目的,同时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应在课程教学中引入过程性考核评价体系,突出问题诊断和解决过程,避免学生出现"平时不努力,全靠期末混"的现象,杜绝学生抱侥幸心理、靠投机取巧的办法通过课程考核的想法。课程的整个学习过程纳入整个考核评价体系后,教师每个学期都可查看线上平台的数据及QQ交流群的信息,可以更高效地进行学情反馈和收集、分析评估,进而对学生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参考文献】
【1】王涛, 佟绍成. 高等数学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 2007(10):44-46.
【2】王爱云,张燕. 高等数学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 数学教育学报, 2002(02):84-87.
【3】安然. 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高职"高等数学"课程平台建设的探讨[J]. 科学与财富, 2019, 000(004):1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