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生态环境教育,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麦积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为例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1月   作者:赵巩玉
[导读] 近年来,政府在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银山金山”建设的基础上,确立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相关制度,通过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前后的监测分析,时至今日,实施效果明显。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赵巩玉

摘要:近年来,政府在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银山金山”建设的基础上,确立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相关制度,通过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前后的监测分析,时至今日,实施效果明显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保护生态环境是当今面临的挑战和责任,但是传统的教育仅仅立足社会功能教育,教育活动纯粹是一种培养社会人的活动,如何建立兼顾生态教育的新理念教育模,将教育在人类保护环境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是本文探索的重点。
关键词:草地资源  生态环境  保护补助  生态教育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government has established relevant systems of subsidy and incentive policies for grassl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on the basis of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the new era and carrying out the construction of "green water and green mountains are as good as silver mountains and gold mountains" , through the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ubsidy and reward policy for grassl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up to now,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is obvious.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a major political issue related to the party's mission and purpose. Protecting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a challenge and responsibility that the party is facing today, educational activity is purely an activity of cultivating social people. How to establish a new educational model with consideration of ecological education and how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education in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is the focus of this paper.
       Key word:Grassland resource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ervation subsidies, ecological education
        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确立为基本国策[1]。2016年麦积区就建立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历经10年的保护补助,生态效果明显,不管在植被盖度、高度,以及产草量、植物多样性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麦积区是天水市草原资源最大县区,全区天然草原总面积约84.32万亩,其中,可利用天然草原面积74.92万亩,占天水市草原总面积32.3%[2],其中,草甸草原草地面积45.71万亩,占我区草原总面积的54.21%[3]。
        一、研究的方法和程序
        1、调查方法
        本次研究以草甸草原为研究对象,选取4个样地监测点,为方便我们分析,将其1,2,3,4编号。在每个样地选取有代表性的小样方,为1m×1m的正方形6个做重复试验。每个小样方内的测量主要运用三度一量的测量方法[5],测量每个小样方中的保护政策实施前后植被盖度、植被高度、样方的产草量及样地的频度前后对比,对实施的效果进行动态分析。
        2、测量及数据处理
        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方法[5],(显著性水平值为0.05),选取草甸草原类草地样地,选取具有相对优势的针茅、雀麦、莎草、早熟禾、披碱草、苔草、短柄草、苜蓿和草木犀为研究对象,将收取的数据运用spss17.0软件。
           
 

       由表1可知,实施后的样地的植物多样性、草层生物量都好于实施前,组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植被综合盖度核心指标差异检验
         

        由表2可知,实施后的植被盖度、草层高度、草地频度生物量都好于实施前,组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二、分析与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实施前我区草甸草原草地类型中植物的总盖度大约是45%,实施后这类草原的植被盖度52.5%明显偏低,而且在优良禾本和豆科牧草的分盖度是比较的低,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区的草原相对甘肃省的草地资源来说退化比较明显。植被草层的高度我们也是采取了样地自然高度平均取得,我区的草层的平均高度14㎝,与甘肃省平均草层高度17.5㎝也是有一定的差异,在个别草种雀麦等草种的平均高度高于全省的平均水平高度外,如针茅、苜蓿的草层高度于全省的平均水平基本持平,但大多数优质牧草如莎草、早熟禾、披碱草、苔草、短柄草、赖草和草木犀的草层高度明显低于全省的平均草层高度,这就说明我区这几年草地资源的生长环境不太理想。在产草量这个重要指标方面的测量结果显示,实施前我区这类草地的总的产草量是2215kg/hm2,实施后平均产草量2715kg/hm2,提升明显。在优质牧草的产量方面,实施前优质禾草平均产草量385.49kg/hm2,占总产草量的17.41%,莎草平均产草量132.97kg/hm2,占总产草量的6.01%,豆科牧草的产草量158.08kg/hm2,占总产草量7.13%,可食性杂草的平均产草量335.34kg/hm2,占总产草量的60.48%,毒草的平均产草量为203.8kg/hm2,占总产草量的9.2%。充分说明的我区草地资源上优质牧草的比例较低,大约占30.28%,低等杂草的比例较高占到60.48%,草原等级较低[9],草原的适口性比较的差。按照1只成年羊需用4g鲜草计算[7],我区牧草的合理载畜量大约为1.3hm2大约可以放牧1个羊单位,相对全省的1.0hm2大约可以放牧1个羊单位,草地的合理载畜量明显较低。实施之后,草地植被多样性、频度、盖度等都有了明显的改善。
        三、生态教育
        近年来,麦积区已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如何更好的迎接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建立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关系,就要发挥好教育的应有之义,借助教育的传播,树立全心的自然观。那么如何发挥教育的应有之义,归纳起来,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树立正确的自然观,保护生态环境。“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8],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观,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少年是国家的生力军,也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需要精心的引导和栽培,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加强环境保护意识。要做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设者,谁都不能置身事外,做一个局外人和旁观者,增强他们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培育生态道德和行为准则,为生态环境做出一份力量。
        2.生态教育融入新的教育理念中。传统的教育理念只是一种功能性的教育,它是一种注重培养纯粹社会人的活动,强调人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培养,很少关注自然环境,这样的传统观念的结果造成了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漠视,收到这种观念的支配,生态环境破坏、资源的过渡消耗、水资源的浪费、森林严重破坏等现象层出不穷。大气污染、生态环境恶化、物种灭绝、人类疾病等等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已迫在眉睫。借助教育的传播,树立全新的自然观,全民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意义深远。
        3.建立人类自然和谐共生新关系。传统教育理念中人是自然界的主体,以培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人才自居这样的结果往往是人类对自然界掠夺,这种掠夺的行为就造成生态的严重破坏,造成一系列上述列举的环境、疾病等问题,这些就是人类凌驾于自然之上,违背自然规律的必然结果。而现代生态教育就是向人们提供更丰富和更全面的生态知识,教会人们如何建立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借助教育的传播,必将会建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关系,从而实现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间的动态平衡。
        4.推动生态环境学科建设,培养专门人才。环境学和生态学这是近年来发展较火的专业,这些学科从宏观上系统的阐述了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从微观上提供了人来保护环境的具体手段和方法,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很大程度上依赖环境科学和生态科学的发展教育因其固有的属性,推动着这些学科的不断发展,一方面培养专门的人才进入环保的行业,推动着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发展。另一方面,一些专门从事环境和生态科学研发的科研人员,他们的研究亦会推动着环境科学和生态科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
〔2〕天水市国土资源局二调数据
〔3〕天水市麦积区草地资源二次普查
〔4〕高雅灵  甘肃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牧户牧业生产决策行为的影响  兰州大学,2019,11
〔5〕张艳男  植被指数在典型草原生物量遥感估测应用中的问题探讨  草原学报 ,2011
〔6〕杨智,徐斌  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的概念与计算方法  草原科学 ,2019,6(15)
〔7〕天然草地合理载畜量的计算  农业部,2002,12(30)
〔8〕见《荀子.天论》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