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王妙青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1月   作者:王妙青
[导读]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着各式各样的数学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晦涩难懂,仅凭读题思考不能有效解决。

福安市第三中学 福建省宁德市   王妙青  355002

摘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着各式各样的数学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晦涩难懂,仅凭读题思考不能有效解决。因此,需要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施展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如数学概念、教学过程、做题过程等,促使逐渐地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准,学会用“形”表示“数”,这会较为简便地求解各种数学问题,从而能够提升学习效率。
关键词:数形结合;思想方法;高中数学教学
        引言:从数学核心素养的内容来看,包括数学抽象、数学建模等多项素养,如果想要让高中生具备核心素养,必须通过数形结合思想方法进行培养,该种方式具有较强的适用性,会应用在各部分的课程教学中,同时能够增强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思维能力,令学生有效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这会有利于提升核心素养。
        1.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性分析
        1.1能够提供解题新思路
        在求解高中数学题目的时候,通常学生会按照某种数学定理求解,但是单一的解题方法会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就需要教学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给学生提供解题新思路,有利于提升解题效率。
        1.2能够增强理解能力
        在有些情况下,由于部分学生欠缺足够的数学理解能力,在学习某部分教材内容的时候,会跟不上其他学生的步伐,不能有效地掌握该部分的数学知识,如果可以要求学生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这会有助于转化文字性的内容,促使学生便于学习,这会逐渐增强数学理解能力。
        2.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1在数学概念方面的应用
        在高中数学教材中,对某些数学知识的概念解释较为抽象,不利于学生理解,可以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转换文字性概念,直观地显示在学生眼前,这会起到促学作用。
        比如,在《集合》一课中,教材对集合中的内容解释为“指定的对象”,这就较为抽象,那么可以运用多媒体工具,用某些具有相同特征的物体代表“指定的对象”,如密集的羊群可以作为“集合”,羊群中每一头羊可以作为“元素”,通过这样的方式呈现出来,会让学生直观地理解集合的概念。再如,在《函数与方程》一课中,需要让学生区分函数和方程,可以通过多媒体工具,分别呈现一元一次方程和二次函数的图象,借助图象讲解两者的不同,这会便于学生理解,进而深刻记忆两者的区别。
        2.2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多方面地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活灵活现地展示教材内容,有助于学生即时学习。
        比如,在《随机抽样》一课中,教材中要求学生能够认识生活中的随机抽样事件,可以通过某种实践活动表现出来,如在多媒体中会呈现一个较大的转盘,转盘上包括有诸多选项,教师会使虚拟的转盘转动起来,当台下学生喊停的时候,需要点击“停止”按钮,等待转盘指针指向某个选项,将选中的内容记录下来,随后继续转动转盘选择,继续记录选中的内容,这样下来会发现,每次转动大概率会选中不同的内容,小概率会选中相同的内容,再结合课本内容,阐述转盘的所有内容属于“总体”,被选中的各个选项属于“样本”,这会促使学生理解随机抽样的过程。
        再如,在《直线、圆的位置关系》一课中,教材中会教学相离、相切、相交三种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在多媒体中出示呈现三种位置关系的图片,同时会出示相关的例题,辅助学生认识位置关系,如“假设有两条切线经过圆,请说明切线形成的夹角是多少?”,这会帮助学生理解。
        2.2在做题过程中的应用
        在引导学生当堂或课后做题的时候,可以要求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求解题目,这会为其提供新的解题思路,会简化题目难度,从而能够提升解题效率。
        其一,集合问题。在高中数学中,集合问题是较为重要的教学部分,也是高考常常提出的经典题型之一,主要涵盖交、并、补三种类型的集合,在日常的做题训练当中,要求学生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求解,用韦恩图可以较为便捷地显示题目中的集合关系,进而加深理解。
        比如,在某次校园秋季运动会中,A班级的学生人数为名,共报名参加排球、足球、田径三项运动赛事,有人报名参加排球运动,有人报名参加足球运动,但是有人同时参加排球、足球运动,有人同时参加排球、田径运动,有人同时参加足球、田径运动,有人同时参加三种运动,需要学生求出未参加此次运动会的学生数量。
                                                             


      从该题目可知,属于集合类问题,需要学生依据三项运动的集合关系制图,如图1,据图可知同时参加排球、足球,但是未曾参加田径的有5人,同时参加排球、田径,但是未曾参加足球的有4人,同时参加田径、足球,但是未曾参加排球的有2人,由此可以推断报名篮球的人数为,报名田径的人数为,继续计算可得只报名1项运动的有,所有运动未曾报名的有5人。
        其二,方程问题。众所周知,每当求解某个方程问题时,很多时候需要借助作图的方式查看方程的图象,这样才能较为清晰地了解方程的实质,如开口方向,这就能够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
比如,若在黑板上写出“”题目后,要求学生当堂求解,从题目内容来看,属于一元二次方程,学生可以重新设置原式,将其变为“”,随后画出该方程的图象,再求解方程可得,再依据图中图象,可得横坐标,从该点的两侧会分别看到的图象,这就是该方程的解。由此可见,经过图象的协助,会让原本文字性较强的方程变得立体起来,能够令学生在数形结合中高效求解方程问题,从而能够提升解题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学教师应该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广泛应用在课堂教学中,既会对教学工作产生促进作用,又会对学生起到推动作用,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在这种情况下,会有利于促进数学课堂高效教学,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邹德贵.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与解题中的应用[J].试题与研究,2020(36):114-115.
[2]俞咏华.浅析数形结合数学思想和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中旬),2021(01):16-17+19.
[3]王贵明.试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形结合思想的方法[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1):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