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网络授课质量和课程思政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1月   作者:唐灵爽
[导读]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国家对广大技工院校提出的重点要求,要进一步推进教育思维的转变更新,创新教学形式和内容,让诸如网络授课等新形势走进技工院校,发挥其优势作用,同时提升德育效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合格的高素质技术人才打好基础。

中铁十三局技师学院 吉林省长春市兴隆山镇   唐灵爽  130102

摘要: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国家对广大技工院校提出的重点要求,要进一步推进教育思维的转变更新,创新教学形式和内容,让诸如网络授课等新形势走进技工院校,发挥其优势作用,同时提升德育效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合格的高素质技术人才打好基础。但如何提升教学质量、用好创新形式,这是一个难点问题。本文从技工院校提高网络授课质量和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出发,对当前技工院校网络授课和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几点提升教学效果的策略性建议,以供业内人士参考。
关键词:网络授课;授课质量;课程思政
        引言:技工院校是国家培养专业化职业人才的重要阵地,在信息化时代和新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下,转变培训教育观念,提升科技化应用程度和水平,是增强技工职业技能必不可少的环节。近年来陆续出现网络授课、直播演示等新兴的教学形式,给予学生更多的获知渠道。而随着海量信息的普及,提升课程思政效果,正确引导技工院校师生坚定不移地传承中华精神,在素质教育和专业技能教育的同时提升德育水平,成为了保证未来国家技术人才思想不偏离主线的关键性措施。
        一、技工院校提高网络授课质量和课程思政的意义
        技工学校注重专业技能的提高,侧重动手实操能力的培养,目标是打造高素质的专业实用型人才,直接对接就业市场的需求,是为各类高精尖领域输送中高级技术人才的重要阵地。我国各级教委和劳动局极其关注技工院校的教学质量,特别是近几年随着信息化教学浪潮和课程思政思路的推进,要求技工教育不仅要注重技术水平的培养,更要借用新兴的教学手段提升德育水平,加快课程和思政教学内容的融合。这不仅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更能够全方位打造高素质、高技能水平的新时代技工人才,这符合现代化教育理念的趋势,也符合当前各领域对技工人才的具体需求。
        二、当前技工院校网络授课和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
        (一)网络授课形式趋同,缺少针对性效果欠佳
        由于我国技工院校网络形式授课的实践经验有限,部分院校还存在硬件系统的局限,所以能够开展的线上授课模式比较趋同,甚至部分院校的网络授课内容采用其它渠道购买来的录播课程,缺少针对性,致使这些院校无法有效进行课程创新。技术类课程专业性强,操作需求较高,习惯于传统“手把手”现场教学的技校教师一时之间难以转变思路,导致教学设计不足,存在教学效果欠佳的问题。
        (二)课程思政效果反馈不足,网络授课创新较少
        近年来广大技工院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课程思政项目开展上进行了众多尝试,但总体来看技术类课程的思政教学内容创新较少,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为专业课程的时间让路,成为可有可无的一部分。这反映出部分技工院校教师对于课程思政推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还不到位,另一方面也显示了单向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自体优化难度。学生群体单一被动接受教学形式和内容,缺少向教师反馈教学效果的渠道,难以实现课程思政模式的持续创新。



        (三)理论课程较少,课程思政实施难度较大
        与中职高、职院校不同,技工院校理论课占比较小,主要侧重于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行实操性的训练,为直接对接就业市场需求打基础。因此,技工院校的课程安排多为动手操作类教学活动,能够与课程思政有效结合的理论课程比较少,这给思政教学内容的渗入造成了一定困难。同时,技工院校学生的在校时间较短,重点会在实习中进行深入的技能培养,如何掌控这一阶段学生的思想觉悟发展方向,保证思政教育效果的持续性,这是一个难题。
        三、提高网络授课质量和课程思政效果的策略
        (一)有针对性安排课程形式和内容
        每一个技工院校都有其特殊性,不同的技术工种、不同地域的学生群体都需要区别设计网络授课和课程思政的形式和内容。只有提升教学设计的针对性,基于本校学生的特点和实际需求来安排教学活动,才能够事半功倍达成较好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在进行课程思政的实践时,要立足于教学和实践课程的内容,找到网络授课和课程思政合适的切入点,真正以培养技工学生团队社会责任感、政治道德觉悟和思想品德未目标,杜绝形式主义。
        (二)有创造性设计教学活动和模式
        网络课程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很难确保学生正确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主动的高质量学习,教与学之间容易产生脱节。而缺乏合理设计的课程思政在技工类课程中更容易显得突兀,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为降低这些问题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教师可以加入有创造性的教学元素来丰富教学活动,比如插入在线互动、数字化模拟操作系统、情景在线等形式,让学生增强主动参与的兴趣,让网络授课“活”起来,重新搭建起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
        (三)有意识利用好反馈信息优化教学效果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思维和形式必须相应做出改变,而升级的方向性依据就是学生的反馈。只有学生认可的教学模式才是教育需要的,只有能够切实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整体道德素质和思想觉悟的网课、课程思政才是有意义的。为此,校方应该重视学生的课后反馈,建立顺畅的师生沟通渠道,让学生的声音传递到校方,成为优化技工院校专业教学和德育教学效果的有力支持。
        结束语
        技工院校以操作实践类课程为主,直接对接就业市场需求,是国家培养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的重要阵地,必须保证教学质量和思想教育水平。但当前一方面教学思维局限造成网络授课形式趋同、创新较少、反馈不足,另一方面,技工课程中理论课内容较少也给课程思政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各技工院校的教师应转变教学思路,有针对性、有创造性地设计网络授课和课程思政内容,并不断优化教学效果,真正实现思政教育和在线教育的优势及长远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庆.课程思政视域下技工院校烹饪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育问题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41):81-82.
[2].不一样的课堂一样的精彩——四川技工院校积极开展网上直播教学[J].中国培训,2020(05):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