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数学课堂设计研究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1月   作者:罗翔
[导读] 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初中数学教师应当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能够学会对数学问题提出质疑,自主探究教材内容,渐渐地形成自主学习意识,并且需要利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实行差异化教学,这会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促使产生更多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有利于形成核心素养。

四川省成都市棕北中学  四川省成都市   罗翔  610041

摘要: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初中数学教师应当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能够学会对数学问题提出质疑自主探究教材内容,渐渐地形成自主学习意识,并且需要利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实行差异化教学,这会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促使产生更多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有利于形成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教学
        引言:从数学课程的核心素养内容来看,包括数学推理、建模、计算等部分,每种素养都与数学教材内容息息相关,如果想让学生吸收核心素养,需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质疑能力,令其会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渐渐地掌握各项核心素养,从而达到培养目的。
        1.初中数学核心素养概述
        在数学学科中,数学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计算等是较为重要的核心素养,在数学教材中很多部分都会体现出来,需要学生能够逐渐地掌握核心素养,以此提升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
        2.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课课堂设计需要满足的要求
        2.1需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所谓质疑能力,是指学生对某些数学问题提出质疑的能力,同时会继续深究下去,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需要每名学生具备较强的质疑能力,会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个问题质疑,渐渐地践行推理、分析、计算等数学操作,这样才能形成核心素养。
        2.2需要增强自主学习意识
        核心素养不能仅依靠教师的作用,将其灌输给学生,而是需要学生具备将其的自主学习意识,能够按照某方面的学习要求,自主地探究数学课本,从中不断地学习数学知识,在该过程中,会令学生逐渐形成核心素养。
        3.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数学课堂设计策略
        3.1利用个性化方法,尊重学生个体
        在新课程改革中,着重强调需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在课堂中能够体现主体地位,这会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意识,进而有利于培养核心素养。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个性化方法,从因材施教的角度思考教学方式,让每位学生可以适应课堂教学的节奏,激发能动作用,从而能够积极投入课堂学习中。
        例如,在讲解《中心对称》时,教师会在多媒体课件中出示诸多图片,要求学生做判断,找出其中具备中心对称特征的图形,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提问说:“请问XX同学,你觉得哪个是中心对称图形呢?为什么?”,该项提问需要学生阐述具体的思路,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提问说:“请问XX同学,哪个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呢?”,该项提问没有提及思路,仅让学生思考后做判断,这样层次不一的提问会分别鼓励能力不同的学生,在提问结束后,需要教师再分别进行评价,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会说:“XX同学真厉害,思考的不错,其他同学可以借鉴他的思路哦!”,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会说:“XX同学真勇敢,回答的很好,大家一起为他鼓鼓掌吧!”,在这样的情况下,会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逐渐增强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专注力,有利于灌输核心素养。
        3.2利用探究式方法,构建自主课堂
        探究式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重引导”,会让学生根据设定的学习目标,自行在课堂中深入探究数学问题,这会有利于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并且,当学生处于探究的过程中,会自行推理、分析数学问题的逻辑,计算数学题目,这会有利于培养核心素养。
        例如,在讲解《同底数幂的乘法》时,在课堂中会抛出诸多问题,构建多个学生小组进行探究,如“电子计算机中通常会用M作为计数单位,请问1MB具有多少个字节呢?”,要求各小组结合课本中的小资料,探究的解法,接着会提出诸多填空题,如“106可以表示为___个10相乘,即10×___×10”、“=___”等,让各小组探究解答,再根据这些填空题,互相讨论共同的规律,进而会得到,接着会提出部分练习题,要求学生依次计算题目答案,如“”、“”,最后会提出某些应用题,需要学生探究解答,如“在我们浩瀚的宇宙中,太阳系的中心是大圆盘,如果光会用的时间穿过大圆盘的半径,测得此时光速为,请问太阳系的直径是多少?”,如果学生想要求解改道题目,需要利用本节课学习的乘方知识,列出相应的式子。
        例如,在讲解《数据的离散程度》时,需要学生利用已学过的方差、标准差、极差求出某些数据的离散程度,再用其分析数据的意义,这就可以运用探究式方法进行教学。
                            

        利用多媒体设备,在屏幕中出示两张图和甲乙两场的数据,如图1所示,依据图表提出例题,如“甲乙两厂是当地有名的鸡腿加工厂,现在某公司要求出口一批75g的鸡腿,由于两厂的产品质量相差无几,请你们做出最终的选择”,随后会对学生进行分组,令各组依据图表数据计算甲乙两场的鸡腿平均质量,并且在图中画出表示平均质量的直线,假设仅考虑鸡腿的规格,要求各小组探讨分析两厂的性价比,做出最终的选择。
                                                       

        然后,给改道题目增设应用条件,如“如果丙厂也参加了此次竞争,从产品中抽取20只鸡腿得到以下质量图,如图2所示,请问该厂的鸡腿盒子里的平均数和极差是多少?怎么刻画该厂的鸡腿质量和平均数的差距?选择”,要求各小组运用方差、标准差等公式求解题目,分析甲丙两厂的方差,最终确认选择的厂商。
        由此可见,经过探究式的方法,能够促使学生在各章节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推理、分析隐藏的数学新知,并且能够自主学习,这会有利于形成核心素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是数学课堂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当学生具备较为健全的核心素养后,会自主推理、分析课堂中的教学内容,会有效地解析课堂中的数学问题,从而能够提升课堂学习效果。因此,需要教师实施有效的教学措施,逐步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兴文.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分析[J].家长,2020(35):18-19.
[2]陈瑜.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A5):63-64.
[3]王晓丽.探究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培养初中生数学学习习惯的方法[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2):100-1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