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思政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研究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1月   作者:马旭宇
[导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大学教育中对思政教育越来越重视。中华文化传承五千年,在时间的洗礼下,积淀了无数前辈的智慧与精华,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大学思政教育能够有效提升教学的成果。

河南工程学院   马旭宇  450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大学教育中对思政教育越来越重视。中华文化传承五千年,在时间的洗礼下,积淀了无数前辈的智慧与精华,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大学思政教育能够有效提升教学的成果。在借鉴先人智慧结晶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为我国思政教育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因此有必要将传统文化融入大学思政教育当中。本文简要分析了大学思政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的作用以及措施。
关键词:大学思政教育;传统文化;有效渗透
        引言:在新时代的发展下,信息快速的迭代更替,越来越多的西方文化流入我国,使得大学生思想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因此,将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中迫在眉睫,不仅能够很好的提升大学生的思想理念,从而正确塑造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还能够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中华传统文化,锻造优良的美德,顺应时代的发展,挖掘出传统文化蕴涵的内涵,融入思政教育中,为社会培育出综合性人才。
        1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思政教育中的作用
        文化的传承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载体,随着社会的发展,更需要注重的传统文化的传承。让后人继承先人在中华乌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智慧结晶。在大学思政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可以发挥其应用的文化底蕴作用让大学生进行思想上的交流,汲取中华民族的优良精神财富,丰富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在实现正确思想引导下,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一片土壤。通过在思政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还可以有效弘扬传统文化,让大学生在学习感受传统文化的同时还能体验视觉感受与精神感受,以此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2大学思政教育中传统文化融入的必要性
        新时代下受到大量信息的传播影响,大学生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逐渐增强,但相对的是,他们思想意识环节较为薄弱,尤其是在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方面,更加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因此,随着西方文化大量渗透到我国,对我国的文化也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很多大学生对外国的节日倍加兴趣,却对我国传统节日知之不多所以加深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极为重要。另外,全球一体化的形式下,加深大学生对于我国传统文化认可度与自豪感极为必要。这就要求在思政教育中,要充分融入传统文化的精髓。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顶梁柱,他们的正确成长将关系到祖国的繁荣昌盛。但目前多样化的舆论环境导致大学生思想方面受到冲击,进而容易在思想上产生动摇,这对于我国的发展极为不利。因此,应当加强思政教育融入传统文化,弘扬属于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以及精神境界,为社会培育出优秀的综合性人才。
        3传统文化融入大学思政教育的措施
        3.1完善思政课程体系
        将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中,务必需要先将思政课体系完善。思政课是大学思想教育的主要方式,因此,完善课程体系能够为传统文化的渗透提供基础。


以教育为核心,学生为主体地位,充分考虑学生思想方面的需求,在思政课中增加传统文化的内容,进行创新型的教育的方式,以科学合理性的课程体系引导大学生学习。同时还要增加选修课程,一方面拓宽大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例如,在讲授爱国主义精神时,可以列举古代的苏武牧羊、文天祥等爱国的事迹,以使学生了解并将这种爱国精神进行传承。
        3.2将传统文化融入当地特色文化传承中
        为了促进思政教育的高效质量,可以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从实际情况出发,融入当地文化,让传统文化与特色当地文化融合,以此逐渐熏陶大学生,这对人文素养的培养极为重要,为大学生全面发展素质提供良好基础。当地特色文化的与传统文化的结合,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同时还能够在教学中展开实践活动,以及通过多媒体以及讲座等方式为学生带来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加深学生的理解,使其切实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
        3.3加强传统文化教师队伍建设
        为了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首先应当注重对教师队伍的传统文化培训,使教师能够更深入理解传统文化,以此帮助学生答疑解惑。从学校实际出发,帮助教师提升思想意识与增强传统文化修养,保证教师的强烈责任意识,努力提升传统文化教学的能力。令教师队伍能够坚定信念,端正应有的工作态度,将传统文化渗透进思政教育中,以思政教育为目标,传授学生新的理念知识。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积极回答学生的问题并耐心讲解。加深对思政教学的理解,同时强化学生的文化素养。在教学思政教育中,以传统文化为基础,以身作则融入传统文化中,在潜移默化之下,慢慢感染学生,从而有效促进思政教育的教学质量,令学生更深刻的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
        3.4利用网络弘扬传统文化
        新时代下网络的发展极为快速,如今相距甚远也能够通过网络进行互动。因此,应当注重并合理利用网络的资源对学生进行引导,使网络能够成为线上交流的平台,将传统文化进一步传播,使大学生随时随地能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还可以鼓励大学生积极上传传统文化的作品与学校平台中,并举办校园传统文化大赛,将思政教育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思政教育与传统文化的理解。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大学思政教育是培养大学生三观的重要方式,而传统文化是中华五千年的结晶,有着极为深厚的内涵以及重要价值,是思政教育不可或缺的素材,同时也是新时代发展下所急需的资源。在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下首先要立足于自身的传统文化发展,确保优良传统以及美德能够得到传承,有效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促进道德修养的全面提升。在与西方文化渗透对抗中,积极发展传统文化,保证中华传统文化能够得到传承与发扬,为社会提供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蹇登绯.传统文化融入大学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15):183-184.
[2]崔大勇.大学思政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研究[J].现代交际,2019(22):162+161.
[3]赵宁.大学思政教育中的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J].智库时代,2019(22):44-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