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实一体化在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思政”开发与应用的实践探究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1月   作者:陈敏月
[导读] 随着文化软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的科技水平也日渐强大,高端技术也慢慢走进人们的生活,逐渐取代了一些技术水平要求较低的职位,但实际操作仍有许多不足之处。

中铁十三局技师学院 吉林省 长春市兴隆山镇    陈敏月  130102

摘要:随着文化软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的科技水平也日渐强大,高端技术也慢慢走进人们的生活,逐渐取代了一些技术水平要求较低的职位,但实际操作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因此,国家更应该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科研方面从根本上提高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和应用能力。然而,目前我国缺乏此方面的专业人士,并且人力结构并不完善,矛盾极为明显,阻碍了理实一体化在工业机器人专业的开发与应用,因此现阶段技工院校 应完善课程制度,以宣扬实践与理论结合的思想。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工业机器人;实践
        引言:工业机器人专业作为近几年来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备受关注,该技术领域涉及的学科十分广泛,且具有可编程、拟人化等显著特点。但是由于受到我国传统教育模式的局限,导致该专业的发展速度缓慢,工业机器人的科学技术水平因此得不到提升。所以,只有摆脱原有的教学模式,在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思政”中引入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作业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和学习能力。
        一、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思政”的问题
        1、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思政”的现状
        “课程思政”是近几年在国内高校政治会议上提出的新要点,提倡院校站在全局的角度育人,但是大部分教师对此理念的理解并不透彻,对于课程的讲解仍然依赖教材和辅导资料,并未将思想政治与德育内容与知识点充分融合,导致德育理念浮于表面,不利于中华优良思想教育的发扬,也限制了学生政治觉悟的发展。
        2、工业机器人专业引入理实一体化的必要性
        工业机器人对科技水平和专业技术能力的要求很苛刻,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也相应地促进了后者的发展。随着机器人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普遍,我国有关机器人的教科书和专业材料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其中大多数都是偏理性和抽象的,对于学生的实践与操作并不能起到有效作用。因而,教师应将理实一体化这一理念引入到专业学习中去,让学生在活动和实操中掌握技能,将知识与能力二者兼得。
        二、理实一体化在工业机器人专业开发与应用的策略
        1、营造良好而严格的学习氛围
        就目前的形式而言,很多学生对于课堂持有懒怠的态度。由于工业机器人的核心课程一般都是围绕电工电子技术、工程制图等科目进行,而此类科目要求学生要具有极高的专业素养且内容比较枯燥,学生们的积极性难以调动。所以,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教师要为学生建立一个愉悦的学习气氛和轻松的工作环境。在学习液压与气动技术这一科目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思考一段时间,探讨二者的主要联系和区分都有哪些。


基于学生的工作经验稍微有所欠缺,进而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出引导者的作用,适时地活跃气氛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其次,教师也要提前制定好相应的课堂评判标准,尽管技校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已有基本了解,但在没有实际操作的情况下,某些方面还是会思考的不全面。当学生提出液压与气动技术科目中相对冷门的问题时,教师在解答问题的同时,也需要赞赏同学对此科目的理解和领悟程度,既尊重了学生的个人价值,也刺激了学生对学习的热爱和自我学习的意识。
        2、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实践
        工业机器人专业对学生的专业能力的要求很严格,考验了学生对机器人的操作编程,日常维护和善后修理等技能的掌握。基于以上情况,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基本功更加扎实和深厚,为日后的工作打下稳定的基础。因此,学校应该引进有关该专业的部分操作流程,以模拟实训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到如何使用技术,在何时使用技术,这样不仅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使二维的理论与三维的实践想结合,达到了理实一体化的预期效果。在学习电路分析和模拟电子技术等课程时,院校应提前设立与此有关的实验教室,在教学需要时,由授课老师带领学生到专门的教室进行实践模拟,采用小组合作的制度,令学生提前感受到该技术在实际企业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整体的自我评价水平和交流沟通的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对待工作和人际关系亦更加从善如流,体现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3、改变教师的固定教学思维
        智能机器人、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高速发展,让原本的教育体系远远落后于新时代产业的升级和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也与社会所要求的需要更多全面型人才的观念背道而驰。新青年生长与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网络的浸淫使得当代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性格特征愈发鲜明,因此,教师需要转换教学思路,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和职业标准,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在合作中收获。如关于电气控制这一部分的研究,教师不能仅以教科书的内容为标准,更要让学生了解到,如今的企业在工作过程中用到此项目需要注意的关键点是什么,此项目应用到机器人中会起到什么效果,根据个人的实战经验有无简化现有技术的可能,而非学习电气控制有何意义,有何重大影响等泛泛的空话,让学生的思维一味的停留在刻板的知识中,要使学生的思维活跃,体现出年轻人应有的生机勃勃的气息,引导学生建立“学习过程就是工作经验的积累”,将理实一体化的理念糅合到每一堂课中。
        三、结束语
        技工院校对于工业机器人专业的建设大多以实践为动力,以理论为辅助和支撑,同时将部分操作流程引入到教学体系中来,以方便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巩固知识。这种区别于其他专业的教育制度打破了专业知识与实践之间的维度,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专业技能,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大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意识,是教育改革后的重大收获。
参考文献
[1]李琦.混合式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在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8(36):64+71.
[2]刘福秀,韦荔浦,陈宏.浅谈《工业机器人运行与维护》课程教学改革[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10):1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